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夏树:抹不去的记忆——写在袁隆平先生逝世一周年

作者:夏树   发表于:
浏览:37次    字数:4749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67篇,  月稿:0

  袁隆平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里,时常有人会将金黄的稻穗摆在他的墓前。这些稻穗,是绵延无尽的追忆和思念。我也时常想起与袁老师有关的点点滴滴,淡淡的情愫萦绕在脑海里。

  去年8月中旬,正是酷暑季节,我在位于密云水库西南侧的一个村庄里休假。突然接到农业农村部机关党委副书记王家忠的电话,他说部里要组织袁隆平先进事迹报告会,时间很紧,希望我能参加这项工作。

  要把袁隆平先进事迹报告会搞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一直以来他就是新闻人物,各种媒体对他的报道可以说事无巨细。他离去以后,网上的悼念文字更像雪片一般。

  我第一次采访袁隆平,是在芜湖,这是安徽的一个沿江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袁老师对这里有特别的感情,他母亲华静很年轻的时候,就在芜湖老城区的一所小学里教英语。

  可能正是这个原因,袁老师把他“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放在了芜湖,并且在7年时间里5次到访芜湖,指导推动技术措施落实,要求用他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加上良法良田、农机农艺,种3亩实现4亩的产量。

  2007年9月初的一天,我和科技日报社驻安徽记者站站长陈敬农一起,来到芜湖六郎镇东八村,等待袁老师的到来。他一下中巴车,没有客套寒暄,顺着田埂直接往稻田中间走。那年,他已经77岁了,看到沉甸甸的稻穗,兴奋得像个孩子,走路的速度年轻人都跟不上。此后经过现场收割测产,单产724公斤,比上年增长230公斤,顺利实现“种三产四”的目标。

  袁老师对站在稻田旁的安徽省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省长赵树丛说,如果在全国推广6000万亩,产8000万亩的稻谷,就相当于增加2000万亩耕地,可以解决3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安徽能不能带个头,用五年时间搞到1000万亩,产1300万亩的粮食。

  当时安徽正在举全省之力,开展粮食高产攻关的三大行动。袁老师的“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对于这个中部农业大省的粮食生产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在安徽、在湖南、在海南,袁老师不断给人们送去增产增收的好消息:800公斤,900公斤,到2021年5月,袁老师在长沙离开我们前夕,又传来了平均亩产1004.83公斤的喜讯。

  在采写打磨事迹报告稿的日子里,时常被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感染着。我和部机关党委宣传处长胡大力、科教司二级调研员冯剑,赶到湖南省农科院的那天晚上,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刚刚料理完家里老人的后事,连续七十多个小时没有休息,仍然赶来给我们讲述袁老师的故事,一脸的疲惫,让我们心生敬意。

  91岁高龄还坚守在三亚育种基地的稻田旁,这在世界科学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说起袁老师下田,年近花甲的赵炳然研究员最有发言权,他1987年从川大毕业后,来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三十多年一直跟随袁老师南繁育种。他说,袁老师有三个孩子,因为科研工作太忙了,一直都顾不上,在第二个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就急匆匆地去了海南,临行前他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亲了又亲。深情地对妻子说:“我要去找我科研上的孩子了,你就支持我吧,谅解我吧!”

  说到这里,赵炳然擦了擦眼泪,又接着说:袁老师每天都要到田里去看看,摸一摸他心爱的稻穗,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他从骑自行车下田、骑摩托车下田、自己开小轿车下田,到我们开车搀扶着他老人家下田。在他一生的科学实践中,始终要求自己亲自下田,掌握详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他也要求我们所有科研人员必须下田,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电脑里长不出水稻”。

  杂交水稻中心的吴俊研究员,也给我们讲了一个袁老师开车下田的故事:袁老师73岁那一年,大家无论如何,也不同意他再骑摩托车下田了,于是,袁老师得到了一本由交管部门颁发的小汽车“特别驾照”,这个“特别”,就是只能从院内开到试验田。有一次记者采访袁老师,他得意地说:“我就是喜欢飙车。”我们在一旁就想笑,心想,您那算什么飙车咯!但袁老师就是这样,永远自信爆棚!

