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心盈:湿地天使

作者:林翠华   发表于:
浏览:135次    字数:7333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27841篇,  月稿:0

  春节刚过,白洋淀的冰已大半解冻,水波翻涌。尚未解冻的坚冰渐渐孵化成一条条蓝色冰凌,和白亮亮闪着金光的水波交织在一起——铲河期到了,白洋淀被季节的手织成一匹巨大的彩缎。

  周龙山在岸上已经站了一个多小时。红褐色的脸膛被风吹得渐渐麻木,双手平端相机,任凭酸麻胀痛的感觉愈来愈重,胳膊仍保持不动。

  他在等待。

  终于,在被两条蓝色冰凌夹着的宽阔水波里,远远地冒出了一片小黑点。近了,近了,是一大群野鸭!这幅蓝天与淀水的静默水彩一下子活了,跃动起来。周龙山眼睛发亮,频频按动快门。这群野鸭太可爱了!呆萌的小眼睛,憨厚的脑瓜上青色羽毛闪烁着绿色光泽,黑褐色的肩部和背部,白色的腹羽,夕阳下闪着金光的栗色翅膀,真是色彩美学的极致表达——这是青头潜鸭!虽然不是第一次看到这种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他还是按捺不住心头的兴奋,拍出的照片喜气洋洋。照片上,水波悠悠,牵着他的目光溯流而上。在交错变换的光影中,那只身佩琵琶的“仙子”再次清晰起来。

  一

  周龙山自小在白洋淀边长大,喜欢去淀里转。春水明丽,夏荷馥郁,秋苇如金,冬冰似练,白洋淀一年四季皆入画。他爱好摄影,在月工资只有一二百元的胶卷时代,买不起相机,就借相机来用,坐公共汽车去保定买胶卷。他还买来洗照片的工具,学会了洗黑白照片。这样艰难而又珍贵的摄影机会,他几乎都是给人拍照,有风景也舍不得拍。

  后来,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淀水却慢慢浑浊了,还常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何时能再清?彼时,他不知道,中国在1992年已加入全球《湿地公约》。

  1995年,河北省政府通过了《河北省白洋淀水体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2002年,河北省建立白洋淀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2004年,安新县成立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

  修复总是比破坏难得多。一年一年,白洋淀像一个既要丰厚嫁妆又崇尚天生丽质的新娘,缓慢地卸掉经济快速发展伴生的污浊负担,着力清洗、梳妆,想要恢复传说中本是嫦娥宝镜的清丽容颜。

  伴随着镜头中的画面,周龙山逐步了解到:湿地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位于河北省中部、京津石腹地的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湿地,在涵养水源、缓洪滞沥、固碳减排、调节区域间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被誉为“华北之肾”。

  2013年,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发布《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的函》。

  2014年,周龙山拥有了自己的数码相机。

  周末,他骑行一个多小时来到淀里一处浅水边。春水荡漾,岸柳婆娑,野花摇曳。忽然,一个白色的影子翩翩然飞入他的镜头。直觉告诉他,这不是一只普通的水鸟。他一边不停地按快门,一边细细观察飞落浅水的鸟。长颈、长腿,全身白色的羽毛,头部冠羽及眼部、颈部、胸部点缀了一点黄色,色调极雅。黑色的嘴很长很直又很扁很宽,前端扩大呈铲状,也点缀了淡雅的黄色。正面、侧面、后面,低头觅食、仰头悠游、转头梳洗,敛翅休憩、伸翅抖水、展翅起飞……飞行时颈和脚伸直,姿态优雅。每一根洁白翅羽的内侧,尖端还点缀了黑边!像一管柔毫蘸了点墨汁,要在蓝天上书写一行行秀气灵动的楷书。他拍个没够,胳膊早就木了,但心雀跃着。

  回家后,他赶紧上网搜索:白琵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嘴长直、扁阔似琵琶而得名,被誉为“鸟中美人”。

  好一个身佩琵琶的“鸟中美人”!他头一次在白洋淀看到这种鸟。“不行!”脑中念头一闪,他蹭的一下从电脑前站起,急匆匆往外跑。“哎!你还没吃饭呢!”老伴儿在身后喊。他顾不上回应,蹬起自行车赶往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看了照片,和他一样惊喜,马上表示会前往监测,并采取保护措施。

