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游长城”的经历,注定是要详细记录下来的,日后遥忆,不至于丢失若干珍贵的体验。虽然“珍贵的体验”永远只是经历者的财富,于别人而言不过尔尔,然而我最内在的精神需求驱动着我的写作,这些文字让我重获了对自己的完整历史的信心。
我突然发现,若是将“游长城”的全过程喻为一首声乐作品,居然可以契合各部分的结构意义和艺术呈现。
一、情绪(前奏)
“游长城”安排在北京之行的第二天上午,是出于体力的考虑。孰料,昨天夜里我一夜未曾睡着。早晨起床后,我按部就班地洗漱、吃早饭、换行装,尽量不去想失眠的事,但“失眠”二字如一石子于心流,激起波澜声响,并向身体的四方流动传播。
从西直门北京北站乘坐高铁至八达岭的路上,我打了个盹。虽不能补足一夜未睡的亏空,但聊胜于无。
出高铁八达岭长城站时,大米问我:“坐缆车还是步行?”询问中没有任何倾向性的语气。我知道,她是将选择权完全交付于我的。不仅仅是这次的选择权,整个“北京之行”的行程安排,她都是依据我的喜好。我没有丝毫犹豫地回复:“步行。”
尽管情绪因失眠带来的隐约疲惫而更为多元、复杂,使得我的步伐略显沉滞,但无论是前方沟深谷远的燕山余脉,还是燕山余脉上亘古长存的长城,都令我瞬时平添几分雄壮之气,由此奏响了“游长城”乐章的前奏。
二、氛围(间奏)
既已在多元、复杂的情绪中奏响了“游长城”乐章的前奏,那就将乐章表达的情绪予以情感的呼应,充分地铺陈氛围吧。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八达岭长城的十月,那是一年里的黄金时代,今日则是即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时刻。虽有少许遗憾,但“四时俱可喜”,谁能说酝酿极美景致的今日不是美的呢?
通过关隘“北门锁钥”的登城步道,我们来到前山拾级而上。在一个南北方向的狭小平台,游人开始择向而行(北城或南城)。因北长城有八达岭长城的制高点,我和大米选择攀登北长城。
登城口至北一楼的路途非常平缓,甚至有一段几近开阔的平地。由此处垛口眺望前方,但见枫叶瑟瑟、衾光于岭、满目巍峨。惟其是秋色,所以那巍峨之间青黛色绵长的墙垣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似梦非梦之时,不禁令人追想历史长河中长城之千年沧桑。
有多少人曾经如我这般凝视长城(无论是明长城,抑或明长城的前世)?燕昭公凝视过它,期冀它阻挡不断越过关沟南下侵扰燕国的山戎;大将蒙恬凝视过它,长达五年的修复、连接、增筑而成的万里长城是他交给秦始皇的千古答卷;汉武大帝凝视过它,并以挟山超海之意气挥斥方遒、四修长城;戚继光凝视过它,他志在廖阔,终将空心敌台、砖石结构成为京师和明朝陵寝的直接屏障……
有人朗声喊道:“停留在这算什么,往上走啊!”这激昂的情感不仅得到那些在此拍照的游人的呼应,也促使我和大米加快了前行的步伐。
我们脚踏着十分平整的方砖,随着人流往上走。
顾盼左右,可见两侧城墙迥异。内侧设“女儿墙”,高一米余;外侧设“垛墙”,即外沿有两米左右成排的垛子,垛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内外侧城墙均以条石包砌,令人很自然地想起古代抬着条石攀上陡峭山岭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长城的不凡,皆由这些遥远而平凡的肩膀与手所创造!
可能是日光直射的作用,与远眺时视觉上的青黛色相比较,近距离看到的城墙色度上稍显明朗,并能够清晰地看到砖包石墙特有的粗粒。摩挲之:有粗粒划过指尖的摩擦感,有墙体背阴处自身的薄凉,也有秋阳倾覆其上处浅浅的温和。
在略有坡度的城墙上且走且看,不觉已到北一楼。北一楼是北长城的第一座空心谯楼,如同“游长城”乐章的一个重要音符,自然引得我们在此逗留了一些时间。
北一楼,乃至北长城所有的谯楼均属以砖砌拱券式的空心谯楼。若是将谯楼放置物资、供守城军士遮风避雨等实际功用丢开,专持建筑美感的态度去看它,那又是怎样的呢?
