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林迎:鱼跃漾诗情

作者:美文苑   发表于:
浏览:77次    字数:10578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9篇,  月稿:3

  有一条鱼从珠海、斗门、白蕉游出……(要保持希望在每天清晨太阳升起。)有一条鱼从珠海、斗门、白蕉游出……我跟白蕉有联系,始于今年1月中旬。参加了2022年1月10日白蕉海鲈旅游文化嘉年华活动之后,热情好客的谢显扬老师即发给我几条开幕式的信息,让我也分享到活动的盛况。因为由《作品》杂志社与产业园共同主办的文学采风活动,极有可能随时启动,所以我开始留意关于白蕉海鲈的故事,并希望在这个并不熟悉的领域里注入自己的见识和感悟。此外,根据谢老师的推荐,我还微信结识了白蕉镇宣传委员申元恺,他积极为我推荐海鲈养殖大户。虎年佳节刚过,新春气象万千。一场筹备数月的珠海白蕉文化采风活动,历经了无所不至的疫情缭绕,终于在农历正月十二日正式成行,于.....

  有一条鱼从珠海、斗门、白蕉游出……

  我跟白蕉有联系,始于今年1月中旬。参加了2022年1月10日白蕉海鲈旅游文化嘉年华活动之后,热情好客的谢显扬老师即发给我几条开幕式的信息,让我也分享到活动的盛况。因为由《作品》杂志社与产业园共同主办的文学采风活动,极有可能随时启动,所以我开始留意关于白蕉海鲈的故事,并希望在这个并不熟悉的领域里注入自己的见识和感悟。此外,根据谢老师的推荐,我还微信结识了白蕉镇宣传委员申元恺,他积极为我推荐海鲈养殖大户。

  虎年佳节刚过,新春气象万千。一场筹备数月的珠海白蕉文化采风活动,历经了无所不至的疫情缭绕,终于在农历正月十二日正式成行,于是便有了我跟白蕉人的近距离接触。

  白蕉镇,海鲈让我们走近了你

  春风拂面,乍暖还寒。我们采风团一行踏上了白蕉镇这片神奇的土地。两天短暂的游走,饱览阡陌成行的海鲈基地,观赏写满了白蕉人自信奋发精神的海鲈展馆,接二连三地访大户、聚亲情,让我心中涌起一种神圣感和亲切感。

  关于白蕉的来历,从白蕉镇市民艺术中心听了介绍,再到白蕉海鲈主题馆现场参观,我对“白鲈海鲈”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被冠上“网红鱼”称号的白蕉海鲈,已经培育出近百亿级规模的大产业,充分带动了白蕉镇的养殖、加工和流通等海鲈产业的发展,造就了“亿元村”昭信村、“千强镇”白蕉镇等。实现了一条“千年文化名鱼”的图腾蜕变之路。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白蕉海鲈养殖面积已达3万多亩,年产量近15万吨,年产值约30亿元。白蕉镇不仅是有名的“中国海鲈之乡”,而且是全球最大的海鲈加工基地。

  与此同时,白蕉镇逐步建成的白蕉水产品深加工物流园,着力解决水产加工短板问题、提升白蕉海鲈市场竞争力。该园区拥有40万吨年水产加工能力,18万吨的冷库储存量,每年新增产值可达25亿元,有效地帮助解决珠海渔业深加工、冷链、物流和仓储存在的疑难问题。

  白蕉海鲈,已成为了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鱼”、乡村振兴的“希望鱼”,从业者共同富裕的“排头兵”。

  一个共产党员的心愿:最大的希望是带大家致富

  我跟昭信村梁美容的交往,并非想象的那样顺利。今年2月8日下午,经人介绍,我打通了梁美容的电话。“呵,你是作家呀,采访就不用了,我做得很一般,还有很多人做得比我好的,你可找其他人去采访……好吗?”一不小心吃了闭门羹。

  次日早上,凭着昨晚遭受婉拒时对方挺和善的那声“好吗?”我再次打通了梁美容的电话。正所谓心诚则灵,这次沟通竟然异常顺利,不过成功的原因很简单,电话那边,梁美容怯怯地问了我一句:“你们采访是不是像电视台记者那样,也带录像机来的吗?”唔,问的是这个。连忙告诉她,“没有,我是跟你闲聊的。”“哦,那好,到时你来吧。”随即,梁美容挺爽脆地通过了我添加的微信,于是我们的交流显得顺畅起来。

