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摘自1956年4月15日周献忠老师的《入党志愿书》
一
1955年2月,过完春节没几天。刚刚在湘湖师范修业三年学满毕业的周献忠带着学校“学习态度端正,成绩优良,对人民教育事业有正确的认识,专业思想巩固,能服从组织分配。作风正派,踏实……”的毕业鉴定,离开家乡嵊县开元,一路车船劳顿,来到定海教育局报到。他被分配到定海中学(即舟山中学)任教。
定海中学在顾礼宁校长领导下很注重师资的培养。春季时令,这年学校没有春季新班。教导处安排周献忠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实习。在师范时实习成绩很好的他,听从学校的安排,踏踏实实地按照要求去做。教研组长史枚云指定许庭芳老师担任他的辅导老师。他就虚心学习,对初中各册的教材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领会,编写了三个学期物理的每课时简案,按照教学进度做完教材中的习题,并掌握各个实验操作方法;认真向指导老师请教,很快就把握了上课重点确立的方法。
他每天随堂听辅导老师课。听课前,自己先备好课;听课后,向辅导老师等讨教,加深对上课内容和方法的认识。紧接着备好第四学期的物理每课时简案。然后试编详细教案6个,编好请史枚云老师提意见指正后,就先在组内试教和说课7次,然后进行课堂试教4次,每天批改作业或试卷。他一丝不苟,按要求完满地去完成任务。在这样的实习之中,他有了切身的教学体会和收获。经过长时间的随堂听课、批改作业和试卷,和学生接近等一系列的工作,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程度,理解了教材的内在系统性,对物理概念认识更加清楚,他又不断地钻研教材,修改教案,上课就一堂比一堂进步。得到了学校的认可。
1952年秋,新学期开始他就担任初中物理和化学,是当时学校理化兼教并任教三个班级的4位教师中的一位,工作量大,但是他刻苦努力,教学取得了好成绩,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看重。后来就主任高中的化学教学。他深知自己只是普师毕业,教高中学历不足,所以就非常重视文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始,他在上课之余,就系统学习了苏联涅克拉索夫编的《普通化学》上中下三册。而后就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大学函授学习,但是1957年政治运动,这个函授停办,他只有自己继续学习,积极、刻苦进行业务进修,当时就得到领导的表扬。他长期坚持业务进修,结合教学,不断深化提高,使他的文化专业知识达到相当水平。为他搞好教学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为了能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在两年多时间里,他绘制课本中的科学家像和生产流程挂图100多幅,此后,又制作活动周期表,制作活动煤气发生炉、炼铁炉等,进行苦卤综合利用,制取M8ce2Kce等试验。对于教材。学生、练习,他进行了系统梳理,1962年至1964年,他建立化学课本书本知识分类卡。习题卡、学生易错知识卡、学生知识档案。这样对于教材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他都谙熟于心,教学就得心应手。
二
对于中国共产党,周献忠他在年少的时候就有一定的认识。1942年至1948年,他在开元小学读书的时候,他就接近了共产党领导的地下组织“三五”支队,认识了周张扬、周联娥等人,曾替他们送过秘密信,同时在他们的教育下,对共产党是有所认识。因年龄小没有申请加入。
来到工作后定海中学,积极上进,踏实肯干,1955年7月1日,周献忠在定海中学加入了共青团。加入共青团以后,他年少时的对党的认识,这是更加清楚,希望成为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的愿望强烈起来。学校支部对他加强了关注和引导,他的上进性持续升高。1955年12月他就被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不久,他向校党支部递交了他的入党申请书。在申请书里他写出了自己对党的认识后,表示:“所以我想党组织提出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今起我要积极地学习党的知识,经常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锻炼自己,接受党对我的任何考验,不断地增强革命意志,提高自己的觉悟程度,以实际行动积极争取做个光荣的共产党员,为实现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生。”这是一个青年教师的内心独白,也是他人生的方向。他朝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同事奋进。1956年7月1日由蒙之帆郑宗德为介绍人,他成为共产党预备党员。本来一年后可以转为正式党员,因为后来肃反反右等一连串的政治运动,而延迟讨论,他1958年5月才转为正式党员。