  吴俊还看到一次袁老师开会时突然发火:那是2018年,在讨论一个粮食高产项目指标时,有人提出种植经济效益好的优质稻,有人提出稻田养虾等混养模式,只要收入能折合1200公斤稻谷就算达标。那年已经88岁的袁老师,一听这话就生气了,把本子往桌上一摔,非常严肃地说:“我不同意!到了缺粮的时候,钱管什么用?两个金元宝也换不来一个大馒头。”

  在长沙期间,我们专程去家里看望了袁老师的夫人邓则,老人家还处在悲伤之中。但她很动情地给我们讲了她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遭遇过一次车祸,差点丢了性命。我们当时并没有搞明白,她为什么要说那么久远的事,还是出门之后,袁定阳给我们解释,妈妈的意思是说我爸工作忙,当时没有去医院陪她。

  袁定阳是袁隆平的三儿子,高高的个子,话语不多,性格上很像他父亲。他说:“父亲走后的几个月里,经常处在恍惚之中,父亲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眼前。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想到父亲的两封信。一封是父亲写给我的信。在我少年的记忆中,很难见上父亲一面。他有时候很晚才到家,第二天一大早又走了,有时候三五个月也不回一趟家。我从小跟母亲一起在安江生活,高中以前,对父亲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我多次问妈妈,爸爸在外面干什么,怎么老是不回家?”

  袁定阳感到特别遗憾的是,当时年轻,没有把父亲写给自己的那封信保存好,今天已经无法找到了。他说:“那一年我从怀化安江县,转学到长沙读高中,那是一生中与父亲相聚最多的一年。在入学的前几天,我意外收到父亲留在书桌上的一封信,说是一封信,其实只有半张纸。父亲在信中说,因为工作忙,没法照顾我,要我自己照顾好自己。叮嘱我要多带些能填饱肚子的食物到学校。要抽时间锻炼身体,将来不管干什么工作,没有好身体都是不行的。”

  袁定阳说,第二封是父亲写给我奶奶的信。1974年,我爷爷因患胃癌病危,父亲因南繁工作无法脱身,未能床前尽孝。1989年,我奶奶在安江病危,父亲正在长沙主持一个杂交水稻现场会。等他赶回安江,奶奶已经走了。父亲一下子扑过去,抱住奶奶嚎啕大哭,边哭边说:“儿子不孝啊,儿子不孝啊!”

  为此,父亲很长一段时间都非常痛苦。有时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

  袁定阳说,奶奶是江苏镇江人,在教会学校读到高中,当过小学老师。她非常疼爱我的父亲,还是我父亲的英语启蒙老师。母子连心、母子情深,在一个寒冬的深夜,父亲满怀深情地给他天堂里的母亲写了一封信,题目是“妈妈,稻子熟了”。他在信中这样说: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我总以为会有时间,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

  可我怎么就这么糊涂呢!这么多年,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实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说到这里,袁定阳哽咽了。

  和袁定阳一样,也已经是湖南杂交水稻中心副主任的李莉,原本是一个学油菜的硕士,正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一生的专业方向。

  2006年5月,马上就要硕士毕业的李莉,正在到处投简历找工作。那天在湖南省农科院杂优中心的办公楼里,袁老师正好迎面走来,这是李莉第一次见到在书本上、在电视上才能见到的袁隆平院士。还没有回过神来,袁老师就亲切地问她:“你找谁?”“我找工作。”突然间,站在了这位大科学家的面前,李莉特别紧张。袁老师说“那到我办公室来吧”,短短十几分钟的英语对话,竟让李莉完成了入职面试!那一刻,李莉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袁隆平用他严谨的科学态度,把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当成一棵小苗,用心去发现、去浇灌、去培育。他希望李莉做一个像他那样的人,像他那样热爱种子的人。他对李莉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李莉说,袁老师既是一个一生痴情杂交水稻事业的科学家,也是一个真实可爱、富有生活情趣的耄耋老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打球游泳专业水平。他还特别喜欢小动物。袁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就是猫。他说,老鼠爱大米,而猫抓老鼠,所以,猫是粮食的“守护神”!