从建筑的美感来看,谯楼的台身凸出边墙内外两侧墙皮,高出边墙顶面。这样的设计令谯楼的外观更为高大广阔。入内,可见其中间空,营造出递进层次的进深感,四面开设拱形窗(我记不清有几面窗了)。毋庸置疑,拱形窗带给我和大米的美感体验是最强烈的。倒不是说拱形窗本身有多大的吸引力,而是由拱形窗滤掉了许多细节,单单撷取燕山余脉,及正在酝酿秋色的黄栌、火炬、元宝枫等彩叶树的方寸景象。它们嵌入镜框之中,在光影里起起落落,令人惊叹其纯美与熠耀。想来,这类似于中国传统园林的“框景”技法吧。不过,生活在江南的我们常可领略框景效果的传统园林多在杭州、苏州、扬州等地,并且多以松、竹、梅,或塔影为框景对象,成为园林中颇具人文内涵的景象。然“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与南方园林相比,八达岭长城谯楼内拱形窗的框景则蜿蜒起伏、尽作山势,其雄巨之态远比南方之景来得有气势。究其原因,与谯楼建造时的实用目的,以及长城外非城市山林而是奇险的山脉不无干系。
我和大米被这种浑然天成的景致深深吸引,先后坐在拱形窗的窗台上侧观燕山,留下了永恒的影像纪念。
氛围的铺陈至此,已为“游长城”时情绪的酝酿至情绪的过渡提供了空间。那么,继续向北进发吧!
一路北上。此时的我们体力充沛,虽感觉地面坡度不断攀升,但尚不会专注于脚下的艰辛,只觉两侧的山岭正“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而我们及身边游人的步伐亦有意无意地契合着山岭的状势。偶有停留,凭栏听风,但觉“山风刚劲,擦壁如琴”,甚至可以听到山谷里清脆的鸟鸣,使得此时的氛围更加充满乐感。哦,这本是“游长城”乐章中不可或缺的间奏啊。
我们迈着昂藏的脚步在城墙上前行,陆续经过北二楼、北三楼。有了欣赏北一楼的体验,再去看此二谯楼时,便多了几分从容。虽然它们在外观上非常相似,但我的观感正在随着地点的变迁而发展。毫厘之差,微妙所在——展眼望去,在八达岭长城的地势变幻之间,每一处谯楼的背景依托均颇具个性,皆是乐章中重要的音符。
北三楼至北四楼之间山势陡峭,城墙逶迤约五百米,且最险处坡度达七十度。时见台阶上坐有停歇喘息的游人。我和大米前进时虽偶需借助侧边的铁质扶杆,但体力尚好。听说北四楼靠近滑车入口处有一块“好汉石”,这让我们感觉兴奋,于无形中增添了力量。
一鼓作气,我们来到了北四楼。这里是前行或折返的节点,所以人群明显密集很多。此时不仅人群密集,并且因滞留而拥堵——谁都想一睹好汉石的面容。遗憾的是,我和大米并没有在人群中突围出一条通向好汉石的道路来,只得与它失之交臂。虽如此,我依然认为自己颇有好汉的豪气,因为我不仅登上了北四楼,并且没有选择由此处乘坐滑车折返,而是继续北上。“游长城”的乐章由此逐步进入高潮。
三、抗争(高潮)
如果说闲逸、豪气肆意铺陈了乐章间奏部分的氛围,那么“抗争”则成为高潮部分的强音。
经历了诸多抗争,我才从北四楼抵达北八楼。其中滋味,唯己方知。
自北四楼伊始,谯楼之间的距离逐渐拉长,山势依然陡峭。不知何时,城墙上除了两侧之外,中间部分也设置了铁质扶栏,可见登城难度渐高。然而,长城沿着山脊不断往上延伸,游人则不断顺着垛口往上走(还会时不时遇到由此返回地面的游人),绵延如织,不绝如缕,加之一些游人停坐在扶栏旁的石阶上,尽管前方的大米一再扭头提醒我握着扶栏走,我也只能偶尔瞅着空隙借力。
渐渐地,我摸索出抗争艰辛路途的方法——登爬结合。北四楼至北五楼的路面有两种。部分路面以平面石铺就,随山势上下起伏,蜿蜒而上,我便大步向前,坡度高的地方不妨手脚并用(我想,没有人会笑话一个虽笨拙但努力向上的人),谓之“爬”;部分路面铺有石阶,可这些石阶因宽窄各异导致凸出程度不一,并且阶与阶之间的距离时大时小,走这样的路时,我便随时调整抬膝的幅度,此之谓“登”。登爬之间,我心中时常激荡起“视艰辛为垫脚石”的酣畅淋漓之感,这情感如音调呈螺旋形递升,屡屡成为“游长城”乐章的强音。
抗争逐渐衰微的体力,是乐章高潮部分的另一种强音。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途中,我们并未在北五楼和北六楼的谯楼上停歇,而是一路追寻我们的“春山”——八达岭长城制高点“北八楼”。