  2月13日下午,小车在梁美容的住地——标着“珠海银行卫国支行”街招的小楼旁停下,久在小楼外面等候的梁美容热情地迎了上来,把我和同事带上二楼。瞥眼看见墙壁上贴满荣誉证书和奖状,我打趣对梁美容说,“按理,你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了,又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模,怎么还会怕录像枪呢?”听我的话,她噗嗤一笑,“不呀,我其实是一个很平常的人。”随即,她跟我讲起她养鲈鱼的故事来。

  “你问我什么事感受最深吗,我可告诉你,2004年是我人生一个节点,同一年发生的两件事都是永远难忘的”。梁美容介绍,2004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是这一年,她开始了海鲈养殖,那时,她刚好33岁。

  问及养海鲈之前主要是做什么的,梁美容告诉我,自己从小在村里长大,婚后与丈夫共同经营一家餐厅。当时,区、镇鼓励各村发展水产养殖,但很多村民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经验,并没有几个人敢尝试。而自己却坚信,“美好生活是闯出来的”,在取得丈夫的支持后,梁美容毅然关掉餐厅,拿出全部积蓄,开启了海鲈养殖之路,并逐步成长为远近闻名的“海鲈皇后”,拥有鱼塘300亩,年产值达2000万元。

  我问,在养海鲈取得成功之后,你想得最多的是什么?“唔,最大的愿望是帮扶困难养殖户创业。”梁美容说,像村民赵锡晓、陈卫权、梁玉秋等,都是接受过自己的帮助或支持的。譬如说梁玉秋,她是昭信村人,嫁到邻村桅夹村后打算养殖海鲈,但困于资金压力无法实施。后来梁美容出承包资金,她出人工,两方合作养殖,“赚了钱五五分成,亏了算梁美容的”——梁玉秋曾不止一次谈起梁美容对困难户的支持。

  “致富不忘乡亲”,作为昭信村的“两委”干部、妇联主席,梁美容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带领乡亲们走上勤劳致富之路。

  在实践中梁美容体会到,要有效地应对市场价格波动、调整养殖规模、解决资金困难,最好的方法还是建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于是她拿出100亩地作为帮扶创业就业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先后扶持近百名困难妇女走上致富之路。

  村里有一位50多岁的阿姨,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经营亏损,家庭经济陷入困境。梁美容知道这位阿姨做事有责任心、能吃苦耐劳,只是欠缺养殖技术,于是便邀请她与自己合作。通过这种合作模式,梁美容主动拿出300万余元,帮助社员垫付电费、饲料费等,为村内的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惠及家庭56户,平均每户家庭年收入增加5万元。

  梁美容工作出色,家庭温馨和谐,曾被评为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广东省百户“最美家庭”、广东省“文明家庭”——谈到梁委员,村民都会伸出大拇指,称赞她是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大好人。

  “唔,梁大姐,看来你对昭信村是挺有贡献的,做得好啊,要么,你谈谈昭信村是怎样成为‘亿元村’的?”我好想让梁美容继续把故事讲下去。不过,梁美容这回可不是”婉拒“,她挺干脆地对我说“这个,我可不行啊,那么,我带你到村委会见我们的彭炳根书记吧。”

  彭炳根:关键还是要把“亿元村”拿下来

  在梁美容的导引下,穿过几条巷道,我见到了昭信村的党总支书记彭炳根,他又是白蕉镇渔业协会会长。知道我更急于到实地察看鱼塘,彭书记热情地带我到外面走走。

  没走多少步远,我们来到了村口的水塘边,放眼望去,只见水网纵横、鱼塘密布,一片白水茫茫,仿佛不时还可以看见鲈鱼跳跃,水花飞溅……这分明是一幅幅灵动多姿的“白蕉海鲈鱼跃图”。怀惴着“俱怀逸兴壮思飞”的愉悦,我不由沉醉在一片神奇的想象中。

  站在一口空阔的鱼塘边,彭炳根耐心地向我介绍了本村养殖海鲈的背景。白蕉镇位于出海口,西江多条泾流在这里与海水交汇,形成独特的咸、淡水地带,成就了闻名遐迩的白蕉海鲈。也沾此自然环境与人文优势之光,昭信村于是成为让本地人自豪,让外地人羡慕的养殖村。