在党组织的领导指引下,而他坚定地按照自己的入党申请中的决心去要求自己,为教育事业而努力工作。
1959年,周献忠任舟山一中理化教研组长,教工团支部书记。他被学校推荐参评舟山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2月18日,学校的推荐材料上,他的优秀事迹的主体部分是这样写的:
“具体事迹如下:
一认真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和生活全面关心并有优良成绩。
现任高三(2)班班主任,该班在高一时是各方面较差的班级,特别政治空气极淡薄,对向工农开门方针,“红”“专”问题有错误看法,班级核心力量为形成。自党支部排他担任该班班主任后,他首先贯彻教育方针,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建立团支部核心,任何问题首先在团内统一思想,作出决议在贯彻到团外。大力培养工农子弟干部,并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鼓励好的同学争取入党,启发差的同学提高觉悟,因此该班政治空气显著好转,并一跃成为全校最突出的班级。
大抓学习目的性教育,并运用各种方式和方法督促鼓励帮助同学提高学习成绩。如组织黑板报、周末俱乐部,从中介绍分析难题,组织某学科成绩最好的同学给相关同学补课,解难题,并经常举行小测验等,发现学习上存在问题及时解决,因而该班学习成绩哟馆优良突出。
善于发动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周老师能根据每个同学的特点分配工作,做到群众干部化,平时拽超滤机群众性的检查评比工作,如评选积极分子和优秀小组以及挂钩竞赛来鼓励同学进步。
二、周献忠同志在领导学校生产劳动中能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坚持政治挂帅,贯彻群众路线,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
对教研组和生产劳动的工作能做到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并经常邀请党支部书记来参加教研活动和研究生产劳动的会议。
在领导工业生产中,在党支部领导和支持下做到全面安排。在建立工厂基地时考虑到联系教学联系实际,开办了化工厂,试搞海水综合利用。最近有开设了鱼钩制造车间,支援了渔业生产,不仅结合了教育,而且是舟山特色。
妥善安排各种劳动组合,发挥师生群众的力量,组织较空的老师具体负责每一劳动组织。这样既加强了个劳动组织的具体领导力量,改变了过去理化组包办代替的现象,又调动了教师群众的积极因素。
三他原是普师毕业生,在党领导下,老师们帮助下及其本人刻苦钻研下,在短短的几年中进步较快,目前能担任高一高二的化学课,在教课中并能密切联系生产联系实际,组织学生参观各种工厂等。”
1960年,他就被评为舟山市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62年评为舟山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三
他从一个普师毕业生很快就成为了一个能够完全胜任的高中化学教师。而他更是精益求精,钻研教学,深入思考。1959年,他的《化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本校和地区化学教师会上交流,引起了与会教师的共鸣,标志着他对教学探讨又跃上了一个层次。于是1962年的秋季,他担任了62(1)班的班主任。根据当时的教育形势,切实落实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却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他在这个班级进行了高中教学改革的试点班级。以“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的十六字育才教改经验为榜样,进行了切实的实施。他和各任课老师密切联系,全面展开课堂教学的改革,在学科上避免学生偏科倾斜。上课讲练结合,精讲多练,课后只布置几道精妙的作业,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留有了更多的自我学习和思考以及参加各项活动的时间。他把教学实验的情况都记录下来,一年后,他写了《改革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试点班经验》一文,对一年来的他当班主任进行全面试验的工作进行了总,刊发于1963年10月号《浙江教育》。(到很多地方搜找,但该期刊物却未能找到)