  这次奇遇成为周龙山摄影生涯的转折点。从此,他的镜头和心思就被鸟住满了。

  经过无数次蹲守,他掌握了很多候鸟的迁徙规律、留鸟的繁殖情况,拍摄了大量生动鲜活的照片,还特意买来好几个能转换成优盘的硬盘。

  这个文件夹里,是水雉。颈后点缀金羽,翅膀镶嵌黑边,长长的尾巴,优雅美丽,俗称“水凤凰”。周龙山是最早在白洋淀拍到水雉的人。他还拍到水雉的四只蛋,水滴一样柔美的形状,通体金色,呈放射状摆在一张大芡实叶上,像一朵花。

  这一张是黄苇鳽,长得很清秀。

  这张,是斑啄木鸟,它常常从树干里面啄出虫卵,在树上磕打掉硬壳。真聪明!

  白鹭也很聪明。它们会跟着羊群走,羊一吃草,草里的虫子蚂蚱都跑出来,优雅的白鹭秒变吃货。

  ……

  正看得入迷,周龙山的大孙子递给我一本摄影集《白洋淀湿地——鸟的家园》:“阿姨,这里面有我爷爷拍的照片。”

  朋友们看到这些照片,大为惊艳,纷纷向他取经。一向大方的周龙山却变得很“吝啬”,只有确认爱鸟护鸟的,才带他们去。“大家一定要保持距离,不能为了拍摄成了‘赶鸟人’。”周龙山对朋友们谆谆告诫。

  自从邂逅白琵鹭,他就再也割舍不下对鸟的牵挂。湿地管理处工作人员时间精力有限,万一有人排放污水怎么办?有人捕鸟猎鸟怎么办?鸟需要救助怎么办?从此,他踏上了公益巡护之旅。

  二

  周龙山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白洋淀地处潴龙、孝义、唐河、府河、漕河、南瀑河、北瀑河、萍河、白沟引河“九河下梢”,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多条沟壕纵横交错,因缺少上下游协同防护,极易成为纳污之地。

  我国候鸟迁徙有三条线,白洋淀处于中线,是候鸟迁徙途中重要的栖息地、繁殖地。白琵鹭就是在迁徙途中被周龙山拍到的。

  有好几次,他看到有人用弹弓打鸟、张网捕鸟,就赶紧上前劝阻。有人不听,他就放下相机,跟人唠嗑:

  咱有多少年见不到这些水鸟了?再不保护,它们就要灭绝了。

  淀里许多水草是水禽从南方带来的。保护好这些鸟,白洋淀会越来越美。

  再说,水鸟还是革命功臣呢!抗战时雁翎队在白洋淀打击敌人,船上插着联络用的雁翎;为了防止枪膛火药受潮,在信口插上雁翎;船行水上,是雁行人字形,如雁翔云上。送情报、端岗楼、打敌船……雁用羽翎陪伴和见证英雄的安新人民战胜日寇,迎来胜利。

  什么?喜欢这些鸟想养着?那不行啊,它们是属于野外的,养起来会害了它们。

  周龙山是一名小学美术教师。为妥善安排好本职工作和公益巡护,每天早晨四五点钟,他就骑车出门;下午下班后,继续奔波。

  日复一日,酷暑严冬,日晒风吹,他匀净的脸膛渐渐变成红褐色,皮肤“沟壑丛生”,手也越来越粗糙黝黑。淀边湿滑,没地方放三脚架,也不方便移动。而且很多瞬间一闪即逝,三脚架还没支好,鸟儿已经飞走了。他就一连几个小时举着相机。年深日久,他的手成了“相机手”,就像“鼠标手”一样常常隐隐作痛。但是,看到很多珍稀鸟类因为他的拍摄和记录被发现被保护;看到很多人放下弹弓,拆除捕猎工具,有人还和他一起宣传爱鸟护鸟,他就觉得,这点苦太值了!

