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期盼着有机会去洛阳欣赏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可是机缘不巧,我两次来洛阳,都不是观赏牡丹的季节。一次是在2004年10月,来郑州参加全国十五城市政协工作研讨会,一次是今年五月下旬到湖北探亲,返程顺路来洛阳。这两个月份,都看不到牡丹花盛开。
虽然看不到牡丹花,牡丹花的魂灵却是无处不在,你会在路旁、旅游景区、食品超市甚至饭店看到各种关于牡丹的标识或者宣传口号。形成了一种氛围,让来到洛阳的游人时时处处感受到牡丹之魂。
5月20日下午,我们从西安出发,晚上7点到了大外孙女给我们预定的民宿中梁一号小区入住,在附近吃铁锅炖甲鱼小鸡,喝杜康酒。在洛阳,我们只能住两宿,游玩时间只有一天半的时间。我们准备游览龙门石窟、洛阳博物馆、白马寺几个景点,我特别向孩子们推荐去白马寺,那是千年古刹,庙里有一匹汉白玉的白马。
5月21日,我们开车来到龙门石窟景区,把车停在地下停车场,然后进入景区。游人络绎不绝,我们随着人流,进入了龙门石窟。右手边是传说中大禹开凿的龙门山,依山而建的雕刻洞窟一个连着一个,据说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终于清末,历经10个朝代,长达1400多年。左手边是静静流淌的伊洛河,河水对面依然是依山而建的石窟、庙宇等。20年前来过这里,被石窟造型各异的佛像所震惊,逐个参观,并没有觉得怎么累。而今又来到这里,却举步维艰。尤其我的左腿疼的厉害,走几步就要歇一歇,好在河边大树下有好多供游人休息的椅子,我们可以随时坐下来休息。我和老伴上了几个石窟,就走不动了,在平地行走,不登石阶了。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观看每一处景观,拍下不少照片。后来,我和老伴原路返回入口,孩子们继续向前走,从桥上走过,游览对岸的景观。我俩在入口处休息,等着他们回来。外出旅游,一般情况下,很少去看已经看过的景点,没有新鲜感,也就减少了游览的兴趣。再就是,人得服老,20年前游览龙门石窟,不觉得特别累,如今,腿脚不给力,登几个石阶就要停一停,力气大不如从前。不过,我却看到有坐轮椅的老年人,在亲人的陪伴下也来这里游览,这种精神真值得敬佩。
中午,我们来到驻地附近的“好厨房”餐厅就餐。这个餐厅中等规模,环境很优雅,菜品也特别可口。我们点了几个特色菜,慢慢享受着。洛阳的特色饮食是“水席”,那年我到郑州开会,来到洛阳参观,中午吃的就是“水席”,24道菜里就有6道菜是汤水。我们一行五人不可能吃“水席”,点了几道特色菜也很可口的。下午,在驻地休息,孩子们也走累了,明天一天不但要继续参观,还要开车去开封,所以,休息也非常重要。
这次出行,每到一地,只要时间排得开,必须参观博物馆。22日早上,我们来到洛阳博物馆。洛阳是千年古都,历史上有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之一,是优秀的旅游城市。洛阳的博物馆也具有独特的历史特征。博物馆,是最能展示一个城市历史钩沉与文化底蕴的所在。
我们早早排队等候进入博物馆,看到旁边有一处专门销售洛阳特产的门市,到附近一打听,这里就是博物馆的出口,参观完毕后,必须从这里出来。我看到好多标有牡丹饼、鲜花饼等精致包装的食品。我打定主意,一会儿,就在这里购置一些牡丹食品,作为礼物送给亲友。
进到博物馆,偌大的大厅里十分简洁,迎面的影壁墙上,没有太多的装饰,给人一种古朴、自然的感觉。我们逐个展厅地参观,浏览着千年前的历史文物。我发现这个博物馆有好多独到之处。除却早期的出土文物外还有唐三彩,我还是第一次在博物馆里看到这么多的唐三彩制品,大到马,小到唐三彩的陶俑,以独有的色彩吸引人们的眼球。石刻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座座石碑,工工整整地刻着墓志铭,走在这些墓碑中间,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似乎穿越了历史,与古人近距离接触一般。这个馆,专门有人监守。
