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

【星月】哲古措幸遇黑颈鹤(散文)

作者:荷锄叟   发表于:
浏览:32次    字数:3198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41018篇,  月稿:1584
  带着拍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的兴奋,我们继续前行,没想到在哲古草原的路边,又遇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只是阴雨天,光线不理想,总觉那金雕的细节没能拍到,其英武的形象没能表现出来,多少有些遗憾。待又转过一个山角,前方山坡映入眼帘的时候,一大片的金黄色布满了山谷与山坡。那金黄色平整但不光滑,不像是沙漠,表面疙疙瘩瘩的样子,倒有几分戈壁滩的模样。这里也有戈壁滩了?这可真是神秘的旅程啊,刚刚还是湖泊湿地,高山草原,这才几公里呀,就到戈壁滩了?

  好奇心驱动着我们的车轮,平整舒缓的G560引领着我们于山腰间迂回婉转,高原的细雨一直追随着我们,凌厉的山风迫使我们把车窗摇起来,只留下一道观望的缝隙。

  我们徐徐靠近那片金黄,眼前再一次出现一片平整的水面,在浓密的阴云之下,依然白亮亮的,只是这片水面不甚宽阔,几乎只是一条狭长的水道,被近岸的碧草与对面的“金黄”压迫着,而那片“金黄”更加广阔深远,几成无边无际之势,从水面一直铺展到对面的山坡那边去了。细看这无边无际的一片,应该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或者说,那金黄的“戈壁滩”其实就是湖面的一部分,是戈壁荒滩从山坡上流泻下来,延展到湖水里了吗?就像敦煌的鸣沙山与月牙泉那样?

  我忍不住落下窗玻璃,迎着寒风细雨,举起相机,用刚刚拍藏野驴和金雕的长焦镜头望过去,——哦,这哪里是什么“戈壁荒滩”,分明是一种水生植物,枯黄了,密密麻麻漂浮在水面上的,爬上山坡只是其广阔辽远的错觉。距离太远了,植株又那么细小,到底是怎样的植物,看不真切,不得而知,然而,就在我的镜头里,一只高大的禽鸟身形却异常清晰地站立起来:一只鹤,我确定!——红顶、黑颈、白羽、黑尾是丹顶鹤吗?不会,丹顶鹤不是高原的鸟种,跑不到这里来的。蓑羽鹤?有可能,我不止一次见到过,影友在青藏高原拍到过蓑羽鹤的照片和视频。倘若真的是蓑羽鹤,那我们这次的被迫的改道简直是太幸运、太值了!

  仔细看,不是蓑羽鹤,首先,蓑羽鹤没有这白色的羽毛,也没有那个暗红的顶子,个头也比这个要小得多,看它健壮挺拔的样子,怕不是黑颈鹤?黑颈鹤,我的天,中国十大珍稀物种之一呀!

  黑颈鹤是大型飞行涉禽,长颈上半部黑色,“黑颈鹤”以此命名。其身长约120厘米,羽毛基本上是白色的,背羽自肩至尾部分布有渐变的灰黑色,长颈下部及胸腹羽毛白色,初级飞羽与尾羽、长腿都是黑色,头顶和眼先裸出部分有一小块呈暗红色,不及丹顶鹤的鲜艳。无论从体形、个头、大致色彩分布等几方面看,黑颈鹤都与丹顶鹤极为相像,只是丹顶鹤大部分覆羽为纯白色,没有渐变的灰黑色,长颈上部也有黑色的,但其枕部却是白色的,整个头部为红、白、黑三色,黑颈鹤只有红、黑两色,而且,丹顶鹤只适合生活在低海拔的沼泽湿地,不像这黑颈鹤,可以生活在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沼泽、湖泊及河滩地带,是世界上唯一在高原上生长、繁殖的鹤,因而也被唤作“藏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无论是身材还是色彩,黑颈鹤都是一种美丽的大鸟。其修长的脖颈,修长的双腿,修长的身子,线条自然,结构匀称。它的脖子长、腿长,不像白鹭、苍鹭的家族那样细得可怜、离谱,也不像黑鹳、白鹳们那样,略显粗短、笨拙;头小而圆,身长渐宽,尾羽蓬松,流畅舒缓;喙是楔形的,基部坚实,尖端锋利;一身白羽似一袭白衣,半条黑颈如披肩秀发,暗红的头顶像蓓蕾小帽,眼睑黄灿灿亮晶晶,似一枚金币镶嵌在红帽与秀发之间;纯白的脖颈与前胸,细腻柔滑,纯黑的飞羽与尾羽,蓬松张开,像极了时尚少女的超短小裙子,刚刚好护住了翘翘的小臀。站在那里,亭亭玉立;行进之中,高视阔步;眼观六路,顾盼神飞;耳听八方,器宇轩昂。一切都恰到好处。

  哦,不是一只,是两只,哦,后面还跟着两只小一点的,黄黄的小鸭子一般,毛茸茸的,紧贴着水面,艰难地移动,哦,是两只幼鹤!一共四只,我们居然拍到了黑颈鹤的一个家庭呀!能够拍到漂亮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已是非常幸运了,谁会想到,还能拍到这么完美的一个鹤的家庭呢!虽然,我还不能分清成年鹤谁是爸爸、谁是妈妈,也弄不清幼鹤是雌还是雄,但是,这么一个四口之家,已是鸟类观察、拍摄的最佳状况了,我不知道美丽的青藏高原,还有哪些惊喜留在我们前进的路上,反正此时,我已经完全忘记了连绵的阴雨,也忘记了刺骨的山风,也忘记了长时间停留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是否会因缺氧而“高反”。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啊,不知道您博大的胸怀里,还能孕育出多少神奇的精灵!

