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您是否在经历喧嚣、浮华之后,为内心找一处清幽,寻一处息所,享受短暂的安宁、淡然与孤独。
朋友,当您放眼葱茏,山峰连绵,稻花飘香,村道蜿蜒,或是黄绿相间,或是流水潺潺,或是山涧鸟鸣,您是否会为这幅乡村油画而惊呼,而留连,而痴迷。
这个国庆假期,应朋友之邀,我在萧瑟秋风里自由地呼吸,在闽北的乡野间,为生活的烦扰找到一抹亮色、一份自得、一次慰藉。
记忆中,国庆假期带家人远行,当属第一次。而这次为什么能够成行,现在想想,除了朋友盛情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忽然懂得,生命中有些事要通过时间来抚平和治愈,过度地焦虑与固步,则显得那么的无谓与苍白。
大约中午一点,车子停靠在了朋友指定位置。放眼望去,满眼苍翠,闽江水悠闲地起着波澜,岸边水草丰茂,夹在山峰之间狭长平地上的小镇正沉浸在国庆长假的喜庆之中。
菜上齐了,除了当地独有的风味之外,我猛然发现还有一大份面食,内心顿时升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和朋友相处多年,早已互相懂得,山珍海味不足贵,懂得方显情谊深。近几年,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朋友原先村落变成了高铁站。现代交通的发展为这个闽北较为闭塞的小镇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汽笛轰鸣,人们出行更加便利。
开平寺,香火缭绕,梵音绕梁。寺庙依着山势,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大雄宝殿雄伟壮观。歇山顶式建筑格局融中原与闽北文化于一体,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僧侣、居士、游客交织,人们在纷扰中,为生活寻觅一份祈愿,为内心求得一份安宁。
妻子和同行的女性朋友双手合十,把点燃的香烛举过头顶,口中念念有词。其实,仔细想想,这何尝不是一种对内心的期许与祈愿,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美好对幸福生活追求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当天小雨淅沥,落在林间,我们登上寺庙最高处,抬头望眼,烟雨朦胧。俯瞰整座寺庙,我突然想起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绝句》里的两句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晚上七点,朋友安排了丰盛的晚宴。晚宴地点位于政府分配给朋友的统一规划的三层小洋楼里,环顾屋内,装饰考究,朋友下了不少功夫。屋外道路宽阔笔直,被移居到这里人们纷纷向我们热情地打着招呼。
两桌,20余人,朋友的发小、同学也来了,大家推杯换盏,好不热闹。新朋友向大家主动介绍自己,老朋友或是交谈在外打拼的点点滴滴,或是互相表达乡音乡情,亲情、友情、乡情、同学情在此间交融交织。我在想,人类的情感要通过怎样恰当的表达方式,才能够长久维持维系,这恐怕少不了真诚、真切。
站在茫荡山顶,爬上一块常年被狂风剥蚀,被雨水冲刷,已呈黑褐色的高耸的岩石上,这座城市全貌尽收眼底。抬头望去,一片谌蓝,碧空如洗,几朵白云不时向我们飘来,点头致意。大家远离喧嚣,爬过一段段曲径通幽、布满青苔的石板路,在这里休憩、拍照、打卡留念。让我惊讶的是,年仅六岁的小女,虽然一路哼哼唧唧,总算也靠自己力量爬到了山顶。看来,既定的目标与前行的引领者,是我们人生前进路上,不可或缺的两个主要因素。
朋友小舅子的老家在另一个去处,这是我们约定的另一个行程。山路曲折,平坦狭窄,翻山越岭,拐上爬下,终于到了。妻子在车里调侃,自己好朋友怎么嫁那么远,引来众人哈哈大笑。车窗外,晚稻扬花,青青翠竹高耸入云,矗立山间。秋风吹过,身姿随风摇摆,像一个个礼兵,又像妙龄的女郎在不停地欢迎我们的到来。
这是位于深山中的一处自然村落,民居一排排坐落于山脚下,房前道路早已硬化,一条小溪穿村而过,小型水电站在不停地工作着。站在朋友小舅子近些年新建的三层民居屋顶,闯入视野的,拂过脸庞的,是山外青山,是山野清风。虽然村落人烟稀少,但怡然自得。留在这里的人们守护着这片绿色,也守望着自己的根脉。
合掌岩属当地一处文旅名胜。一座石头山体,经过几年打磨,内部几乎成为空穴,换之以佛教石窟。我们看到石壁上,穹顶上,各种宗教形象布满其中,惟妙惟肖,精美绝伦。人类的伟大或许就在于此,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在半山腰的一块石头上,俯瞰闽北的这座小城,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依山而建,闽江支流穿城而过。我看得入神,一时兴起,待其他游客离开,小心地找块位置站好,左手叉腰,右臂高高举起,面向东方,四指握拢,竖起大拇指,“咔嚓”一声,把岁月定格在了此间。遥望远方,我不禁感叹: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告别朋友,返程的路上,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自抑。其实,面对真实而客观的生活,无论你郁郁寡欢,还是乐观从容,它总在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前进着。而我们在埋头赶路的同时,倘能偶尔抬头望远,也不失为人生另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