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种过地,但却对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对于土地的记忆,印象最深的是那年我家的玉米棒子地和那块白菜地。
只记得离我家老屋挺远的一个大山根脚下,有一处很宽敞的大片土地。奶奶老早就相中了,她说那块地如果清理出来,种上玉米和大白菜好好经营,那一定会有好的收成。那块地可是乱石和瓦块堆积如山,杂草丛生。垃圾堆积有一人多高,是个一直荒芜无人问津的地方呀!爷爷和奶奶通过反复实地考察,就决定开垦它。虽然它上面石头瓦块堆积如山,清理起来很费时间,但下面的土壤是好的。奶奶说:“万事开头难,干啥不受累呀?咱们庄稼人靠的就是土地吃饱饭。收拾收拾,开垦吧!”
奶奶一声令下,爷爷领着大爷和老叔就拿着镐头,铁锹去了那块荒地。我们几个孩子也跟在了后面,帮着捡石头瓦块,拔野草。经过两个礼拜没日没夜地清理,挖了排水沟,那块地变得平整了,就等着播种了。这时,邻居七十岁的王婆婆颤巍巍地来到地头,只见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嚎起来。她一边哭,一边阻止我家在这种地。她说这块地是她男人活着时,最热爱的土地,种了有一辈子了。男人去世后,她身体也逐渐不好,她也就不再种地,这块地也荒芜了。她一生无儿无女,还好的是,国家每年都会给她一些补助金,所以她在生活上也有了保障。为了让自己男人不离开这辈子都热爱的土地,她把男人的骨灰,都撒在了这块土地上。我家人却把土地的原样给毁了,男人的骨灰也消失不见了。她让我们赔她损失……
王婆婆的哭嚎引来了村里人,村里有几个老人也给证明了,这块地原先确实是他们家男人种过。只是男人死了有十多年了,一直荒芜着。最后,在乡里乡亲的说和下,我们赔了她一些钱,才算拉倒。
地是不让种了,奶奶不甘心呀,那块荒地可是费了我家不少功夫。奶奶却还惦记着那块地,就三天两头拎着东西,去王婆婆家和她商量。最后在奶奶软磨硬泡下,终于谈妥了条件。我家在这块地上,负责种玉米和大白菜。收成后,粮食分给她三分之一大白菜给她一半。奶奶痛快地答应了,奶奶说:“人家的地让咱们种,咱们要感恩人家的好。粮食收成,就应该分给人家一些呀!这样咱们还占便宜了呢。”
我们家人都说,奶奶这是迷上那块土地了。条件达成,两家还彼此签了字,按了手印。然后,我家开始播种,间苗,施肥,浇水,一系列忙碌,我们一家人一齐上阵,唯独少了父亲的身影。奶奶引以为豪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儿子是国家干部,是挣工资的。”
父亲忙于工作,家家都要出劳动力,因此母亲成了庄稼地的常客。母亲属于实干家,母亲说:“我争取把大华应该干的活计,都给干了。”
母亲说到做到,每天几乎都长在地里。她去地里干活,我和哥都会跟着。母亲在地里忙碌的时候,我和哥会坐在田埂上,看着母亲辛苦劳作。在烈日炎炎下,我俩真正见识了,劳作者的汗珠子掉地摔八瓣。我俩知道,母亲之所以这么辛苦劳作,完全是因为对土地的热爱。她细心地呵护着地里的秧苗,就像她的孩子,她付出劳动的汗水,就是为了能多打粮食,为了我们一家人能吃饱饭。所以,看见母亲在大太阳底下,不停歇地干,我和哥都会跑上前去,为母亲擦擦汗,递上一碗水。而母亲都会撵我俩:“赶紧去阴凉地方玩,别中暑了”
我问哥:“母亲会中暑吗?”哥说:“不会!母亲永远都不会中暑,因为她中暑躺下了,那我们就吃不上粮食了。”
棒子地秸秆有一人高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喜欢在棒子地里捉迷藏。我们不仅喜欢棒子地里能藏人,更喜欢棒子地里的味道,田地植物特有的青草的清香。
棒子鼓溜溜丰满了,收获季节到了。我们一大家人,开始全体出动去掰棒子。棒子掰回来,点燃大炉灶,开始烀棒子,是我们一家人最高兴,最开心的时候。新掰回来的棒子,煮熟后,吃在嘴里有股甜香,沁人心脾。那一锅棒子刚一出锅,母亲就挑出个大的,颗粒饱满的,先端着给王婆婆送去。然后,我们一家人可以敞开了吃。我和哥都能吃上两根。奶奶一边啃着棒子一边感叹说:“自己田里种的棒子,就是香呀!”
