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趣事

散文||洋河镇风味小吃——煎饼

作者:可可西里   发表于:
浏览:127次    字数:295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4篇,  月稿:0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不过,在酒镇洋河若论地方风味小吃,煎饼要排在首位。我就是吃煎饼长大的,到了晚年还是要天天吃。

  相传,西楚霸王项羽领兵征战,一次驻扎在深山老林又饥又饿,时值三伏天烈日把石头晒得冒烟,忽然有只鸟儿在山石上下了个蛋。项羽急忙捡起,哪知鸟蛋落石即破,片刻就被石头烫熟。他食之味道甚佳。受此启发他下令军营中伙头军将所带的粮食面粉,用水调成糊铺摊在晒热的石头上,面糊就变成熟面饼可以吃了。后来,人们又发明了铸铁的鏊子。鏊子底下升火加热,鏊面上摊煎饼的技艺开始流行。煎饼作为大众食品,好吃又方便一直沿袭至今。

  烙煎饼的鏊子说来很有趣,它缘起于“女娲补天”的传说。《列子·汤问》一文写道:“天地亦物世,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以立四极。”鏊子背则鳌之背也,鏊子仅有三足,另一足被用作撑天的柱子了。这些大都是神话传说而已,理性地讲鏊子的三足,主要是从物理学三足鼎立,最为稳重的原理而考量定制的。说到烙煎饼时的铸铁鏊子,不能不说一说宿迁市北郊的三台山景区的鏊子山风景点,此景点外形酷似“鏊子”。网上也有网民爆料说,在唐朝时薛仁贵为了抵御高丽国入侵,奉唐朝皇帝谕旨在此安营扎寨,为士卒烙制煎饼充饥。在其周边还散落着“锅框山、宋老营、藏兵洞、白马涧”等古遗址。

  洋河人吃煎饼,全都是纯手工制作的。所选原料也很讲究,必须是原粮,麸皮不用去掉吃起来香酥可口。1964年,我在宿迁县南蔡公社黄桥民办小学读书。每逢鸡叫头遍时,我妈就喊我起来推磨,俗称赶“圈集”。此时,小孩都在困头上,连眼都睁不开;母亲叫了又不敢抗命,没办法半闭着眼睛扶磨棍推吧。刚推头两圈还可以,好景不长,接下来磨棍吃磨槽内的糊子或磨棍碰砸盛粮食的瓦盆就发生了。烙煎饼的面糊四季不相同,小麦、大秫秫、高粱、山芋等都可以,其中大秫秫、高粱和山芋唱主角。一两盆面糊磨完,也得两个时辰,完事推磨人可回屋睡觉。

  接下来第二道工序是摊烙,由我妈担当制作煎饼的“大拿”。首先是支鏊子:旧时乡村里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但三条腿的鏊子几乎家家必备。鏊子,生铁铸就圆形,当中凸起象面铜锣,只是大了好多,直径80公分,上面光滑周边是向下卷的沿,约两指宽而沿上均匀伸出三条腿。小时猜灯谜——“远看象个鳖,近看是块铁,上面起泡泡,下边流着血。”说的就是鏊子。

  鏊子多支在锅屋,用麦瓤或黄豆秸秆生火,烧热后用老粗布缝成巴掌大四方方的“油搭拉”,蘸点食油蹭几遍,鏊子瞬间就有耀眼的白光,这样做目的是防烙制过程中面糊沾鏊子。

  烙(摊)煎饼:从瓦盆舀出一勺“糊子”,掂几掂,捧倒在烧热的鏊面上,右手握着煎饼批子,顺时针从外向里推抹,白色的热气一下子腾起来,“哧哧”的出声。骨碌“糊子”,不能过快或太慢。快了,粘不到鏊子上,花花搭搭的;慢了,烙出的煎饼太厚,难咬难吃。等抹到中心,右手腕一转,左手一接,剩下的“糊子球”就蹾回瓦盆。紧接着,拿起短煎饼批子,撩水撸湿,一手握紧,一手按住,将煎饼上的疙瘩瘤子刮开、抹平。这时,煎饼已熟了,边开始翘,两手捏住,左一揭,右一掀,左右同时用力,顺势往身边一带,一张香喷喷的煎饼就落在高梁杆编的盖顶上――这是地瓜面的,叫“烙煎饼”。

  烙好的煎饼,多是当晚叠起来,放在大瓦盆里,再用干净的粗布盖上。吃时,撒一点水就透,就能软软地卷起来,再夹上一些小菜,生熟不限,一棵大葱、几根香椿,抹上家里撕的豆瓣酱,更有滋味。