  这不,彭炳根此刻就自豪地跟我谈起关于白蕉海鲈的辉煌业绩。昭信村成功入选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并且已是连续两年获此殊荣。在白蕉镇,昭信村不仅最早开始养海鲈,而且养殖量最大,约占到整个镇的50%。2020年,昭信村集体总收入约2077万元,全村海鲈年产值已超过3亿元。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环境好,水好,养的海鲈就好。”伴着彭炳根的诗意描画,我们来到春风拂面的堤岸边,眼前是一排排开满增氧机的鱼塘,鱼塘的尽头是一栋栋起落有致的新楼,与鱼塘相映成趣,展示了“亿元村”的万千气象。

  “村里的新楼十有七八是村民用养殖海鲈赚的钱修建的。”回到村支部的大楼旁,彭炳根如数家珍地告诉我,昭信村拥有569户家庭,其中300多户养殖海鲈,其他村民也是从事种苗、卖药、饲料、流通等与海鲈相关的工作。

  在二楼书记办公室,彭炳根翻阅着几本图片资料,跟我们回忆起昭信村的“创业史”。蕉信是镇里的大村,人口多,耕地少。上世纪80年代时,村民以种水稻、甘蔗为主,既辛苦收入又少,到处都是草寮旧屋。那时全村只有三个鱼塘,总面积还不到20亩。1989年,村民吴华容、林桥新试养加州鲈取得成功,开了该村养海鲈致富的先河。

  短短的30多年,昭信村的海鲈养殖面积更是陡增了几百倍,总面积达到5200亩,其中3800多亩养海鲈,约占整个斗门海鲈养殖面积的20%多,饲料容量3万多吨。从1990年开始,海鲈养殖逐渐由昭信村扩展到了白蕉全境。

  昭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住着新楼房、开轿车、家门口就是鱼塘,过上了好日子。可以说,昭信的今天,离不开党的富民政策、各级党委政府的倡导助推,当然,也离不开昭信人的勤劳智慧与务实。

  临末,忽然想起彭会长也是养殖大户,我对他笑道,“不如带我去看看你家的大鱼塘?”他摆了摆手说,不用了,都一样的,看到昭信村靠养海鲈而成为“亿元村”,才是我们最快慰的事呵!

  面对风吹浪打,彰显英雄本色

  在距昭信村不远的新沙村一条村道上,映入眼帘是一望无际的方格化水塘。眼前,一位面色黝黑、身材适中的中年人正在水塘旁的堤头里操作着饲料机,风机开处,只见鱼儿从四面八方向饲料播撒点奔涌而来。望着那水天一色、春意盎然之情景,一幅古人描绘出的画面涌上了我的心头:“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遥想当年的范仲淹,未到岳阳楼尚可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醉的美图来,假如穿越时空今天再来到美丽多姿、富于生活气息的白蕉来,又将会留下多少美妙的诗情画意?

  此刻,从水塘边堤基向我走来的,是白蕉镇新沙村党支部书记梁炎明,同时也是村里的养殖大户,养殖面积约有400亩,养海鲈可以年赚3000万元,刚才给鱼喂饲料的表演,是他日常每天都在践行的“必修课”。

  见到我和几位同事是来了解创业经历的,他显得很热情,指着纵横交错的水塘向我们介绍:这些鱼塘的布局跟水田差不多,都是阡陌相隔、四方整然,不过我们鱼塘的分隔要大得多,一般每塘是10亩左右。

  问及如何走上养海鲈这条路,他很耐心地向我一一道来。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梁炎明就开始养殖四大家鱼,后因市场低迷中断了一段时间,1992年鲈鱼销量变好,跟着又续养起来。

  如何能让自己的鱼卖得更好,梁炎明觉得把握时间节点,错峰销售效果最好。加上饲料商一般是在年底清账,都会选择在年底时将海鲈大量推入市场。市场越趋于饱和,价格就越不如人意。而假如这时“按兵不动”,等到了下一年过年前后,再把养殖的白蕉海鲈送到市场,销量便会大幅增长。