掰一些熟的嫩棒子煮着吃,而大多的棒子等玉米粒老了,掰下来搓成棒子粒,加工成玉米面和大碴子留作过冬的粮食。玉米棒子我们都喜欢吃,它的秸秆我们也喜欢嚼,我们都叫它甜杆。那时家里穷,我们也没啥零嘴吃,所以棒子丰收后,我们会劈秸秆嚼。只觉得秸秆的甜,和糖块一样没有啥两样。
忙完玉米棒子,七月份,我家种在地里的大白菜也长得郁郁葱葱了。这个时候,母亲和老婶会经常去地里干活,给它们施肥,浇水。劈回一些叶子回家包大饭包吃。十月中旬,我家地里的白菜丰收了。母亲推着小推车,把大白菜推回家。先给王婆婆送去一半,然后将它们依次摆放在院子里,开始晾晒。晾晒好的大白菜,我家会储存一些放在地窖里,其他的收拾一下积酸菜了。母亲积酸菜用的是过去的老方法,白菜用清水洗干净,然后老婶开始点燃大炉灶烧开水。水烧开后,再放入白菜烫一下,白菜烫好后,放凉水里浸一下,把白菜摆在院子里的饭桌上。晾凉之后,放进大缸里摆放,一层放盐加一些花椒大料再放白菜,大缸装满后,开始压大石头,浇水等待发酵。
母亲积酸菜在村里可是出名的好,她腌的酸菜脆灵,没有斜味。包饺子,炖酸菜粉条,吃起来嘎嘎香。因此,许多邻居会来家里取经。但学会之后,回家自己腌,却还是味道不咋好。因此每年腌酸菜季节,母亲会去邻居家里帮忙腌。一个村里三十几户人家呢,都让母亲帮忙,母亲往往是连续几天早晨出门,半夜才到家。母亲的热心肠奶奶也支持,每次母亲出门前,奶奶都给装好干粮和水。奶奶说:“咱们帮忙就是帮忙,自己带干粮才真的是帮忙。”
那块地,种植了第三年,我们每年都履行着王婆婆的合同。每年,都会给王婆婆送玉米送白菜。不仅如此,自从我们种上了这块地,也就和王婆婆有了很多关系,家里做了好吃的,奶奶都会让母亲给她送一些。尤其是赶上了逢年过节,都会把她接到家里来,让她和奶奶坐上位。还记得我们种那块地的第二年,过中秋节的时候,家里杀了两只小鸡。炖好了之后,母亲去王婆婆家请她来家里吃饭。王婆婆家门紧锁,邻居说,王婆婆走亲戚去了。吃饭时,奶奶还让母亲留出两个鸡腿,说给王婆婆留着等她回来吃。那两只鸡腿,奶奶用报纸包好放在了地窖里。三天后,王婆婆从亲戚家回来,请她来家里,那两只鸡腿都风干了。
第三年,王婆婆病重,突然住进了医院。奶奶闻讯后就和母亲一起去了医院,一直守候在医院帮忙照顾她。但王婆婆最后还是由于病情严重,抢救无效她去世了。临去世前,她紧紧拉着奶奶的手说:“你们一家人都是好人呀!”随后,她撕毁了那份合同……
父亲由于工作关系,那年我们一家人要来承德了。父亲和母亲说啥要带着奶奶来承德,让她跟着来享享福。奶奶舍不得离开东北,说白了就是舍不得离开种了一辈子的土地。她说:“我不想去承德,去了那里,有我热爱的土地种吗?”
但为了照顾我和哥,奶奶不得不离开住了一辈子的老屋,离开了种了一辈子的土地。到了承德后,奶奶和母亲还千方百计寻找能种地的地方,也别说,还终于在我们住的地方不远处,发现了有许多人家都在南山根脚下种地。奶奶兴奋地拉着父亲和母亲,就去那也开垦了一块地。那季节,正好也是种玉米的季节,就种上了玉米。两个月后,又开垦了一块地,种了大白菜……
奶奶和母亲都喜欢田园生活,奶奶经常说的话就是:“庄稼人怎么能离开土地呀!”
是啊,庄稼人怎么能离开土地呢?我虽然没有种过地,但我亲眼目睹过父辈们在田园里劳作的辛苦。他们热爱土地,是源于渴望儿女子孙们能够丰衣足食。而我热爱土地,是因为从他们身上我体会到了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深深理解“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因此,我对土地充满敬意和热爱!
劳动者是伟大的,土地是人类的财富,它不仅仅是生存的物质依靠,更是心灵情感的寄托,是邻里关系的桥梁。我热爱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