生活趣事

陈祥发:“四和”书院搭建通天梯

作者:陈祥发   发表于:
浏览:22次    字数:224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3篇,  月稿:0

  丰都树人镇太和场,于康熙六年(1667年)建场,位于长江北岸,历史上是丰都北部商贸集散地。曾是丰都县城到垫江、梁平、忠县、大竹必经之道,素有“茶马古道”之称,是当时丰都县城出县第一个场,位处丰都交通要道,附近有娘子店、关口、一碗水景点,有明代建筑黑凼河等历史建筑,古时场上有栈房3家、店铺7家。

  因场上应时顺势建书院,6月26日上午,笔者应邀赴太和场,参与考究“太和”意蕴。察其地方传说掌故、景观风物、时下文经发展趋势,初步认定“太”可作“太平”讲,或更多应作"大”讲,以形容“和”之程度,如斯一来,“大和”之意便落实到“和谐、和睦、和善”上。春明景和、风雨调和、乡邻亲和、文经谐和应是“大和”之内蕴。“四和”书院,必将搭建村民致富通天梯。

  首先说说春明景和、风雨调和。

  此地江、洞、水库、摩岩石刻、丘陵山林等等兼具,景色秀美,随之也就相应具备了风雨调和之适宜气候,宜农宜业宜居,庄禾草木丰美,丰收之景怡然,民众丰衣足食。

  细细看来,景点景致林林总总。附近景致景观有:“大丘边”(居民点),原是丰都到垫江县茶马古道上几十杨氏聚居点,当时路壁有一个田,像月亮之一半,又是一丘田,就被人们取名为大丘比。“一碗水”,在丰垫茶马古道一棵黄桷树下,有一个如碗大水凼常年不干,供往来商人和路人乘凉饮水。“峰顶寺”,在“一碗水”上面的山峰上,有一座明朝时修建的寺庙——峰顶寺。“梁子店”,在茶马古道“上三十里”之地,有“梁子店”,当时有李氏家族10多户人家在此居住,开一店铺,后有三个小山堡,梁子店边的地坝是人工修建的犹如半边的月亮,被称为“三星伴月”。“关口”,茶马古道“上三十里”某地,凡是由丰都出发到垫江县方向的人,下午6点前须通过此地,否则就不会允许通过,因为关口过后有500多米的路段,经常有豹子、野兽出没,有时或有土匪抢劫,需趁早通过为妙,故被称为“关口”。好在此地有客栈,可供去来商贾住宿。“白江洞水库”,始建于1968年,由于时值特殊时期,形势不妙,将坝基清理后便中途停下。后于1972年再启建设,1976年主体工程完工,1989年开始完善大坝上面泄洪和护栏设备。实际装水380万方,是树人镇重要饮水源。“黑凼河桥”,修建于明朝,是当时树人场通往太和场的必经道路,黑凼河的河水汹涌激越,令人望而生畏。

  其次说说乡邻亲和。

  长期以来,土著中几大姓氏皆能亲密谐和共处,守望相助,并普遍注重教子育贤,往贤与今能、太和学子与故里士子多多,渐使太和闻达于域内外。前文已述,该场在早先乃是丰都县城到垫江茶马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乃无数商贾往来必经要道,是上下三十里的第一个场,沿途有“磨子凼、观音庙、空欢喜、太和场、大丘边、一碗水、峰顶寺、娘子店、关口”等等。据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老爷,娶了一位非常漂亮的太太,多年无子女,就到太和场侧边不远处的观音庙烧香求子,在经过太和场时,杨家和高家老爷正在大兴土木修建房屋,正值中午,老爷及随从人员都饿得心慌,就与杨家老爷协商,能否帮忙弄点饭吃,结果人家想都未想就答应了,非常豪爽。吃饭过程中,太太就问,这是什么地方,去来的人这么多?杨家老爷也在为取名发愁,太太就随口说了一句:这个地方人丁兴旺,杨、高两家和和睦睦、客客气气、亲亲热热,就“太和场”吧。所以太和场由此得名。由此可见,当地乡邻之亲和和谐,乃是由来已久、融入血脉、世代传承、根深蒂固。

  最后再说文经谐和。

  村民自述,长期以往,此地由商贾云集至饭店商铺茶馆多多,食宿者、说书者熙来攘往。更有庙宇改作“长征小学”,平添文墨之气,一时文经厚积、书声琅琅,一显繁荣昌达、知书达礼之势。长征村小学于1946年成立,为国立太和小学。建国以来,此地一直开办有小学,琅琅书声,不绝于耳。太和学子中的佼佼者如朱显松、江玉贵,于家乡引为榜样楷模,起到了“一花引来百花开”之效。朱显松1927年生,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丰都县平光中学教员,丰都县政府干事,中共川东区委政策研究室干事,中共中央西南局农工部干事。1958年毕业于外交学院,任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副科长、副处长、处长,中国驻布基纳法索大使馆一等秘书,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馆一等秘书、政务参赞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副司长,1985年至1988年任中国驻贝宁大使。江玉贵,1959年5月生,1978年入伍,中共党员,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野战通信系政委、副教授。先后两次参加对越作战,荣立一等功,被成都军区前指评为老山战区优秀政治工作干部。今建“太和书院”,实是树有根、水有源,理性溯源、因势利导,令往昔文化活跃生津于当下,而令科技与最新前沿知识,为村民奔赴现代高品质美好生活而腋下生双翼,而让“太和”之夙愿变为活生生之现实,让人喜不自禁!

  太和书院为以前的村小学改建而成,占地5.25亩,依托太和历史背景,通过小学周边环境改造迭代升级,融孝善文化、清廉文化、乡情陈列为一体,以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提升镇村宣传思想文化和乡村旅游。

  太和书院是太和记忆、茶马古道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集“礼堂、学堂、食堂”为一体的“新丰书院”。同时能解决历史小场镇养老互助问题,助推乡村振兴、赋能基层治理,且衔接鬼王石刻景点,成为树人乡村文化旅游的休闲打卡地。

  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既能开展村民读书益智、科技培训、乡贤活动,亦可作为乡村旅游打卡地,组织县内外单位团体来此了解树人镇人文地理、名胜古迹,进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展现地域人文魅力。更通过艺术交流、文学分享、品味节庆,助力乡村振兴,引导民众共建共享现代化美好生活。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趣事

查看更多生活趣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