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我的故乡--莱州

作者:鲁公青夫   发表于:
浏览:405次    字数:4811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8410篇,  月稿:7120

  我的祖籍是莱州沙河大幸台村。莱州历史悠久,隋朝就设立莱州,莱州一九八八年之前称掖县,掖县在春秋战国时期称“夜邑”,最早记载见于《战国策》。

  母亲是掖县沙河匡郑徐家,但出生在烟台,在烟台长大,后嫁到大幸台,因爷爷在青岛做生意,婚后不久就都迁入青岛。父亲生于大幸台,大约两岁就到了青岛,父亲长相白净,讨人喜欢,当时日本人在青岛,四五岁时,一家日本邻居喜欢父亲,但父亲害怕,吓得不敢出门,这都是听母亲讲的。

  父亲后来又回到掖县,多大岁数回来,回来多长时间,这些都不得而知,只听父亲说,他当时还参加了八路军。当时村里来了八路军,发展了几个人,由于父亲有文化,好像担任书记员之类工作,但后来八路军撤走了,父亲为什么没有随军一起撤走,详情不得而知。父亲这段历史并没有告知组织部门,也就没写入档案,父亲说五十年代,还能找到证明人,后来证明人也找不到了,此段历史不了了之。

  我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但从小跟着母亲串亲戚门,听到的都是掖县腔,掖县土话深深刻在脑海里。掖县地区西侧濒临莱州湾,海产品丰富,母亲经常说掖县的螃蟹是多么肥美,还有各种鲜美的贝类,我小时候家里还保留一些比大人半个手掌还大的贝壳,母亲说这都是掖县出产。莱州西部、北部为平原,在以粮为纲,粮食需要凭证供应时期,就知道莱州粮食产量很高,仅莱州的粮食产量就可以供应全省。而东部、南部为丘陵,地形复杂,非常适合林果业和牲畜饲养业,另外,莱州还盛产黄金。

  莱州地大物博,人杰地灵,自古很多名人出自莱州,汉武帝好神仙,所以汉武帝一朝涌现出了许多有名的术士,栾大就是莱州人,是当时有名的术士。栾大这个人身材高大俊美,言谈中有许多机巧,而又敢于说大话,象真有其事一样。《史记•孝武本纪》:“及见栾大,大悦。大为人长美,言多方略,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不难想象,栾大就是用莱州土话忽悠汉武帝,汉武帝以为栾大能通神仙,对他非常信任,举办盛大婚礼把女儿卫长公主嫁于栾大。封他为五利将军,又拜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后又封为乐通侯,时栾大佩六印,贵振天下。汉武帝也不是凭空就信任栾大,而是先做了验证,《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上使先验小方,斗旗,旗自相触击。”这实际是栾大用天然磁铁做成棋子样东西,由于磁铁之间正负极互相吸引和排斥,棋子互相撞击,汉武帝看了非常惊奇。

  但此后栾大的许诺都不能兑现,武帝发觉栾大的方术大多不验,栾大并不能通神,皇帝的信任换来的是欺骗与失望,愤怒的武帝将栾大腰斩,栾大为自己的神忽悠付出生命代价。卫长公主食邑当利,当利故城位于莱州市沙河镇,栾大墓位于莱州市沙河镇南王家村南约100米处。卫长公主是汉武帝的长女,得到汉武帝宠爱,所以得到富庶、盛产海盐的莱州当利封地。嫁给栾大也就是一年多,栾大就被处死,没有记载卫长公主对丈夫被处死的反应,但至少把栾大高规格安葬在自己食邑封地内。

  秦始皇时的徐福与栾大如出一辙,都是为皇帝寻求长生不老之药,都是能言善辩之人。有资料说徐福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甚高。赵朴初认为:“徐福不是方士,而是一个聪明又勇敢的人,假托神仙,远游蓬岛,以避秦皇朝之暴政。”他在《徐福赞》诗中称:“徐福盖智士,托迹王子乔。勇率三千人,奋身犯波涛。”徐福如果不是东渡不归,他的下场大约会和栾大一样死于非命,可见徐福远比栾大高明的多。从另一方面说,秦皇汉武,多么辉煌的历史人物,却要追求长生不老,被人忽悠,也在情理之中。

