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

【暗香】四叔四婶的爱情传奇(散文)

作者:鲁紫苏   发表于:
浏览:37次    字数:2992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9238篇,  月稿:1221
  深秋的鲁北地区如同一幅油画,金黄色的玉米穗子被裹在网孔粗大的站子里晾晒(站子是鲁北地区的俗称,是用铁线网或尼龙网晾晒这些个头大的玉米穗子专用的器皿),公路两旁的高大的大叶白杨一眼望不到边。新农村建设的齐整干净,各条街道上都响应政府倡导的“村村通”政策,铺上沥青路面,高门大院,显示出当下农民日子的富足。就在这样秋高气爽的天气里,四叔和四婶来老家看望二叔了,四叔四婶都已七十岁了,但身体硬朗,健步如飞。他们的到来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令人欣喜,接到堂哥的电话,周末妈妈带着我和姐姐驱车去二叔家相聚。接到通知的还有也在山东的大姑二姑三叔一家子。

  每次家庭聚会,总有些惯常的场景。小孩子在院子里追逐,大人们则围坐在餐桌前,畅谈家常。这次的聚会也是这样,人多,二叔家的大圆桌摆了两大桌子,堂哥在村上饭店订的很丰盛的菜。从东北回来的四叔四婶,尽管已步入古稀,但每一个步伐都踏得坚实有力。四叔的目光中透露出淡淡的忧郁,而四婶则总是带着那甜美的微笑,仿佛岁月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

  酒足饭饱后,总少不了一段高歌,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快乐和对生活的热爱。这次也不例外。八旬的二姑见了亲兄弟高兴地忘乎所以,唱起了《东方红》,歌词有漏掉的有重复的,调更是跑了不少,而且还大幅度地左挥手右挥手,和她坐在一起的三婶随着她的挥手,不得不左闪右闪躲着她的手掌,笑得直不起腰。但三婶唱得好,音质出色,声音拿捏的到位,而且还带点不太夸张的动作,她唱得几乎和专业歌手差不太多,她小区里举办活动,常有她的独唱节目。大家自是纷纷鼓掌,夸赞她是歌星水平。堂兄弟几个纷纷为四叔四婶献唱,歌声一时高过一时。

  酒过三巡,歌声起落,每个人都想为这场家庭团聚献上自己的一份情感。但当四叔站起来,那深情的目光看着四婶,唱起了京剧《梅花颂》,整个场面瞬间陷入了沉醉。

  他的声音,虽然没有专业的训练,但那份情感是真挚的。高潮与低潮,情绪的跌宕,仿佛都在叙说他们的爱情历程。每一个音符,都如同一个回忆,汇聚成一曲关于永恒与陪伴的歌谣。四婶坐在一旁,双眼闪闪发光,仿佛所有的掌声都是为她而响。

  场面的热烈让四婶也情不自禁地起身,四叔的歌声尚未落下,轮到四婶展示她的唱功。她选择了红歌中的经典之作——《红梅赞》。这首歌曲中那坚韧不拔的情感和毅力无疑与四婶的性格相得益彰。

  当四婶开嗓时,虽然声音略显尖锐,但其实这是歌曲需要的那种高亢与激昂。四婶多次试图挑高音,每次都差之毫厘,但她并未气馁。每次都重新整理情绪,再度挑战,仿佛她的声音与那红梅的坚韧是如此的相似,无论多大的困境,都要傲然挺立。

  就在四婶最终成功挑上高音的那一刹那,微微劈裂的音符,虽然引起了场上一阵轻微的窃笑,连一向古板严肃的二叔也笑得咳嗽了起来,但四叔看四婶的眼神却是满满的骄傲和宠溺。他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两手不由自主地打起了节拍,仿佛在为四婶加油鼓劲。那目光如同向日葵朝向太阳,充满了对四婶深深的仰望与欣赏。

  看着四叔那如日中天的目光,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年轻时的恋爱模样,那时的四婶对四叔的迷恋,四叔对四婶齐腰辫子的喜爱,仿佛都在这一刻重新被激活。岁月虽然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份情感仍旧如初,深沉而炙热。

  那时的四婶还是个东北的小姑娘,偶尔遇到当时还是玉树临风的四叔。东北大多姑娘骨子里都热情奔放,单纯直爽。当年的四婶也是这样地活泼勇敢。那时的四叔写得一手好字,有着浓浓的书卷气;而四婶则扎着长长的齐腰的大辫子,奔跑着,辫子也随着四婶的动作起伏跳跃,这一跳跃,就轻易地把年轻帅气的四叔吸引住了,不由得多看了一眼。而四婶子毫不躲闪四叔的目光,两人从各自的眼神中读懂了彼此的心意,他们相恋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人们思想极为保守,别说谈恋爱,就是男女说说话,讲规矩的长辈也是不许的。