  忽然,黑颈鹤一家躁动起来了。两只成年鹤忽而收喙缩颈,时而原地兜圈,嘴里还不时发出高亢而急促的“咯儿~咯儿~”的叫声,一副焦躁不安的样子;两只幼鹤也改变了行进方向,向枯草的深处一步一步走去,显然,它们的双腿还没有父母那样长,湖水没过了它们的大腿根,让它们行进起来相当吃力。而两只成年鹤一直围绕在幼鹤身边,不离左右。

  原来,有两只灰色的小鸟不断地在它们头顶盘旋,还时不时俯冲下来,轮番攻击它们的头颅。这小鸟我认得,在滹沱河不止一次拍到过,它是须浮鸥,河燕鸥的一种。须浮鸥并非猛禽,它们一般为了保护自己的巢穴或者幼鸟,才会不顾一切地攻击外来入侵者,即使是黑颈鹤这样的庞然大物。显然,黑颈鹤一家一路觅食走来,不小心误入须浮鸥的领地了。不过,它们不会伤害黑颈鹤,只是担心自己的幼崽受到伤害,将不速之客驱离而已。须浮鸥与黑颈鹤个头相差太过悬殊,倘若黑颈鹤认起真来,须浮鸥哪里会是对手?何况,它们本身也并非天敌,一为涉禽,一为游禽,一个食草,一个吃鱼,相互之间没有多少利益冲突,因而不会发生你死我活的争斗的。看得出来,黑颈鹤父母大概也自知理亏,因而知趣地躲闪着,保护着自己的两只幼鹤,灰溜溜的大踏步向远处走开。

  黑颈鹤夫妇并没有展翅飞离,而是带领并保护着两只还没有长出翅膀的幼鹤,艰难地涉水向前。待到须浮鸥不再追击,黑颈鹤确认幼鹤安全以后,其中的一只这才引颈向天,像舒解压抑已久的胸中郁愤一般,发出一连串的“咯咕儿……咯咕儿……”的叫声,那声音高亢激昂,穿透了青藏高原厚重的阴云,遮盖了喜马拉雅山的风声雨声,回荡在碧绿的远山与白亮亮的近水之间,冲击着我紧绷着的天灵盖。“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的章句,随即从我的脑瓜顶上跳将出来,一种天地悠悠、遗世独立的意趣,登时了然于胸。

  鹤鸣九皋,前两年,深泽“滹沱水镇”开张的时候,这四个大字刻在一块巨石之上,矗立在水镇大门端口,当时我还在想,这“鹤鸣九皋”与这小小的深泽县又有什么关联呢?

  滹沱河畔的深泽县是一座偏远的小城,它在石家庄市的东北端,与衡水市的深州、安平,保定市的安国、定州毗邻,是标准的三市交界地,偏远自不待言。石家庄人民的母亲河——滹沱河,从县城西南绕到东北,拱卫而过,给这里留下深远的湿地沼泽的美名:深泽。我曾经在这里度过十六个春秋,留下我青壮年时期最美好的印记,因而,我也一直把这里当做第二故乡,时刻关注着它成长与变化的点点滴滴。然而,这里并没见过“鹤”,什么鹤都没有见过,且“皋”字本义为水中的高地,也泛指高地,而这里一直是低洼的,那么“鹤鸣九皋”与深泽何干呢?

  后来,经过考证才发现,《郑玄笺》载:“皋,泽中水溢出所为坎,自外数至九,喻深远也。”因而,“九皋”为曲折深远的沼泽,简而言之便是“深泽”了。我恍然大悟!而且,“鹤鸣九皋”的意思是鹤鸣于湖泽的深处,它的声音传播很远,以此来比喻贤士身隐江湖之间,而名声却远播天下。不禁感叹:留此字者,其志不在小也!

  话题扯得远了,而且,深泽“鹤鸣九皋”之“鹤”也绝非这黑颈鹤,但在这青藏高原的哲古措湿地,能够亲眼目睹、亲耳听闻这名副其实的“鹤鸣九皋”之形象与声音,让人深切地体会到,那“鹤”的超凡脱俗,那“鸣”的不同凡响,足以!那该是多么刻骨铭心的真实呀!

  倘要我回忆这次“川进青出”之旅的幸运,我以为,非幸遇黑颈鹤莫属!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杨静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大学生活

    查看更多大学生活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