  民国军阀张宗昌也是莱州人,莱州至今保留他的旧居。张宗昌出身于寒末,从小就跟着莱州乡间的老父亲谋生,后来从胶东过海“闯关东”,做警察,当“胡子”,没有接受正规教育。但中国近代史上,像他这样出身绿林、胸无点墨的军阀何止他一个呢?“刘项从来不读书”乃是中国军头们自古而来的传统。另据莱州史志记载:张宗昌每次回家乡,无论骑马还是坐车,一律是离城数里下马下车,步行入城,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父母之邦,焉敢摆臭架子。”张宗昌曾做过山东督军,据传当时在济南,只要会说莱州话,就会得到张宗昌提拔。栾大凭一口莱州话能忽悠皇帝把女儿嫁给他,能佩六块大将军印,看来这莱州话是混社会必备杀器。张宗昌身材高大,身高大约在一米九到两米之间,栾大也是身材高大俊美,不知他俩是否有什么因果关系,张宗昌前世或是栾大前来投胎,也未可知。张宗昌绝顶聪明,一口流利俄语,仗义疏财,后期也努力学习文化,还作了不少歪诗,其中《大明湖》:大明湖, 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达! 后来韩复渠主政济南,忌惮张宗昌势力,在济南火车站派人刺杀了张宗昌。

  另一莱州尽人皆知的历史人物是毛纪,毛纪的先祖系元朝时从淮泗地区迁移而来,号称“东莱崇儒毛氏”,毛纪是这个家族定居掖县后的第五代子孙。毛纪自幼苦读经书,学问精深、文笔优美。自入仕以来,一直身在皇帝左右,肩负训导皇帝的重任,深得明宪宗与明武宗赏识。不难想象,毛纪也是用莱州土话辅导皇帝,他熟知朝中典故,为人简重端庄、忠厚老成、不苟言笑,时人称为朝中长者。毛纪官至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后来担任宰相。

  毛纪墓位于莱州市区西山张村的禄山之阳,我去莱州时,专程去游览毛敏毛纪墓。毛敏毛纪墓动乱时遭到破坏,现在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仍在重建中。墓园分两部分,一处有高大围墙,大门紧锁,门头“毛文简公墓园”,只能透过大门远远看到毛纪殿和院内石雕人像、石马。另一处墓园周边是矮墙上有铁栏杆那种围墙,没有门头,也是大门紧锁,几次想越过铁栏杆,最终还是放弃,终究岁数太大了,安全第一。这么远来了,不进去看看,实在是于心不甘,好在铁门下边虽说有一尺多高的土堵住,但还是能匍匐钻进去。

  我不顾满身沾满黄土,从门下爬了进去,墓园长满了荒草,墓园南北长约百米,嘉靖御赐的高大威严的龙首龟趺神道碑巍然矗立。中道的两侧,对称排列着汉白玉圆雕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石望柱及六座御祭碑,这些明代的遗物经过加固扶正。谕祭石碑大约得四五米高,没顾上细看只是拍了照片。墓园最北面,墓冢共五座,是毛纪及其家人的墓冢,全都底阔顶圆,这座历经400多年仆仆风尘的古墓直径四米多,高近两米,其中三座主体用水泥和石块进行了圆顶砌筑。由于没有导游,看不明白哪个究竟是毛纪墓,看资料毛纪墓园早期远比现在大很多,古柏参天,但后期遭到破坏,大片树木被砍伐。由于没有开放和重建中,周边没有一个人影,非常安静。这个墓园与禄山公墓连在一起,空旷偌大的墓园只有我一人,而且是爬门进来,未免心虚,隔一道铁栅栏就是禄山公墓,坟头密布,难免阴气森森,心更虚了,匆匆浏览一遍,又从门下爬了出去。

  《聊斋•姊妹易嫁》多次阅读,但只是当故事看,更不知文中男主人翁原型就是毛纪。“姊妹易嫁”一文第一句话就是“掖县相国毛公,家素微,其父常为人牧牛。”故事主要讲述张家大女儿自小与牧童毛纪定亲,但成年后嫌弃毛纪贫穷,不愿出嫁。出嫁那天就是不上轿,父母无奈让妹妹代替姐姐出嫁。妹妹偏偏不信这个邪,不信毛郎就是穷的要饿死的人,毅然代姐姐出嫁。谁知出嫁不久,毛纪却进士及第,张家大女儿后悔不已。后毛纪以宰相身份荣归故里,张家大女儿只能哑然自叹,自己一生“率自颠倒,美恶避就,”这些做法都不由自主。蒲松龄这篇文章含有宿命论,薄命人当不上宰相夫人,而且你的财富也多不了,所以蒲松龄说:“多恐福薄人难承荷耳”。《姊妹易嫁》以其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语言,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传播。一些文人还将《姊妹易嫁》改编成戏曲,尤以吕剧为主,此外豫剧、蒲剧、评剧、黄梅戏等多剧种也有改编。改编的戏曲是毛纪金榜题名,考中状元,回家乡完婚;但却佯称没有考中,实则是在试探大姐。大姐在得知毛纪落榜后拒绝出嫁,妹妹劝说无效后代为出嫁。戏曲淡化了宿命论,转而展现了人性嫌贫爱富、追求荣华,大姐丢弃和拒绝的正是她孜孜追求的。大姐、二姐不同的人生观,必然决定了自己的人生命运,让人深思。现实中毛纪是否真的经历了姊妹易嫁这件事?亦或本来他人的一件小事,被蒲松龄扩大杜撰到毛纪身上,成就一篇流传千古名篇,也未可知。实际毛纪的父亲毛敏是有名的学士,毛纪出身书香门第。清光绪年间《姊妹易嫁》改编成戏曲《错姻缘》,令这一故事以这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得以传播。