  果然,四婶的爹知道了四婶和我四叔好,非常生气,四叔是山东人,这不是想拐跑自己闺女吗?他极为愤怒,坚决阻止他们相恋。

  但是,正在热恋中的男女哪顾得听这一套?他们对长辈这种阻挠反而更坚定了他们在一起的决心,终于有天,四叔回山东老家,四婶偷偷地在家溜出来跟着四叔也回山东了。

  回到山东,山东的家长相对东北曾经历史上的游牧民族来说,观念上更保守。果然奶奶非常生气,简直暴怒。她是个旧式的老太太,不觉得儿子领家来闺女是个很光彩的事儿,她觉得婚姻是个很严肃的事儿,三媒六聘繁文缛节才体现出这个事儿的光荣,她当然也不同意四叔四婶的婚事,觉得四婶太疯颠了,又那么爱笑,不像个闺女家做的事儿;这么大的人了,怎么不知道害臊呢,没订婚就跟着男人走,奶奶非常生气。

  但二姑——四叔的姐姐非常支持四叔四婶,四婶谎称回东北,其实是去了二姑家。二姑家离奶奶家很近,这样,四叔也常去二姑家,他对奶奶说帮着二姑干活啥的,其实是和四婶约会去了。

  后来,四叔四婶又回东北了,从此,就在东北定居了。两家大人敌不过两个青年人的决心,也就无奈接受了他们的事儿。

  结婚时,他们并没有太多的物质基础,但两人都明白,最珍贵的,是那份相濡以沫的情感。四婶,为了这份感情,直至今日,她的头上仍然保留着长及腰的辫子。这,不仅是对四叔年轻时的喜好的坚守,更是两人相互陪伴的见证。

  家族中,对于四婶一直有着种种议论。但四叔从未因此而动摇,他始终坚定地站在四婶的身边,无论风雨多大,都与她并肩前行。这样的爱情,又如何不令人感动?这样的情感,又如何不值得我们去珍惜?

  生活中,四叔与四婶也曾遭遇过不少的风风雨雨。尤其是对于四婶来说,她有时候还需要面对家族的压力,东北姑娘的奔放阳光的性格与大部分山东女子羞涩内敛的行为大相径庭,而且四婶接连生了两个女儿,为此,奶奶非常不满意,她明着暗着地批评四婶,四婶不为所动,还乐呵呵地偎在奶奶身边,把长着一头秀发的脑袋抵给奶奶,笑着撒娇似的,说让她打吧,消消气。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四婶似乎并不如其他女子那样出色。但四婶并未因此而自卑,因为她知道,四叔眼中的她,永远是那个最特别的存在。

  然而,爱情永远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也经历了种种的困难和挑战。但无论生活带给他们多少的磨难,他们始终坚定地走在一起,手牵手,肩并肩,共同面对。四婶是四叔的坚强后盾,为了让四叔能够专心于他的写字和画画,她承担了所有的家务,甚至为了他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而四叔,更是视四婶为自己的生命中的宝贝,无论外界怎么看待他们,他都始终坚守在四婶的身边,守护着她,爱护着她。

  这样的爱情,不仅仅是他们两人的事情。它更是一种教诲,告诉我们,爱情不仅仅是浪漫的相遇,更是在生活中的相濡以沫,是在困难面前的相互扶持。只要两个人心意相通,就能够走过所有的障碍,走到最后。

  如今,四叔四婶皆已七十岁,白发苍苍。我眼中的四叔,已不再是当年那位英挺的少年。岁月的痕迹,留在了他的脸上,刻在了他的眼眸。四婶,虽然身材依然瘦俏,但面容上也多了几分沧桑。但在他们眼中,彼此的身影仍旧如初,仍旧是那个东北小镇上的少年与少女。

  爱情,不是花前月下的誓言,更不是眉来眼去的眼神交流。爱情,是在风风雨雨中,与对方一起并肩前行,是在困境中,为对方提供坚强的后盾。四叔与四婶的爱情,就是这样的爱情。他们的每一天,都是对这份爱情最好的诠释。  2023-11-3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杨静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大学生活

    查看更多大学生活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