  谈及刚才撒饲料的画面,梁炎明说,为了让利益最大化,自己还经营起了饲料,并于2013年成立合作社。村民抱团合作,使白蕉海鲈的销路更广,效益增大,目前,梁炎明他们的鱼甚至还销往了山东、辽宁等地。

  思路决定出路。看得出,梁炎明是个精明的养鱼人,同时也是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眼望着他,我突然问起,你认为,制约海鲈产业发展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唔,这个嘛,牵挂最多的当然是天气了。你不知道,台风可是养殖户的“天敌”,一旦台风来临,直接遭受侵害的是渔围,还会带来堤围倒塌、停电等一系列的问题。随之,他跟我讲起发生在几年前的故事来——

  2018年9月16日,一年前刚刚经过“天鸽”洗礼的珠海,再次面临与风力更强、波及面更广的强台风“山竹”正面抗击。当天下午17时,江门台山海宴镇,成为了“山竹”的直接登陆点,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每秒钟的移动速度为45米,达到“高铁级别”。

  与之相邻的珠海斗门,正位于“山竹”的12级风圈内,狂风、暴雨、大潮汹涌来袭,桥梁中断、道路封闭、树木倒伏,人们居住的家园,再次暴露于台风的肆虐之下。

  其中,最让人揪心的,莫过于村民和养殖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一夜,对于梁炎明来说,可谓是一次智力也是体力的考验,在“山竹”登陆后的24小时里,他只睡了不到4个小时。

  16日傍晚,在白蕉镇新沙村村委会,人们就听到梁炎明几乎用嘶哑的声音跟养殖户的村民说,“电力抢修,快,立即抓紧,现在最重要的是保障供养机的发电需求,决不能有半点损失!”

  就在一个星期前,“山竹”远在西太平洋生成时,养了30多年鲈鱼的梁炎明就感觉不太对劲,“这风,可能要往这里吹!”

  从9月13日开始,新沙村委会就开始着手准备,“发短信、走鱼塘”;15日一大早,就将全村超过50名居住在危险楼房和低洼地带的群众转移至安全的地方;9月16日,气象预报中“山竹”将登陆,梁炎明早早起来了,发动汽车,“放心不下,再巡一下村子。”

  “这次抗台风做足了心理准备,但新沙村还是遇上了“断电”的尴尬局面。16日傍晚,急迫中梁炎明一个人冒着风雨又跑了出去。“村庄里积水最深处,漫过了我的小腿,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抽水排水。”他说。

  16日晚,“隆隆隆”的声音再次响彻整个新沙村。17日傍晚,在3500亩的鱼塘里,供养机咿呀作响,搅起白色的水花,眼下,新沙养殖户村民,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恢复供电。

  “最迟今晚,新沙村就能恢复供电!”南方电网的抢修人员欢喜地告诉村民……

  不管风吹浪打,更加众志成城。在惊心动魄的灾情来临之际,新沙村党支部书记率领党员干部,处处走在抗灾的第一线,彰显了无所畏惧、凝心聚力的英雄本色。

  市人大代表的心愿

  农历正月十三下午5时左右,乌云挟着冷风,呼啦啦地扑打摇曳车道两旁的小树,使从昭信村前往灯笼村的道路凭添了几分肃杀。5时20分左右,小车来到了灯笼村南侧的桥畔,桥那边就是村书记周建平的家了。

  放眼向桥望去,桥身已经明显有塌陷的痕迹,我跟同事有点动摇了,退回去走另一条路吧,起码要推迟半个小时到达目的地;硬着头皮开车过桥也许更为便捷,况且周书记在桥那边还准备好了摘草莓吃泥烩鸡啊!不过一见到有塌陷状的老桥,心里便忐忑不安……也许是预料到我有顾虑,周建平的电话打来了:“林老师呀,你过桥不方便,我到桥那边去接你吧!”