  如果是小麦、高梁面的“糊子”,就省事多了,原粮泡水胖大后用石磨磨成“糊子”,使舀勺将面糊倒在鏊子上,用长煎饼批子从内往外转环摊平,再沿着边铲起来后揭。手艺好的,直接揭,这得眼疾手快,忙而不乱。

  天刚麻麻亮,新煎饼的香味就飘满院子了。太阳刚露头,煎饼已经烙完了,厚厚的一叠,摆在“锅配子”(“配”方言音如普通话“胚”,也称锅茢子,用高粱莛子横竖两层十字形穿成,可做锅盖,也可用来放置食物)上。菜园里青菜多时,母亲还会将最后几张煎饼熥成“油沓子(把切碎的青菜和葱花油盐,摊放在烙熟的煎饼上,有时还会打个鸡蛋,用批子上翻煎饼四面,包成方形,再翻转炕熟。沓音如达),老人和孩子每人一块。当贪吃的孩子起床后直奔鏊旁时,母亲总会说:“等不迭(等不及)啦?甭(不要)学没出息,先给你爹你奶送去,回头来再吃!”

  生产队时,一口人全年就分十斤八斤麦子,细粮,得留着过年,亲戚娶媳妇得“送大饭”。我在1973年在南蔡中学读书住校,这麦子面煎饼,不用说吃,见也没见过。

  几十年之前,为儿女的宿迁人,无论出门在外还是不离家乡,每天穿的,都是母亲缝的衣,母亲做的鞋;每天吃的,都是母亲起五更睡半夜烙出来的煎饼。

  如豆的油灯下,母亲纳鞋底,嗤嗤的麻线声,催孩子进入甜美的梦。鸡刚叫头遍,磨道上又传来母亲的脚步声,石磨呼噜噜,呼噜噜……,像在哼唱永不停息的深沉的歌。

  煎饼接地气在洋河镇吃法很多。最大众化吃法就卷点菜直接吃,生大葱、咸鸭蛋、腌辣椒、小干鱼虾又好吃又省事;拿在手边走边吃。四夏大忙季节下湖干活,卷张煎饼就走省得来回耽误时间。当然,最讲究的吃法在我们洋河镇叫“熥煎饼”。熥好的煎饼则叫“油塔子”。过去,我妈在烙制煎饼到了最后那一张,铁鏊子底下不用添火,她就起身到饭桌上,把我从自留地小菜园掐来的小茴香、韭菜芽、南瓜秧头洗尽剁碎,打个鸡蛋均匀地撒在鏊面的煎饼上,再多放点菜油和细盐煎炸至金黄色,然后叠成长条状,用刀切成小方块,这是当年我最爱吃的美味了。如今,在洋河镇酒家路、凤祥街一带有条小吃街,每天清早人流如织,东圩社区居民王梅姊妹俩经营的杂粮煎饼摊位前更是热闹火爆,在苏酒集团洋河基地上班的帅哥靓妹,也都呼朋唤友前来买份煎饼果子一饱口福。而到了晚年含饴弄孙的老翁媪妪们,也会时常光顾这里买份煎饼果子让上学读书的孙辈们解馋。

  煎饼,是谁发明创造的呢?有人说是那位羽扇纶巾、呼风唤雨的诸葛孔明,不知真假。清代文豪蒲松龄对煎饼也情有独钟,老先生还专门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奇文《煎饼赋》。《煎饼赋》在内容上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开头到“此煎饼之定制也”为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煎饼的基本制作方法;其后到“胜金帐之饮羊羔”为第二部分,描述了煎饼的食用方法;之后到文末为第三部分,刻画了在灾荒之年中百姓制作、食用煎饼的情况。就文学价值而言,语言生动形象、结构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极具可读性。与此同时,“赋”体物写志的特点在文章第三部分得到了集中体现。

  社会在发展进步,纯手工制作的煎饼越来越少。过去用来制作煎饼的石磨、铸铁鏊子已淡出人们的视野。能看到的老石磨盘被商人收购转手又卖给房地产开发商,铺到某个新开楼盘院落景点里。铁鏊子也成了古董文物,虽然落满灰尘又老态龙钟,可还是被送进社区乡情展示馆。煎饼该吃还是要吃的,唯利是图的商人瞅准这个商机,煎饼的生意照做不误。不过,煎饼的面糊不再让你去用石磨去推了,全程机械化流水线作业,产量高速度也快。投放到市场上,消费者不买账都说不好吃。

  草野宇下的普通老百姓,宁可出高价也要买纯手工的煎饼。那些老宅和责任田都被流转的人,有的头脑灵活就重操旧业干起了手工制作煎饼的行当,骑着电动三轮车走街串巷吆喝:“红山芋、黄玉米煎饼”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成了酒镇洋河乡村街巷难得一见的风景线。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趣事

查看更多生活趣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