  莱州人杰地灵当之无愧,除这么多“人杰”外,莱州还是历代皇帝祭海之地,“曲阜祭孔”、“泰山祭山”、“莱州祭海”被称为“天下三大盛典”,史书上有记载从秦始皇、汉武帝到光绪十六年的最后一次,帝王到莱州祭海神共有八十一次,因为莱州是堪舆术士与五行术士按星宿之位选取的最佳地点。秦始皇就到过莱州祭海,《史记•封禅书》:“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禪。”秦始皇先是到泰山封禅,在泰山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德,称禅。“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於大树下。”“上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yindao下,禅於梁父。”秦始皇在泰山中途遇到暴风雨,躲在五颗松树下避雨,后来封五颗松树“五大夫”,这就是有名的“五大夫松”,现在泰山上的五大夫松是后来移植。秦始皇是登上泰山顶峰的,从阳面登山,立石颂德;又从阴面下山,梁父山上辟场祭地。

  《资治通鉴》记载:“于是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始皇南登琅琊,大乐之,留三月,作琅琊台,立石颂德,明得意。”封禅既毕,秦始皇继续东行到海上游览,一路祭祀名山、大江河以及八神。八神名目自古就有,有的说是齐太公以来制造出来的,齐国之所以名为齐,就是由于八神之一的天齐神的缘故。这八神:一是天主,祀于天齐,有天齐渊水,在临淄城南郊的山脚下;二是地-主,祀于泰山下的梁父山,这是由于天性喜阴,祭祀它必须在高山的下面,小山的上面;三是兵主,祭蚩尤,蚩尤祠在东平陆的监乡,为齐国西境;四是阴主,祭于参山,参山就是莱州三山岛;五是阳主,祭于之罘山,现在的烟台;六是月主,祭于莱山,以上三项在齐国北部,临近勃海。七是日主,祀于成山,现在的荣成,成山绝壁迴曲,在齐东北部的最为边隅的地区,据说是迎接日出的地方;八是四时主,祀于琅邪山,在青岛的琅琊台,当时建有四时祠。这八神都祀于齐国境内,是当地的祭神文化,是区别于中原的祭祀文化独立存在的。秦始皇东巡祭拜齐地八神的目的是告诉齐国的老百姓,我尊重你们的神,秦始皇的这个举动是向齐民示好,安顺民意的。

  皇帝到过那里称“幸”,喜欢那个妃子招妃子过夜也称“幸”,“幸”是皇帝专用词。而大幸台村就是秦始皇或汉武帝亲临的地方,但究竟是哪位皇帝,没有查到具体资料。大幸台村也是历史悠久,明朝初期,始建幸台庙、古戏楼,昔日的幸台庙和古戏楼是方圆数十里民间文化的中心,每年四月十八的幸台庙会更是远近闻名,热闹非凡。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来到大幸台村看到当时庙会的景象,亲笔书写“遏云”二字,悬挂在古戏楼中央上方,“遏云”是一个典故,出自《列子》卷五《汤问》,意思是歌声使云停止不前,后遂以“遏云”形容歌声响亮动听。这块匾真迹现收藏于莱州市博物馆,除却这“遏云”匾,严嵩题写的最为著名的牌匾当属“六必居”,如今的“六必居”遍布全国多地,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了。“六必居”起初是山西一家小店铺,由于“开门七件事”指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但由于此店铺刚好不卖“茶”,所以“七件事”变成了“六件事”,故而起名“六必居”,也就是居家必备的六件事。 严嵩名声不好,是被《明史》列为奸臣,严嵩列传归在“奸臣列传”里,列传记载:严嵩掌权二十年,在查抄严嵩家时,一共查出来3万多两黄金,200多万两白银。除了金银外,还有大量田产、金银财宝、绫罗绸缎、钟鼎彝器,古今名画手卷册页共计三千二百零一轴卷册。

  莱州还有很多的故事,历史证明莱州确实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之宝地! 2023.7.22于青岛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