走出石刻馆,来到了一个装潢既简洁又新颖的一个展馆,展馆的门前写有四个大字:“天香如绣”走进一看,是一个专门展出牡丹水墨画的展厅。四面墙上挂着各种色泽的牡丹画,尤其展厅中间,从天花板直接飘下来的是十几幅宽大的牡丹图,白色的、黄色的、粉红色、紫色的、蓝色的,各种颜色的牡丹花犹如仙子下凡般来到人间,我惊呆了!啊!太震撼了!我们赶紧拍照美不胜收的画面,深深沉浸在国色天香的氛围里,似乎闻到了浓郁的花香。我既喜欢花又喜欢画,眼前这些牡丹图以各种姿态呈现在我的眼前,我陶醉了。从心底佩服洛阳博物馆的创意,把最能体现洛阳特色的牡丹花以水墨画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并在博物馆里收藏、陈列、展出。这些画家眼中、手下的牡丹更有灵气,它们是赋予了人文气质的牡丹,是牡丹的活化石,是永不凋谢的牡丹!
在展室的一角,我看到了作者简介:这些画作的作者叫王绣,女,1942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曾任洛阳博物馆副馆长,擅长画牡丹,在洛阳博物馆有专馆展出,馆名叫“天香如绣”。我看到这些大气磅礴的水墨画,出自一个女画家之手,尤其她还是黑龙江人,感到特别的敬慕,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我更感叹洛阳博物馆的创新精神,他们大胆地把现代名家的画作以专馆展出,让人眼前一亮,给古朴的馆藏文物增添了时代的亮丽色彩,让具有洛阳特征的牡丹花驻进历史的文脉之中,经久不衰。
洛阳古都,给我的印象是如此美好,但是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当我们来到我极力向孩子们举荐的白马寺的时候,却让我大失所望。我们开着车左拐右拐来到了一个小村子,就在白马寺的旁边,路的两侧全是小饭店,小摊床,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还看到接二连三的横幅:“前面有停车场”有见到有人拿着旗子指挥过往车辆进入他的停车场。商业气息太浓了。我们穿过各种摊床,终于来到了白马寺,只见门前立着两批灰色的低着头的石马,进到寺里,左手边是佛教的庙宇,香火很旺;右手边则是金碧辉煌的缅甸、印度、泰国寺庙,我找遍了寺庙也没有找到那匹汉白玉的白马。白马哪里去了呢?不得而知。
我好迷惑!当年那古朴、庄严,极具历史氛围的白马寺面目全非,找不到了当年的踪影。虽然那些外国庙宇建造的特别辉煌,我却觉得与历史上的白马寺格格不入。既然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为什么不在挖掘历史渊源上下功夫呢?难道仅仅为了应对旅游市场,搞这样的创新吗?我白思不得其解,怀着一种失落和迷惑离开了我心中景仰的那个白马寺。晚上,我查百度,白马寺的词条下面竟然是新的解释。我面对那些解释,心中很不舒服。我都有这样的比较和想法,那么洛阳人又有何等感受呢?也许是我落伍了,也许是我少见多怪吧,也许是我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但是,在我心中,历史不能磨灭,我心中的白马寺就是20年前那个充满灵气的古香古色的白马寺,还有那匹汉白玉的白马。
外出旅游,真开眼界,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各地有各地的发展方略。我在欣赏国色天香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些无奈。
虽说,心里有些不悦,也许是我的愚钝使然。我还是在洛阳博物馆出口商场,购买了一大批牡丹酥、鲜花饼,快递回家,把牡丹之城的美好展现给亲人和朋友。牡丹之美是不可磨灭的。也祝福千年古都洛阳,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