  正合我意:“好啊,哪就麻烦你过来一下,我就在这边采访你得了。”约莫七、八分钟过去,揣着一身冷风,身材魁梧披着羊毛围巾的周建平从桥那边走了过来。

  时分已是傍晚,天气又特别冷,眼望了两下桥头,周建平的话音略带颤抖:真不好意思,由于这座桥的原因,未能让你进我公司一坐。你时间紧,我们就在这里聊吧。

  周书记也是养殖大户,同时还是珠海市人大代表。他说,感谢你这么关注我村的海鲈养殖,作为人大代表,当前我最大的愿望有两个。第一,除了继续巩固村里现有的优势,还要确保为养殖户营造更好环境。说罢,他把一份交给市人大的《关于白蕉海鲈产业困境及解困建议》递给我看。我瞥了一眼“建议”,文字简明而扼要,依情依理,观点鲜明。

  建议提到,海鲈是我国主要海水优质养殖鱼类之一,白蕉镇是我国海鲈主产区,养殖面积超过3万亩,年产量全国第一,然而,在一张张闪亮的名片下,实际白蕉海鲈产业近十年并没有质与量的飞跃,当前面临一个最突出的窘况,便是赊账问题严重。

  建议认为,白蕉海鲈的流通从塘头开始,到加工、冻品(冰鲜)批发都可以赊销,部分鲈鱼收购商,通过赊账的方式向农户收购鲈鱼,两个月后再与农户结算,中间存在很长的一个时间差。这部分鲈鱼收购商通过正常或略高的价格以赊账的方式收购,然后通过折价较低的价格卖鱼,一旦资金周转发生不利因素或投资项目失败后,会造成“跑路”现象,近年整个斗门给“跑路”的金额已超过3个亿元了,这就严重影响农户及产业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

  鉴此,周建平提出两个建议方案:一是,严格制定标准(统一)的《白蕉海鲈收购单》,列明收购规格、价格、结账时间等内容信息,待结算期后,若企业不按时结算鱼款给农户,给予“黄牌”、“红牌”警示,并限制其收购与经营。二是,市农控为主要的收购商再担保1.5亿元(政府贴息),垫支的鱼款分四个循环周期,第一个循环周期在45天内,第二个循环周期在30天内,第三个循环周期在15天内,第四个循环周期在5天内,由此引导现金交易,减少套现造成的恶性竞争。

  “还有一个愿望是什么呢?”我问,周建平则从自己的“从政”谈起。2014年04月28日,时年40的周建平,顺利当选为新一届村书记兼主任。灯笼村共有3700多人,豁下有15个生产队,在当地算是一个大村。

  任职伊始,周建平却对前任的履职态度表示了不满,比如灯笼村曾是斗门作为“名镇名村”打造的6个村之一,村里获得了区里的2000万资金,结果只花了400万,剩下的钱愣是没花出去,在区财政局那边挂了好长一段时间后就不再拨给灯笼村了。

  “钱怎么能花不出去呢?要给我,我还觉得钱不够用。”言下之意十分明确,是有许多该做的事,上届班子却绕过去了。灯笼村需要升级改造的地方太多了,可不能省下钱而不做事啊!

  当上村里的“一把手”没多久,周建平和新班子协调好了一件事,即推进村里危桥改造工程。但由于“欠债”过多,原先安排的两座桥目前还在施工当中。

  随后,他指了指眼前这座桥,“不瞒你说,尽快改造这座老桥,就是这次我急于向市人大提的另一个建议!”“太好了,等哪一天桥修好了,你可要告知我一声啊,到时我可要自己开车从桥上过去,认真察看你的鱼塘和你那个珠海海润农业有限公司啊;路通财通,同时祝愿,灯笼村在你这个书记的带领下,定会越来越富有啊。”

  “当然欢迎!此桥一旦修好,相信,承你贵言,我们村,包括整个白蕉镇,也一定会变得更加富有、美满、幸福。”

  我与“鲈鱼王子”的文化交流

  2月12日下午,当采风团来到海鲈加工养殖基地时,映入眼帘的是“祺海”这两个熟悉的字眼——那可是杨映辉总经理的总部啊。说实在话,我跟杨映辉素未谋面,却好像是老朋友了。1月16日,当我第一次打电话杨先生时,双方便有相见恨晚之感。见杨映辉对看书学习有特殊兴趣,而且有跟我“切蹉”一下文学的意向,我便按他提供的地址,随手寄上六、七本自已编著的小书给他,包括《心灵之路》《一入阳江遍地诗》等,以期让他对我们家乡的情况有所了解,当然,也希望他接受采访时能多给我提供一些资料。