  鸟儿需要救助的时候不会给你发信号,打招呼。周龙山时时担心,日日牵挂,却从未想过自己也会需要救助。

  暑假里一个闷热的下午,他骑车巡护。汗水湿了衣服,脑门上汗珠源源不断滚下来,往眼睛里流,他用同样汗湿的手一抹,继续往前骑。到了同口大桥,汗已经湿透了背后的书包。桥下的水早已干涸,人们走出一条坑洼不平的土路。他握紧车把,小心翼翼躲避坑洼。咦?远处电线杆上的黑点好像是鸟。他快蹬几下冲过去,自行车越过一个大土块,颠起来,摔倒了。顾不得腿被磕得生疼,他爬起来拿出相机,调大镜头,看出那是一只红隼,锋利的爪子还紧紧抓着一只老鼠。他如获至宝,拍了好几张照片,不顾右腿隐隐作痛,继续往前骑。

  到了唐河湿地,一下自行车,右腿站立不稳,差点又摔一跤。一瘸一拐走上堤岸,他一眼就看到一只被困在笼中的沙锥,正在扑腾着翅膀,绝望地挣扎。顾不得腿还瘸着,他急急跑过去,蹚水将沙锥解救出来。看着沙锥没有大碍,很快游走了,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

  回去的路上,经过桥底,自行车在一个剧烈的颠簸之后,忽然骑不动了。下车查看,后轮折了,只好推着走。这是他第二辆自行车,已经骑坏一辆了。自行车上绑着三脚架,背上二十来斤的书包,还有十几公里的路没有树荫。走了三个多小时,中途歇了好几次,揉着疼痛的腿,他心里忍不住嘀咕,这是何苦来呢,他来帮助鸟,谁来帮助他?

  夏日酷暑,周围一个人都没有。他坐在土坡上,一张张翻看相机里的照片。灰鹤、黑鹳、草鹭、夜鹭、黑卷尾、山斑鸠、金翅雀……一只只小精灵像一个个老朋友在跟他打招呼。这都是可亲可爱的天使啊。他身上忽然充满了力量,忍着疼痛站起来,继续一瘸一拐往家走。

  后来,他专门买来修车工具,学会补带、换闸线、换轮胎、换链条……再去巡护,他就又多了一样辎重——修车工具。早上出去,中午回。下午出去,晚上回。每天几身汗,晒得又黑又红,还要忍受蚊虫的叮咬。汗湿透了衣服,湿透了书包,书包的颜色都变了,上面有洗不掉的汗渍,渐渐成了白色的盐边。

  公益巡护三年后,周龙山和白洋淀一起迎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设立。

  此时的白洋淀,整体水质为劣五类。

  “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河北省提出了这样一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标。随后,全省上下合力打好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退耕还淀、生态补水、废污治理、生态清淤、湿地建设……多管齐下,综合施策。

  周龙山再去拍鸟,就多次拍到保洁员在淀区清理垃圾,还有小白房子,那是湿地里面净化水的保护设备。

  2017年劣五类、2018年五类、2019年四类,2021年,白洋淀水质达到三类及以上标准,为近年来最好水平,进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三

  2021年1月13日早晨,周龙山带着两个孙子去巡护。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滑冰玩。他看到远处有两只鸭子和一只骨顶鸡在水里游,跑过去拍了好几张照片。拍完忽然想起两个孙子还在冰上玩呢。这里的水解冻了,那冰层就不安全了!他赶紧又跑回去,将两个孙子带到岸上,给他们看拍到的野鸭:“翅膀上有两块棕红色的羽毛,这不是一般的鸭子。”

  经河北大学生命学院侯建华教授鉴定,这是两只赤膀鸭,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在雄安尚属首次发现。

  2021年,周龙山还发现几只鸟,翅膀边缘有扇贝一样的斑纹,闪烁着黑、紫、绿交织的光彩,还有一些白色斑点,很好看。经鉴定,这是紫翅椋鸟。

  2022年,他拍到一大群紫翅椋鸟,有百八十只。

  这一年他还发现了丹顶鹤,是一只落单的幼鸟。

  秋冬季节,大批迁徙鸟类到白洋淀越冬或栖息。此时,周龙山最忙碌。他和朋友们参加雄安野生鸟类迁徙科研监测工作,详细调查鸟类种群数量本底;配合安新县自然资源局联合巡查专项行动;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新入职的鸟类巡查员;记录拍鸟和救助经历,发到朋友圈、公众号和各个微信群;就连路上遇到老年骑行队,他也不忘停下来讲爱鸟护鸟知识,还准备把拍摄到的鸟类图片制成电子小册子,供附近的村民查阅、识别,学习救助鸟类。

