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45万字的小说《高歌追梦》,是河北省蔚县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孙宝山(葆杉)退休以后,用整整一年时间撰写的。宝山让我写序,我欣然接受了。因为他是我的同行,还是我任组委会主任的中华大地之歌(光)征文活动的多次获奖的作者。我也有过一段由机关公职人员转行搞新闻工作的经历。
这部小说真实地写出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农民工高歌,执教鞭,当记者,最终获得新闻高级职称的艰苦而又辉煌的经历。这部小说的内容和作者的经历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小说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高歌深刻而鲜活的奋斗足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小说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描写了这位农民工从事新闻工作30年的喜怒哀乐历程。相信细心的读者会从这部作品朴实无华的叙事中能够体味到:主人公高歌不管遇到什么困境难事,他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他心胸开阔,心地坦荡,时不时就亮嗓子,放声歌唱。他遇到那么多的坎坷,从不向命运低头。不抛弃,不放弃,而是越挫越勇。把成功写在路上,脚印深刻而鲜活,让人无不唏嘘感叹和钦佩。高歌奋斗的艰辛和辉煌,反映了在改革开放年代,中国的农民、工人、知识分子、企业家、公职人员奋发有为的精神和创造的业绩,小说主人公高歌这个人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小说的丰富内容和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真实。主人公高歌生活在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转入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年代,即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年代。人们的思想、文化、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的形态。主人公高歌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中转型、成长的。小说在刻画人物、讲述故事的丰富内容中,折射出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发展、农民进城打工等广阔的生活画面,以及人们思想、生活、价值观的多元化格局。所以我们认为这部小说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真实。
三、小说的语言朴实、生动、形象,乡土气息浓厚。农村记者、农民作家的特长之一,是善于运用群众语言。《高歌追梦》这部小说在叙事、壮景、抒情中显得生动、形象、耐听、易懂。“文如其人”。这是因为作者宝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长期从事农村报道和写作。他在几十年的农村生活和写作中掌握了大量的群众语汇。写作起来,朴实、生动的群众语言就从笔端很自然地流淌出来。朴实、生动的语言,不光增强了作品的乡土气息,还将吸引更多出生农村的读者。
四、作者的坎坷经历和丰富的人生,是小说创作的灵魂和基础。书中的高歌有作者的影子。书中的不少故事是作者的经历。
作者宝山出生在河北省蔚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从小跟着父辈在田里劳动。受父亲的影响,他还学会了唱山歌。在上小学的时候,一次工伤使他的左眼失明。宝山高小毕业后,只好回家务农。但他当教师、当记者、当作家的梦想,一直支撑他好学、上进。1966年由学校老师推荐,他当上了村里的民办教师。20年以后,改行到县里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先借调到县委宣传部,后来在县广播电视台。一干就是44年。直到退休,还是一名农村户籍的合同工。几十年风风雨雨,沟沟坎坎,没有磨灭他的意志,而是激励他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坚强决心。他抡起锄头会种地,拿起笔杆会写文章,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记者、农村作家。
宝山同志在新闻文学领域获得了成功,几十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2009年12月,宝山接到了河北省新闻高职评委会的电话,他获得了新闻副高职称——主任编辑。而且全省这次只有他一人。不久前,他42万字的新闻文学集——《多想告诉你》出版。于是,“身残志坚的新闻冠军”、“高产作家”、“获奖专业户”等桂冠一顶顶戴在他的头上。现在,凝聚他几十年心血的长篇小说《高歌追梦》即将面世。
宝山成功了!在这成功的背后,倾注着他几十年对新闻文学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在人生旅途上饱尝的苦辣酸甜。
我们还是用著名作家冰心饱含哲理的诗句来赞赏宝山的成功吧!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侵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013年6月23日于北京)
(作者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国内部兼学术工作部原主任,中华大地之歌(光)征文评选组委会主任,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