  意想不到的是,书刚寄出没几天,“资料”便来了,是一个厚厚实实的包裹。包裹打开后,见到几个装着鲈鱼制品的塑料袋,每个袋上面,一条仿佛还溅着水花的鲈鱼在做飞跃状……就在此时,“鲈鱼王子”的微信也发来了:“看了你的书,我很感动,寄上一条鱼,目的是想让你写起文章来更有现场感……”还真是一个懂文学的人!面对热情好客的杨总,心里不由涌起了一种感动,并不大贴切地想起了古人“书成换白鹅”那句诗来。

  一来二去的微信往来,我们也算得是“神交”了,这次安排参观海鲈加工企业和养殖基地,想不到第一站就是去“祺海”会见“老朋友”,按捺不住激动,在满眼亮点的海鲈宣传栏里,在“六次央视之路”图片下,我们好几个团友都拍了照。

  次日上午10时,在珠海市祺海水产有限公司的办公室,我跟杨映辉对视而坐。谈及来珠海创业的感受,杨总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说,我到白蕉工作已有18年了,对这个“第二故乡”有着特深的感情,现在,我们全家的户口都已迁到了斗门;白蕉海鲈对我来说首先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大爱情怀和奋斗精神的寄托。

  听到这里,我下意识地瞅了一下办公桌后面的摆设,右侧,一个简朴的书架,上面摆着多种读物,包括文学、政治、商业、医学等各种书籍,如李嘉诚全书、哈佛家训大全集、唐宋诗词鉴赏等,让人看得出藏书主人的爱好与修养。墙的左边,是一个用镜框镶着的题名为“鲈鱼美味天下传”的一首歌,词曲者是蒋永君。谈了几句跟书有关的话题,我们便转向谈海鲈……

  “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味道也是五花八门,但人们最讲究的还是一个“鲜”字,而在江海河鲜中,鲈鱼又以其鲜嫩、美味、营养等优点稳坐头把交椅。”杨映辉首先拉开话题。

  “放眼古代文化,无论是范仲淹的‘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辛弃疾的‘休说鲈鱼堪脍’,还是苏东坡的‘季鹰真得水中仙,直为鲈鱼也自贤’,无处不展示出古代文人对鲈鱼鲜美品质的赞羡……”谈及古人对鲈鱼文化之偏爱,杨映辉情有独钟。

  “一条鱼竟能得到宋代三位顶级文人的共同赞美,这真的还是不多见的事啊,难得你竟是如此有心。那么,若从白蕉海鲈看文化,你又有何高见?”我很佩服杨映辉对古诗词和饮食文化的爱好与熟悉,忍不住也插了一句。

  “唔,高见谈不上,感悟倒是有的。白蕉海鲈确实有它独一无二的特色。如果让我概括一下,我可用‘三好’去形容。”随即,杨映辉以飘逸活泼之语言,生动地描述起他的“三好鱼”来——

  首先是“好水”,珠海白蕉海鲈因生长于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而得名,白蕉镇水域属咸淡水交界处,该区域水源为供澳水源保护区,其水质之优良,令人无不赞羡。”

  其次是“好鱼”,白蕉镇养殖海鲈质优、量大,相继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海鲈之乡”与“中国海鲈之都”等国家级荣誉。海鲈鱼肉间无小刺,味道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我的“祺海”曾6次荣登中央电视台《致富经》《食尚大转盘》《谁知盘中餐》节目,关于“好鱼”称谓也深得行家共鸣。

  再次是好文化,珠海水上人家渔民传承着古老的疍家文化,并以“咸水歌”“水上婚嫁”等表现形式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之为“好文化”恰如其分。

  “你概括得相当精辟。想跟你探讨一下,‘好文化’还可作怎样的解读?”谈及文化,杨映辉说,“白蕉鲈鱼在国家里创造了很多个‘最’,但如何让人们从众多的评价中体会到其丰富内涵及精髓,则还需要人们作不遗余力的挖掘。就个人的欣赏角度看,我觉得关键之处是要树立起品牌意识”。

  事实上,作为品质上乘的白蕉海鲈,其销路还远不如人们料想的那般畅通。这鲜美的海鲈鱼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销售,未能更大限度地走向全国各地。

  “作为从事海产品多年的实干家,你似乎不甘于海鲈品质上乘却经营惨淡,那么,你是否对海鲈品牌的推介有一个更好的设想?”我问。

  “有的,我可以向你讲述一下我心中的‘鲈鱼计划’。”

