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人类曙猿,世纪之光(散文) ——记吕辑书发掘世纪曙猿之过程

作者:梦中楼兰   发表于:
浏览:15次    字数:2526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5189篇,  月稿:7872
垣曲县位于山西东南,为曙猿文化发源地。寨里土桥沟曙猿化石的发现,推进人类起源至4500万年前,影响深远,为奠定曙猿文化研究基础和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此成果得益于垣曲县博物馆吕辑书等人的努力。

  吕辑书,新中国垣曲县早期文物工作者,致力于考古和曙猿研究。1927年生,1947年入陕西国立七中,1952年垣曲师范毕业后工作。1958年山西艺校文物班学习,曾任教师、文化馆副馆长、博物馆馆长,主编《垣曲文物》,为山西省考古学会、运城石刻研究会会员,垣曲政协副主席、人大常委。

  1953年,吕辑书从事考古,常年很少回家。同年夏日,回家时接到一个电话,通知他说中国社科院专家与玛丽道森将来垣曲考察。此后,玛丽道森经常来垣曲考察,吕老一直担任向导,并在日记里记录考古收获。

  在1985年5月23日的日记中,吕辑书馆长写道:“与专家们在寨里土桥沟的考察中,我们发现了众多小动物牙齿的化石。因专家们有紧急任务提前返回北京,寻找化石的重任就托付给了我。自那日起,我的野外考察装备便固定为帆布背包、地质锤和手铲。”

  自从吕辑书馆长开始致力于曙猿的考察工作以来,他便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热情倾注在了文物研究这一领域。吕辑书馆长的专注和执着深深影响了他的家庭,尤其是他的孩子们。兄妹三人原本对文物研究并无太多热情,但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从最初的被迫参与,逐渐转变为真正地热爱,最终都成为文物工作者。哥哥吕赵利在父亲的鼓励下,加入了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考古队,成为一名专业的考古工作者。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事业,还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弟弟吕东方也在父亲的影响下,成为一名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致力于保护和研究当地的文物。

  在1992年,吕辑书馆长决定退居二线,不再担任主要职务。但他并没有完全离开学术界,而是选择继续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在这一时期,他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著名专家童永生先生合作,共同进行了一项重要的科学考察。他们前往垣曲寨里村,对那里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采集工作,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珍贵的化石标本。

  在这些采集回来的地层化石的砂子里,吕辑书馆长和童永生先生发现了一些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标本。这一发现为后来曙猿化石的发现埋下了伏笔。童先生和吕辑书馆长的父亲经过一番商量后,决定将不同地点采集回来的标本砂袋暂时存放在吕辑书馆长的住处。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些标本,童先生决定在吕辑书馆长的家中临时成立一个“筛选”小组。

  吕辑书馆长担任了这个小组的组长,而他的家人也积极参与其中。他的大儿子吕赵利、弟弟吕东方和妹妹吕春霞都成为小组的成员,他们有幸参与了曙猿化石筛选的全过程。童先生提供了三台精密的显微镜,这些显微镜成为他们筛选工作的关键工具。

  在吕辑书馆长的家中,父子们齐集一堂,开始了这项繁重而细致的工作。他们使用小板刷和镊子作为主要工具,将所有采集回来的砂粒放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每几粒或十几粒砂子都要用小号板笔一点一点地拨动,以便在砂子里寻找各种微小的动物牙齿化石。如果没有显微镜的帮助,这些微小的化石是无法从细小的砂子里被发现的。

  在筛选过程中,他们还特别关注一些重要的地点,对这些地点进行重新筛选。这项工作需要极大的细心和耐心,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系到化石的发现。就这样,在显微镜下,他们持续进行了40多天细致的工作,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在筛选过程中,兄妹几人,想出了各种巧妙的办法,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希望做到不遗漏任何重要的信息,(因为如果漏掉太多的“鱼”,即重要的化石碎片,他们将会受到父亲的严厉批评。)但是,由于有些碎屑实在是太小了,只有几毫米大小,在搜查过程中,漏网之鱼还是难以避免。幸运的是,吕辑书馆长“因地制宜”,引入了一套“监督机制”,对已经清理过的砂粒再次进行过筛,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重要的化石碎片。

  经过这样严格的筛选工作,童先生把筛选出来的化石标本带到北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分析,他发现这些化石标本反映出猴类、猿类以及人类的共同祖先演化的早期特征。这些发现不仅填补了人类进化史上的空白,也为进一步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1994年5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团队,包括童永生等科学家,赴土桥沟调查,发现隐藏动物化石遗迹,为解古生物演化提供线索。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掘这些珍贵的化石资源,他们决定聘请当地的几位临时工,以便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爆破作业。然而,在进行爆破作业的过程中,临时工们没有严格遵守事先的指导和吩咐,擅自加大了炸药的用量。这一鲁莽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在进行爆破岩层的过程中,飞溅的石块像脱缰之马从远处飞来,不幸落在了王景文先生的左胳膊上。王景文先生的胳膊立刻血肉模糊,这次意外事故造成了王景文先生左胳膊的残疾,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尽管遭受了如此严重的伤害,王景文先生并没有因此放弃他的研究工作。他以惊人的毅力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继续投身于古生物研究领域。在康复期间,他多次重返垣曲,进行更为深入的考察和发掘工作。

  1995年5月,在垣曲寨里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对几乎完整的世纪曙猿下颌骨,它们的牙齿保存得近乎完好。这一发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完整的曙猿生理结构标本。通过科学测定,这些曙猿生活在约4500万年前,是已知最早的灵长类。这一重大发现被美国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所报道。

  恰逢美国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建馆100周年之际,为了纪念这一自然科学领域的双重庆典,中美两国的科学家们决定将垣曲出土的曙猿命名为“世纪曙猿”。其中,“曙猿”一词寓意着类人猿亚目在进化史上的黎明曙光。

  2000年4月,《人民日报》和《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了中美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研究分析了山西垣曲寨里村出土的曙猿化石,确认了人类远祖起源于中国山西垣曲,并将类人猿出现的时间提前了1000万年,颠覆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传统观点。垣曲从此被认为是已知最早的人类发源地。

  该研究震惊学界,引发人类起源讨论,使垣曲成为古人类学焦点。吕辑书馆长及其家人的贡献,为探索人类起源添上了重要的一笔。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丽人生

查看更多美丽人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