要进行教改试点,对他来说就是要深入学生。他从那时组织学生到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劳动”中得到启发,觉得要进行改革自己就要一这种三同精神,他与学生同吃同住同上课,深入学生,来探索和改革课堂教育,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质量。因此他基本上就是铺在学校里。上课跟学生在一起,活动跟学生在一起,就寝陪着学生到寝室安睡后才回来的。在与学生的这样“亲密接触”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查缺补漏,使学生不因一点知识缺漏而影响整体知识的掌握。这样学生的各科学习成绩平衡,保持良好发展的势头。
学生全面发展,体育也要跟上。虽然周献忠自己的体育技能不是很好,但是课外活动他都跟学生在一起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班级里爱好体育的同学又带领影响其他同学。学校有运动会,他就教学生及早开始训练,不要临时抱佛脚。这个班级的体育成绩也就特别出色。1964年,学校组队参加浙江省中学生田径赛,获得27分,而一半以上的分数就是这个班的学生获得的。
当时教育上提出教育学生成为又红又专的劳动者,所以对劳动很重视。农忙时节,他就带领学生到农村去进行“三同劳动”,使学生接受劳动的锻炼,增进与农民的感情,学习农业技术知识。而平时,班级在白虎山上开垦了土地,种植黄豆、土豆、玉米等农作物,共给食堂外还可以外卖,作为班委费。即可帮助生活困难的学生又可把班级活动高搞得丰富有意义。
他对学生很关爱,关系好。白天随时在一起,晚上夜自修后陪学生到滕坑湾那边的寝室就寝安睡后才离开。1963年,多年不涨的工资,象征性地给少数人长了一点。周献忠有幸是其中的一个,加一级工资5元。他就把这个快乐与学生分享,买来烤番薯寄宿学生吃名师学生共庆。自己生活很俭朴。
培养学生班级干部,这是他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高一时,他带着这些干部,他示范,慢慢让这些学生去进行班级的管理、组织工作。到了高二以后,就让班干部来担纲,他就是进行指导,进行点拨。这个班集体就成了学校的先进班级。出了很多人才。像曾任背景崇文区副区长的王月芬,全国模范教师杨学俭都是这个班级的学生。
四
1960年12月,周献忠被县委宣传部任命为教导处副主任。当时教导主任因病休假,于是,他就负责教导处的全面工作。教导处三人,他跟他们紧密合作,使学校教学、教育工作正常开展。舟山中学的领导担任主课不下战线,这是历史的一种传承。即要抓好课程教学工作,又要管好学校教学教育管理工作,这双重的任务不能偏废,这得化经历和心血。周献忠熟悉中学的教学教育规律,工作中开动脑筋,讲求实效,不图虚荣。他对教导工作进行了研究,就如何稳定舟山中学的正常秩序,合理安排工作制定了教导工作完整的系统的规章制度。有了制度就有章可循,使学校工作条理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益。在组织领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全校学生开展各种活动,贯彻学生守则,抓校风等都有显著的成绩。
1963年的暑假,在他倡议下,组织了高二、高三的同学参观了舟山裕大造酱厂的厂史展览会。学生受到了旧社会工人苦难的教育。到了11月初,放农忙假的时候,有组织高二高三两个班的师生到裕大造酱厂从早到晚与工人一起劳动。亲身感受了工人为祖国和自己劳动的高昂劳动干净和爱护公物,处处节约的品行,受到很大教育。他也于学生一起参观学劳动体会。回校后,他有引导这个班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学习工人品行,促进全班的学业成绩有所提高。
1964年,当“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响遍大江南北时,周献忠提出了结合舟中的实际情况开展学习活动的建议,学校提出了“远学雷锋,近学邵红阳”的口号。邵红阳同学是1962年进入舟中读初中,她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在妈妈回老家后,克服困难,勤奋努力;踏实能干,助人为乐。这样全国有雷锋榜样,身边有同学参照,舟山中学的学雷锋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他又有序进行组织,同学们有的到码头为客人指路,提送行李,有的为五保户抬水清扫,有的推车上岗,有的清扫马路。同时把学雷锋精神,化成学习上的刻苦和劳动中的不怕累行动上,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1965年8月他调往舟山师范,后又调到舟山二中、定海中学人任教导。1978年调任舟山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1988年为任市教委督学,19991年任市教委督导室主任。1994年退休后周献忠审时度势,排除重重困难,毅然创建开元中学,开舟山市解放后私人办学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