  一个偶然机会,杨映辉的朋友找上门来,询问他是否有好的投资项目。杨映辉敏锐地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个帮助鲈鱼打开销路的好机会,便果断向朋友提议投资鲈鱼冻品。朋友也很干脆,当即拍板决定投资。于是,一个由朋友共同出资,杨映辉管理执行的公司就在2014年诞生了,名为珠海市祺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生产加工白蕉海鲈鱼、金目鲈鱼、珠海大黄鱼、彩虹斑鱼等优质水产品。同时,公司还拥有原料自动分选机、自动去鳞杀鱼机、滚动双辐半自动真空机、托盘式成品自动分选机、独立的实验室等一系列生产配套设备,为冻品鲈鱼的生产加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与其他农产品销售公司不同的是,杨映辉格外重视品牌打造和知识产权保护。

  在抓捕鲈鱼的过程中,杨映辉发现鲈鱼在抓捕时会因受到惊吓而产生剧烈的应激反应,很有可能造成鲈鱼受伤从而导致经济利益受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杨映辉开动脑筋,发明了一种“无痛抓鱼法”,即用冰将鱼冰晕后送往加工厂。这样一来,就避免了鲈鱼因过度应激反应受到伤害,保证了鲈鱼肉质的厚实鲜美。

  杨映辉从事冻品行业较早,因此遭遇重重困难。在中国人心中,鱼讲究鲜活,杨映辉的冻鱼产品一上市就面临压力,从口味、口感,到品质都遭受质疑。为了证明自己,杨映辉特意举办了一场试吃活动,将冻鱼和活鱼用同样的手法烹饪后送给人们品尝,人们盲选出口味较好的一盘,最终,杨映辉的冻鱼大获全胜,他的冻鱼产品终于逐渐被人们接受。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杨映辉不仅将高新技术应用到农业加工生产中,还为这些高新技术申请了知识专利和产权保护。目前陆续向国家申请发明专利共计十余项。

  从杨映辉时而变得低调的回忆里,我知道他出生于湖南一个偏僻落后的山村里,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朴实农民,然而杨映辉尽管出身贫困,但勤学善思,长于创新。他深知当今社会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因而公司一成立,杨映辉即创立了“鲈鱼公馆”这一品牌,其不仅仅代表着品牌的格调和品质,更是他对“吃鲈鱼成为一种悠闲生活”的期望。

  勤于实践与勇于创新使杨映辉的鲈鱼品牌声名大噪,当年那个兢兢业业打工的“穷小子”,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鲈鱼王子”。

  在采访中,杨映辉坦率地表示自己“运气好”,有很多“偶然因素”,想接受采访时,中央电视台就向他递去了橄榄枝;想做推广时,央视再一次邀请他成为美食栏目嘉宾。登上央视后,杨映辉一夜之间成了“红人”,他的鲈鱼品牌就这么成功地推广了出去了。

  从杨映辉的“偶然”里,我似乎看到一种“必然”,从对文化的理解和品牌的推销方面看,他的成功在于他的思路,而这思路其实也源于他对文化的追求,以及在追求文化过程中展示出的不屈不朽的奋斗精神。

  短短两天的采访,并无严谨的提纲设计,我却从真诚、质朴的白蕉人的语言和行动中获得了“真金”,其中,梁美容的致富不忘共富、梁炳根的立足全局观念、梁炎明展示的团结拼搏精神,周建平的善于依理依法说事,杨映辉对弘扬海鲈文化的不懈追求,其中显示出的情怀和内涵都使我感动。此外,在采风前后受到珠海市农业发展中心高工骆明飞、海源海鲈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金祥等十多位热心人的鼎力支持,也令我难以忘怀。

  我于是想,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暖风吹拂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勤劳而聪慧的白蕉人民及其前来创业者,一定会弘扬这种有白蕉特色的“海鲈文化”精神,努力再创辉煌;未来美丽的前景,一定属于珠海斗门白蕉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

,要保持希望在每天清晨太阳升起。,要保持希望在每天清晨太阳升起。.....业发展中心高工骆明飞、海源海鲈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金祥等十多位热心人的鼎力支持,也令我难以忘怀。我于是想,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暖风吹拂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勤劳而聪慧的白蕉人民及其前来创业者,一定会弘扬这种有...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诗情 林迎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