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读到《淮南子·原道训》的一句话“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感觉有趣,便记录在笔记本上。也许是灵感突现,随写下四个字:善酒者醉。
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最有名的当属李白了,诗仙加酒仙,无酒不成诗,赋诗必饮酒。字字气壮山河、脍炙人口、豪情万丈。
掐指一算,自己也有30年酒龄了。参与的酒场、结识的酒友不计其数。有达官显贵,有平民百姓;有高朋满座,有三五知己;有酒逢知己甘之若饴,有被动应付如坐针毡。
同学酒、战友酒,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喝的是感情酒。常有劝酒者言: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铁,喝出血。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不醉人人自醉。
我的家乡在豫东周口,羲皇故都、老子故里,文化底蕴深厚。2023年6月8日,中华文学基金会批准授予周口市中国“文学之乡”称号。深厚的文化底蕴,酒文化自是不言而喻。家乡人热情好客,招待客人似乎也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客人没喝好,是主人没有招待好。所以,家里来了客人,主人会特意请来几个能劝会劝、能喝会喝的陪客,让你在“甜言蜜语”、“润物无声”中或小醺或大醉。
常年在新疆,每次回家探亲,亲戚、同学、朋友都会安排,接风酒、团聚酒、壮行酒,让人应接不暇。每天不是在酒桌,就是在去酒桌的路上,忙的不亦乐乎?致使一个假期,没有很好地陪伴亲人,还喝坏了身体,得不偿失。
记得2014年秋天,组织安排我去原南京军区汤山疗养院疗养,当时我正在老家休假,从周口坐火车去南京。接站的是南京军区疗养院的一名女干部,一上车就告诉我:“你是这批最年轻的首长。”我一时还有些莫名的高兴和激动,感谢军委对我们这些边防军人的关心关爱。可到了疗养院,第二天就安排一系列的体检。当医生拿着体检单告诉我结果时,多项指标箭头向上,瞬间吓得我浑身冒汗。心想,都是在老家喝酒惹的祸。
还有一种祝福酒,升迁、升学、乔迁、婚宴、离别、团聚。遇到这样的良辰吉日,怎能不对酒当歌?有道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唐朝诗人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出了与好友临别时的依依话别、殷殷劝酒、不忍离别的深情。敬酒时常有人说“话在酒中”, 此时此刻,唯有喝酒,才能表达无以言表的祝福之情。
喝酒,是感情的交流,交流离不开语言,祝酒词显得尤为重要。好的祝酒词能够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此时,酒已非酒。有一次,我参加一个首长的送行酒宴。有位领导在敬酒时说:“首长这次调整,前程似锦,我已经看到首长肩上将星闪烁!”听了此话,首长激动万分,端起酒杯(高脚杯)一饮而尽。多好的祝酒词啊!真是说到了首长的心坎里。
最难喝的当属工作酒。前些年流行于酒场有个段子,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同志可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同志党放心。总结的很到位,正是这样的心理,促使了很多人敢喝能喝,“乌苏”不输我不输,“青岛”不倒我不倒,“雪花”不飘我不飘。现在想想很可笑,大概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吧。有个老领导为工作喝成了胃穿孔、胃溃疡,真是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
也许是长期在新疆工作的原因,一方水土一方人,血脉里早已融入新疆人的豪放。新疆是什么?是大山川、大沙漠、大盆地、大戈壁、大草原、大河流、大湖泊,造就了新疆人的大胸怀、大境界、大豪情。新疆人直截了当,油门儿一踏几百公里不见一个村庄,你怎么拐弯抹角啊!所以就有了大块肉、大盘面、大碗酒。
长期在边防工作的人,都会喝些酒,边防气候恶劣,条件艰苦,喝的似乎不是酒,是寂寞;工作强度和压力大的人,也会时常喝些酒,喝酒减压,喝的也不是酒,是压力;朋友相聚,更会喝酒,感情深,一口闷,那一杯杯,喝的也不是酒,是感情。人遇难事,何以解忧?唯有美酒。
经常喝酒,喝醉酒的事也时有发生。酒桌上侠肝义胆,回家的路总是很遥远,脚下的路从直线走成了深一脚浅一脚的曲线。回到家,最爱的还是卫生间,最难受的是第二天。下定决心要戒酒,没过几天,哥们儿意气把戒酒的誓言变成了失言。
年轻时,干工作不服输,酒桌上常常也是如此,我记得有句话叫“想放翻我的也要让他出一身冷汗”。最近几年,看着有些认识的人因喝酒出事,也经常反思。酒是一把双刃剑,朋友相聚,无酒不成席,叙叙旧,增加感情,适可而止。喝多了,摧残身体,涣散精神,麻痹斗志,影响工作。
林清玄在《温一壶月光下酒》中写到,喝酒是有哲学的,准备许多下酒菜,喝得杯盘狼藉是下乘的喝法;几粒花生米,一盘豆腐干,和三五好友天南地北地闲聊是中乘喝法;一个人独斟自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上乘的喝法。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方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