然而,在从北六楼走向北七楼时,我莫名眩晕,只觉头晕目眩、乾坤倒置,身体异乎寻常地轻盈。一时间,我无法动弹,眼见着大米的背影越来越小,却什么都喊不出来。我站在原地,闭上眼睛。耳边游人嘈嘈切切的交谈声渐渐隐退,唯有山风飘荡时的歌吹吟啸之声不绝于耳。
过了一会儿,我慢慢睁开眼,试着继续低头登城。这才注意到此处脚下黛青色石砖多数斑斑驳驳,可见因表皮剥落后露出的白色斑纹,似乎正在诉说长城的磨难。对磨难的抗争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题材,也是刻在现代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尽管从理论上来说,这早已是我的认知,甚至一直将这样的认知渗透在我的写作当中,但是此时在长城上,在我与体力抗争的时刻,我对此有了更为感性的生命体验——中国文化的步履终须落在山重水复、苍苍茫茫的大地上。
然步履匆匆,时有阻断。北七楼到北八楼是一段巨石裸露,几乎没有植被的断崖。行至北七楼时,我们随游人在工作人员的指引向下走一段路,稍作休整后从另一侧继续攀登。尽管这段路程极为陡峭,但胜利在望,想象中长城之巅的佳境使得我在亢奋激动中步履稳健。
我在一篇散文中写道:“生活在水乡的人,对山岭总有一种深切向往的情愫。”这情愫促使我攀登过若干山岭,今天,我再一次心怀对山岭深切的向往登上了八达岭长城的制高点“北八楼”。
“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同理,欣赏长城景致也不能局限于初登长城时对于城墙及谯楼的观感,更要登高望远。
由海拔888米的北八谯楼处回望时的景象依然历历在目。
有数面小巧的五星红旗轩轩飘举,那是登顶的游人庆祝胜利的方式。在红旗中寻一立足之地俯瞰。此时,我不去想燕山是晚白垩纪、第三纪“燕山运动”的产物,也不去想因燕山中存在许多穿越山脉的沟、峪、谷,使得燕山的屏护作用远不及太行山,才促使各政权不遗余力地沿燕山山脉修筑长城,我将科学的态度丢开,将实用的态度丢开,去感受眼前景象最有价值,从而感动心情的一面。
嫩暖的阳光和清淡的云覆盖在燕山余脉之上,交错的峰岭、纵横的沟壑在光线与云影的共同作用下近实远虚。近山厚重明朗,远山含蓄迷蒙。山峰的线条交搭绵延,相互呼应,气脉相连。山体植被茂盛,佳木秀而繁荫,色彩斑斓。火炬渐红、青松苍翠、枣树鹅黄……真可谓“极目岚光青不断,苍烟芒树影迷离”。依山而建的八达岭长城气势磅礴地延伸于群峦峻岭之中,视野所及,不见尽头。在这境界里感动心情的还有声音的合奏。山风呼啸、鸟鸣秋林、水声潺潺。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众妙毕集、各抒灵趣。壮哉!美哉!
如果说与艰辛路途的抗争是果敢的强音,与衰微体力的抗争皆是坚毅的强音,那么,由欣赏长城之巅景物带来的审美体验则是壮美的强音。这些不同调性的强音形成复调,携手将“游长城”乐章推向了高潮。
四、回响(尾奏)
体力的原因,也因想从空中欣赏长城的风景,所以我们决定坐缆车下山。
缆车舱在空中缓缓上升,新奇感驱走了内心的恐惧。缆车在挨近山岭的上空穿行,从窗户看去,但见林霏尽散,诸峰蔚然而深秀。可以清晰地看见眼前的一棵山树、一朵野花、一片山坡,或是一块裸露的峭壁。你要目不交睫才行,因为眼前的景很快就会远去,成为记忆中的影像。转念一想,虽不能停留,但我能够感受到一种可以弥补人生缺憾的美的味道,这种味道却是非常隽永的。
约莫十分钟,我们回到了地面。离开景区之前,再次眺望八达岭长城,感觉甚是亲切。春秋战国时期修建“互防长城”、秦王朝连接并扩充长城、汉朝将秦长城向西延长、明朝修筑和巩固长城……这些惊心动魄的过程我未曾亲历,终有疏离之感,但是眼前的长城对于我却是很亲切的。这些城墙在、谯楼在,还有我此次无缘看到的水关、壕堑、关城、烽火台在,它们永远于人是亲切的。这种亲切的感受终于成为回响,“游长城”乐章也在尾奏的声声回响中令人念念不忘。
感于此游,是以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