  淀区的路泥泞不堪,非常难骑。周龙山大多时候推着自行车步行,有时候还得扛着自行车,甚至蹚水,弄得浑身是泥。有一次,他骑着自行车掉到苇丛后面的水里,赶紧先把相机包扔到岸上。等他爬出来,浑身湿透,手机也泡水了,自行车只露出了一个车把。隐藏在芦苇边观察野鸭群的迁徙情况时,他曾经掉到冰窟窿里,上岸后半天缓不过来。

  八年多来,他骑行近二十万公里,骑坏了两辆自行车,换了三个相机。

  丰富多彩又坎坷曲折的经历,使他拍鸟、爱鸟、护鸟的事迹渐渐传开。河北卫视曾对他进行两个多月专题报道。新华社记者采访他,制作了宣传片。雄安及县级媒体也多次报道他的事迹。

  2021年,他被安新县自然资源局聘为鸟类观察员。

  2022年,安新县成立观鸟爱鸟协会,他是第一批会员。

  四

  在同口村麦田里,周龙山每年冬天都会拍到大鸨——以麦苗为食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前是拍到几只,现在是拍到一群,几十只。

  还有白琵鹭,这位“美人”不孤单了,他已多次拍到一大群白琵鹭。

  傍晚,夕阳下的淀水金光闪闪,像落了一地银杏叶。有的地方“叶片”平铺着,有的地方“叶片”翘起了边边角角,有层次,有厚度,飞扬着美丽的光影。远处是朦胧的树林,近处是一片藕地,洁白的藕节半露。一群白琵鹭在浅水里觅食、嬉戏,时不时展翅低飞,翅膀镀上了一层金色阳光。有两只正用铲状的嘴啄食藕芽,优雅得像晚餐桌上美丽的知性女子。

  周龙山举着相机,陶醉了。

  一年一年,这个红脸膛的汉子身上慢慢多了一种气场。他眼睛里的光,是浸润着爱的;他脸上的笑,是慈悲和蔼的;他手掌上的茧子,是握着车把和端着相机磨出来的;他挺拔的身影和矫健的步伐,是日复一日巡护走出来的。这些,鸟儿们都感受到了,它们会给他做各种姿势:梳理羽毛、伸伸爪子、抖抖翅膀,等他拍够了才恋恋不舍地飞走。那眼神中的信任和从容让他心里的暖流像这淀里清澈的水流一样,绵延着,幸福着。

  白洋淀有一条著名的长廊。周龙山站在长廊上,看到一对鸟夫妻带着四个孩子,正在芦苇丛中穿梭。他将镜头拉近,看出是头戴“凤冠”的凤头鸊鷉。它不是候鸟吗?在白洋淀生孩子了?

  回家后他给两个孙子看照片:这张是鸟妈妈将小鸟背到背上和翅膀上。这张是四只小鸟,乖乖的,萌萌的,等着父亲捕食回来。这几张是鸟爸爸和鸟妈妈在轮流喂食。这张,小鸟吃饱了在水里游,芦苇的倒影一圈圈荡漾开来。

  两个孙子目不转睛看着一家鸟其乐融融。小孙子说:“爷爷,这一家小鸟就像咱们家一样开心!”

  目前白洋淀水面面积达270平方公里,越来越多的候鸟变成留鸟,在这里孕育雏鸟,繁衍栖息。比如青头潜鸭就是迁徙性鸟类,经河北省林草局专家观测鉴定,青头潜鸭确实已经在白洋淀安家落户。再比如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斑嘴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雉……也都留下来了。

  五

  东阳小学二年级教室里,周龙山应邀为孩子们讲课。他打开课件,将一张张高清影像投放到大屏幕:

  白洋淀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充沛的水源。雄安是未来之城、智慧之城,也是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之城、文明之城。一颗明珠让一座新城有了最佳落脚点;一座新城让一颗明珠焕发了前所未有的光彩。

