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趣事

吴云涛:上铺的兄弟

作者:韩雪丽   发表于:
浏览:130次    字数:208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48篇,  月稿:0

  1978年的初秋,第一天到宿松师范报到。朱春槐同学在我之前已先到了寝室。母校当时的学生寝室,就是一间旧教室里摆放十几张高低床。高低床分上下铺,我把行李放在一个下铺上,却被一位同学移开了,像是抢占了下铺。春槐同学见我愣在旁边,就把他已经铺了被褥的下铺让给了我。他笑着说,他喜欢睡在上铺。这是我俩第一次见面。

  我们那时是初中毕业考取县师范,才十几岁。乡下孩子进城,见人都怯生生的。我和春槐进出校园经常邀约一起。那个年代,做文学梦的少年特别多,例如我俩。我们上街就跑新华书店、县图书馆和租书店。那时书店、图书馆挤满了人,租一本书每天的租金一分钱。

  学校的饭厅是一个破旧的礼堂。我们相约去食堂打饭,一前一后排队。我喜欢吃食堂早餐的麦粉馍,每月定量分发的馍票老是不够吃。春槐常匀点他的馍票给我。

  学校在城郊,大门口的东边有一方水塘,西面是连片的稻田。稻田间有狭窄的田坝,有一条平坦的机耕路。早读课之前,三三两两的,总有同学在机耕路上漫步,诵读课文。清晨,我和春槐也习惯在田间结伴而行。

  春槐沉迷文学,有段时间基础课在考试时掉了队。那段时间他比我起床早,踏着小草上的露珠到田畈上去复习。田畈上泛着霞光,漾着清新的空气。我有次发现了他的一个小秘密:他的专业课本中还夹着一个软面抄,里面全是他抄写的外国诗人的诗,普希金的,屠格涅夫的......他补习基础课时,还是丟不下他对文学的痴爱。

  我们的家在一个乡,相邻的两个村,就读的却不是同一所初中。我们都是以比较高的分数直接考进中师。当年的高分数大都选择读中专,可以为家庭分担一点经济压力。那时我们俩家的经济状况都不太好。有几次周末,为节省车费,我俩步行二三十里路回家。下午放学之后,沿着二郎河坝溯水而上,到家的附近,已是夜深人静,两岸点点灯火。

  师范毕业之后,我们分配到了同一所山区小学——原铜铃乡辅导小学。他教四年级语文,我教五年级语文。学校处在一个叫南屏庙的山岗上,我俩安排合住一间20多平米的砖瓦房里。那时山区小学早、中午上课,下午不安排课。参加工作第一天的中歺,在房间里,把从食堂端来的两碟子小菜放在办公椅上,我俩对喝了一瓶白酒。

  半年之后,春槐调到了更为偏远的三冲小学。那里是深山区,交通不便,生活条件不太好。我有点替他担心,周末去看他,见他还是那副散谈平和的模样。他房间里养了几钵兰草花,桌子上摆放着几本诗集。

  后来我调到邻乡的一所初中任教,再后来改行从政,平时同春槐见面不多,只是过年的时候相互间还走动。多年后,我进城里工作,家也随之进了县城。春槐又回到了铜铃辅小,他爱人在学校代课。他和爱人每年都要回老家的旧宅过暑假。有几年我把上小学的女儿送到他老家度暑假,我同爱人也常过去转转。两家像亲戚一样。

  日子就这样清澈而平缓地流淌着。春槐安平乐教,是远近都有好口碑的教师。我能感受得到,他对做乡村老师是很满足的,乐在其中。

  几年之后他在县城买了套间房,那时他儿子也大学毕业了。他在二郎中心小学任副校长,依然带课,周末住城里。我同爱人周未有时去他家蹭饭。

  2017年春,组织上安排我到县教育局任职。教育系统人多事杂,到任后我和春槐好长时间竟没见面。有次他到局机关办事,顺便到我办公室坐了一会。他对我说,想辞去学校副校长的职务。我问为什么,他没有作声。后来我才了解到,他是想腾出岗位给年轻人。

  有一天,听说春槐身体不舒服,我同爱人去看他。他说背部疼痛,痛的晚上睡不着觉。我劝他有病抓紧治,尽早外出检查一下,他说学校有些事情一时丢不开,先捱几天看看,要是不痛了不就算了。

  得知春槐检查出脊椎瘤已经是捱了几个月的事。他的家人陪着他去杭州的医院检查,没有确定是良性还是恶性。我再去看他时,他明显消瘦了。后来他爱人和儿子陪着,到北京的301医院做手术,手术比较成功,但病源体不明确,留下了一丝隐忧。

  他很快就回校上班了。周末见面,感觉他的状态不错,我也为他高兴。过了一年多,又听说他身体状况出现了反复,居然在学校上下楼梯都困难。校长劝他回家休息他又不愿意,学校只好把他的住房从三楼移到一楼。

  终于还是犟不过病痛的折磨和亲人们的苦劝,春槐同意外出复诊,去云南一家医院。那天早上我去给他送行,我们聊了许多学校里的事情。他爱人打断我们的交谈,说要赶火车的时间,等他从云南回来再聊。

  哪知道,这却是我们之间最后的见面聊天!

  春槐离开这个世界的第一百天,农村旧俗谓之“祭百日”。我来到他老家面前屋这个小村子的后山,和他的亲人们一起站立在他的坟茔前祭奠,表达无尽的思念。

  朱春槐,当年睡在我的上铺的兄弟,我总不敢相信他已经走了。他在世的时候,就已经被推举为宿松县的新乡贤。县里给予他的致敬词也是那样朴素:朱春槐从教四十年,扎根乡村育桃李,担负起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神圣使命。

  读书的时候,我们还讨论过春槐的名字。槐树分国槐和洋槐,他这个“槐”,不是那种“九棘三槐”中的国槐,只是普通的洋槐。洋槐就是春槐,在乡村很常见很实用。洋槐在四、五月开花,洋槐花晶莹、纯美、脱俗。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趣事

查看更多生活趣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