  一次在办公大楼里,李莉遇到了袁老师,他乐呵呵地说:“小李子,我们买猫去!”在宠物市场,很快挑了一只回来,袁老师找了一个塑料老鼠,进行小猫抓老鼠训练,他专注的神情,就像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因为第一只猫“胆小如鼠”,袁老师第二天又去换了一只勇敢的猫,还亲自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花花。猫通人性,只要袁老师在家,它就像孩子一样,跳上跳下,和袁老师逗乐嬉戏。

  在确定报告团成员的时候,我提议增加一位媒体的记者。湖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王尧,就这样被临时拉了进来。这是一位干练英俊的年轻人,他从媒体的角度,讲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他说,听到袁老师去世的消息,好几位长期跟踪采访、记录这位农业科学家的记者,心情都格外沉重,台里迅速作出反应,用媒体人特有的方式,哀悼袁隆平老师。湖南卫视停播娱乐类节目,改播电影《袁隆平》,《湖南新闻联播》把台标和字幕,改成了黑色和白色。

  王尧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南广播电视台建台之初,袁老师就是他们重要的采访对象,通过他们的画面、通过他们的广播,把袁老师在稻田里、在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把他一个个科学成果,传遍了湖南,传遍了全国,传向了世界。

  几代记者多年采访袁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他是一个快乐的人,他是一个快乐工作的人。他喜欢打气排球,而且水平相当高,即使80岁以后,也不参加老年组,他觉得和年轻人打球才有意思。记者问他,您的身手为什么这样敏捷?他笑着说:只有跑得快,烦恼才跟不上你!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记者们含泪拍下了过去没有出现过的画面:工作人员用轮椅推着他进入会场,已经行走不便的袁老师,希望推广第三代杂交水稻的步伐快一些、更快一些。

  弥留之际,有关部门用专机把袁老师从海南送回湖南。躺在长沙湘雅医院的病床上,他还在念叨着水稻。守在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他,那个新品种耐盐浓度达到0.9%,提前两年达标,袁老师听后,用尽生命最后的一丝力气点了点头,然后闭上了眼睛。站在病床前的家人和他的学生们,轻轻地唱起了他一生最喜爱的歌曲《浏阳河》: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的水路到湘江……啊伊呀伊子哟,啊伊呀伊子哟……

  就是在这样的歌声中,袁隆平老师安详离去。

  送别的那一天,长沙花店里的菊花全部售罄,明阳山殡仪馆外排队的人群,足有两公里,三十万人冒雨送先生最后一程。我连夜赶写了一篇短文,题目叫《他,毕生追求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发表在《农村工作通讯》的卷首上,主要想表达的就是诗人臧克家的那句话:“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精彩的故事,是做好事迹报告会的前提和基础。从一开始,以柏连阳书记为团长的报告团各位成员,就卯足了一股劲,一定要做到“真情讲述,娓娓道来”“讲故事、讲自己、讲思考”“催人泪下、催人奋进”,虽然准备的时间并不长,但却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湖南省农科院,在中国农科院,在农业农村部机关,袁隆平先进事迹报告会,场场爆满,反响强烈。农业农村部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潘学锋在主持机关报告会时用了两个关键词: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报告会之后,接连传来令人欣喜的消息:先是柏连阳书记顺利通过最后一轮投票,被增补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紧接着,王尧在参加中央宣传部组织的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把袁隆平的故事讲进了全国十佳。

  到了年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2021中国三农十大新闻”评选。应该说过去的这一年,三农领域大事新事都很多,竞争相当激烈,但我和许多评委一样,还是毫不犹豫地在袁隆平逝世这条新闻上,投下了郑重的一票。

  一生守望稻田,把稻香送给全世界。他憧憬着禾下乘凉的美梦,他希望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就是希望全人类都能吃饱饭、吃好饭。

  他以他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家国情怀,给我们这个时代,给我们三农人的心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先生 袁隆平 抹不去的记忆 夏树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林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5-21 17:15
    美文苑
    “一生守望稻田,把稻香送给全世界。他憧憬着禾下乘凉的美梦,他希望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就是希望全人类都能吃饱饭、吃好饭。他以他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家国情怀,给我们这个时代,给我们三农人的心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夏树老师写的太好了!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