  现在,“华北明珠”越擦越亮,很多水鸟在这里安家。

  看,鸟中土豪来啦!这是佩戴“土豪金眼镜”的金眶鸻,神奇吧。

  天姿之鸟来啦!黑翅长脚鹬体态修长,身姿高挑,跟模特似的。长脚和水中的倒影组合在一起,像星星,像元宝,变幻无穷。

  这种呆萌可爱像“小鹦鹉”的震旦鸦雀,喜欢吃芦苇皮里面的虫子。震旦,是古印度对华夏大地的称呼,可见这种鸟有多么古老呀!它被称为“鸟中活化石”,是全球性近危物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孩子们睁大眼睛看着。周龙山爱上了那些惊喜和期盼的眼神,又不得不让他们难过和揪心:

  这张是2021年3月,我在北何庄看到两只受伤的绿头鸭,马上展开救助,喂养十来天,成功放生。这是2022年8月,救助两只白鹭。2022年9月,救助一只大麻鳽。

  孩子们的眼神随着鸟儿被成功放飞又重新装满期盼。周龙山心想,等退休以后,要到雄安的各个学校去讲课,让更多的孩子爱上这些天使。

  最后一张照片,汩汩翻腾的水浪之上,是壮美的“鸟浪”,像空中忽然鼓动起大块大块的云朵。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闪着喜悦的光,一如多年前周龙山偶然拍到一只白琵鹭那样的惊喜。

  六

  个人救助鸟类的事迹,周龙山不愿多提,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救助是几个好心人一起,让一只濒临绝境的鸟重返蓝天。

  2022年4月7日早晨,天气晴暖,春花正盛,新绿茸茸。他巡查到桥北淀区的堤坝,自行车斜后方突然“射”出一只鹰。仔细一看,还有一只鹰被尼龙绳吊在了树枝上,羽毛凌乱,脚上的绳子勒得很紧。快救它!但是树枝与堤坝之间有一条很宽很深的沟,走不过去。他前后寻找,看到一只船,但上着锁。他赶紧向湿地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齐洺发信息和图片。齐洺正在附近巡护,立即赶到。两人想了好几个办法,长竹竿、梯子,都不行,只有划船了。这时,桥北防火巡查员张玉珍、于金花远远走来。她们认识船主人,立即打电话联系,同时骑电动车到村里拿船钥匙,还联系到了桥北村的高享,终于把船锁打开。

  高享划船带着大家到树下施救。鹰又开始拼命挣扎。远远的空中,那只被周龙山惊走的鹰还在徘徊,担忧地看着“爱人”。齐洺经过仔细辨认,确认这是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普通鵟,中型猛禽,鹰的一种,有攻击性。齐洺指挥大家压下树枝,用毡子把鵟裹好。

  绳子解除了,鵟似乎明白了自己遇到的是好人。齐洺给鵟喂淡盐水,它很配合地喝了很多。经过细致检查,发现只有脚上绳子绑的地方有点擦伤,齐洺给它进行了伤口消毒处理。几个人又来到村里超市,买了些新鲜的肉切碎喂给鵟。

  此时,已下午一点半,大家来到野外放生,谁也没想起来吃午饭。鵟先是一动不动,几分钟后,站立起来,抖抖翅膀飞向了天空。成功了!鵟在天空盘旋,像是在致谢,随后才与先前那只鵟一起飞走。

  过了两天,周龙山又专程去那里巡护,看到鵟已经在自己捕食了。鵟也看到了他,安静地站在树枝上,任他举着相机拍了个够。周龙山眼睛发酸,暗暗祈祷不要再有人伤害鸟了!

  2022年7月,河北出台《关于加强白洋淀鸟类栖息地管理的通知》,白洋淀湿地全域列为禁猎区、全年为禁猎期。

  2023年2月2日,周龙山在公众号“白洋淀一角”中写道:“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修复,旨在提高公众对湿地为人类和地球所做贡献的认识,促进修复湿地。”

  现在,白洋淀湿地初步形成稳定的“陆生—水生—湿地”植物群落结构,是华北地区天然的博物馆和鲜活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

  又一个铲河期到了,周龙山站在建设中的雄安湾岸边,红褐色的脸膛上,眯起的眼睛照例紧盯着镜头。未解冻的冰层下,淀水哗哗地流动着,大大小小的鱼在冰层下翻涌。解冻的淀水中,一群又一群的水鸟正在觅食、嬉戏。他想,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吧。

  白洋淀的春天,来了。

  心盈,本名张建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各级报刊,出版文集《纺织生命的阳光》《走近大儒孙奇逢》《种一朵月亮花》等。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