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北魏的微笑(散文)

作者:江苏丁晓梅   发表于:
浏览:248次    字数:1602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5189篇,  月稿:7872
印象中的佛像表情,一般是低眉颔首,庄重凝神,入定冥想状,给人严肃静穆感。你若游览过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一定会发现两处石窟许多雕像面带笑容,尤其是开凿于北魏时期的佛像,脸上都漾着治愈人心的微笑。

  公元398年,鲜卑民族越过北方的长城,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建立了北魏。从黑暗乱世中拼杀出来的北魏王朝,是个需要精神寄托的时代。受当时中原文化及信仰的影响,佛教也融入了北魏政权的统治思想,并成为各阶层的精神支柱。因崇信佛教而衍生出了寺庙、佛像、僧人以及石窟文化,孝文帝拓跋宏令北魏高僧昙曜法师主持在武周山南麓依山凿窟造像。后又历经数个朝代,形成了东西绵延一公里,规模宏大的大同云冈石窟群。早期的雕像大气磅礴,鲜卑人的风貌中融入了西域、波斯、古印度等多民族艺术元素。

  大同云冈石窟第5窟内的释迦牟尼佛,是众多造像中最高大的一尊。大佛身披袈裟,高鼻深目,嘴角上扬,那种微笑,好像在奉劝你“淡看人间三千事,闲来轻笑两三声。”能化解世间一切悲愁。第6窟富丽堂皇、雕饰精美,人物众多,二佛并坐中央,佛陀服饰胡汉杂糅,面相慈蔼,相视微笑,如同两个挚友促膝而谈,给人祥和笃定感。第7石窟,许多雕像虽风化严重,但保存较好的南壁拱门上方被称为“云冈六美人”的六个供养天人,衣袂飘飘,身姿婀娜,额鼻挺立,丰腴的脸庞嫣然而笑,十足北魏女神范儿。如花的笑靥,营造出安详、自在、超逸的氛围。西侧供养菩萨细目长眉,露齿而笑,弯弯上翘的嘴角两侧笑出两个深深的酒窝,神态质朴可爱,浓浓的尘世气息,让我与心中威严霸气的佛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第8窟,来自印度的力量天神鸠摩罗天,五头六臂,卷发披肩,面如童子,口微张或露齿,笑容满面,天真无邪得让人心生欢喜。走进第12窟,仰望窟顶和四周,姿态优雅的天宫乐伎们,吹奏着鼓、琴、笛、箫、箜篌、琵琶等北方及中亚民族乐器,让人仿佛走入音乐的天堂。有的载歌载舞,有的弹指击掌,还有乐队指挥,包括正襟危坐的佛、菩萨,都被这美妙的佛国音乐舞蹈所陶醉,所有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一种热烈奔放的气氛扑面而来。北魏虽远,那仙乐仍余音绕梁。第18窟东壁的弟子像,深目高鼻,胡貌梵相,一副极具异域特征的五官,满脸笑容折射出北魏的开放和自信。第20窟露天大佛,身姿挺拔,嘴角微微上扬,那笑庄严睿智,似参透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爱恨情仇。

  公元494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并在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崖壁上开窟造像,后又历经隋、唐、五代、宋等朝代的连续营造,石窟群南北长达一公里,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当我拜仰龙门石窟或立、或坐的佛时,同样感受到那来自冷硬石头里的脉脉温情。开凿于北魏时期的古阳洞和宾阳中洞最具代表性。古阳洞窟内雕刻精巧华丽,造像琳琅满目,是集北魏政治、经济、民俗、建筑、雕刻、绘画、书法于一窟的艺术宝库。主佛像居中端坐,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姿态文静,超然一笑,慈悲尽显,平和中透着关爱和人性之美。宾阳中洞构图繁复又精致,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主佛飘逸挺健,披褒衣博带式袈裟,肩窄脖细,面相清秀,杏仁状眼睛里是宁静深邃的微笑,犹在感叹君不见“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笑劝世人,一切皆可放下。洞顶胖胖萌萌的供养天人,眉眼带笑,顾盼生辉,抚平了人间所有悲伤。

  北魏历史不长,但进行的汉化改革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迅速发展,对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及中国的历史走向影响深远。其打造的石窟艺术,就是北魏鲜卑文化缩影和北魏王朝的历史博物馆。石窟中北魏的微笑,有的热烈开怀,有的内敛含蓄,有的慈祥喜悦,有的呆萌可爱。穿越千年,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的魅力。

  万古功业早已随风飘散,只有这神秘的微笑依然千秋万代,疗心,化燥,渡人。这些承载着中外文化交流斧痕的微笑,将默默护佑着华夏子民。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丽人生

查看更多美丽人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