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

璩龙杰:读胡志平长篇小说《大潮奔涌》

作者:璩龙杰   发表于:
浏览:6次    字数:3122  电脑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96篇,  月稿:10

  近期,获作者胡志平先生之书《大潮奔涌》,该书为长篇小说,三十余万字,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读毕掩卷,思绪难平。小说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在广东一个小镇棕榈里6号一户人家,户主路华栋生有三男二女,他们分别是路春、路润、路夏、路莲、路秋兄妹五人。

  路春是长子,曾毕于黄埔军校,早年参加过北伐战争,后为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抗击日寇,屡建战功。解放战争时期,在淮海战役中被俘,后在功德林劳动改造,遇特赦重获新生。

  次子路夏,休学后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直随兄路春在国民党军队里任重要职位。曾多次为地方游击队传递重要军事情报,立下不小的功劳。后为策反其兄长的部队,英勇牺牲于淮海战场。没有挺过黎明前的黑暗,让读者甚为惋惜。

  长女路润,知识女性,为寻找革命工作,瞒着父母与好友林芬离家出走,双双来到灯红酒绿的大上海,独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长期隐蔽在敌占区,为革命秘密地做着地下工作。二十多年的艰辛历程,一直将生死置之度外,几乎是从死亡线上挺了过来。解放以后,由于入党介绍人吴霞的消失,自己初恋的上级李灿牺牲,让她既没有获得爱情生活,又没有组织好婚姻家庭。更有甚者,导致她没有足够的证据及证明人为自己证明革命者的身份,几度蒙冤受屈。但是,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她坚信自己就是党的女儿,为党奋斗终身也不会放弃。最终以一块失而复得的玉佩让真相大白于世,得到了认可,并获得了赔偿。

  相比较而言,次女路莲比姐姐路润就幸运多了。她奔赴延安,投身到革命的大熔炉之中,获得了提升与历练,革命的道路要比姐姐顺畅得多,曲折相对较少,既获得了爱情又获得工作。伴侣是自己的高中同学林广宇,夫妻同心同德,比翼双飞,在革命的道路上相扶相持,结局圆满。在他们五个兄弟姐妹之中,算路莲最好。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道路走对了前途就会平坦得多。

  最小的弟弟路秋,因为要照顾父母,没有机会外出参加革命工作,他的人生也就无波无浪,也只能无声无臭的当一个工商业者,过着平静的生活。

  通读这本小说,文章时间跨度将近五十年,人物仅是路家父母和所生子女五个人,以及与这五个子女之间相关人员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大潮奔涌,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是革命者,无论身处何种逆境或险境,都会勇往直前,毫无畏惧;是假革命或投机者,遇到生死攸关就会退缩不前,信仰崩塌,堕入泥沙。

  小说的时间跨度不算长,情节也不复杂,人物不是很多,读后比较清晰,让人有一种清爽、干净利索之感。读这样战争题材的小说,总觉得与以前诸多同题材的小说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没有主题先行,观念至上的感觉,它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更能贴近人性之本源。

  比如路家长子路春,黄埔生,参加北伐,思想在当时可谓是激进派。积极投身抗日,并屡建战功,但他领导的是国民党军队,自己是国民党军队的将官,是蒋介石的忠实信徒,尽管有不满蒋方方面面的情绪,也曾受到共产党思想的影响,他却不愿背叛国民党。一门心思求升官,光宗耀祖,愚忠于蒋的统治,最后兵败于淮海战场。被俘后与上司杜聿民同进功德林,劳动改造,重新做人。

  这是人性使然。从路春的出身与成长经历看,他不可能背叛国民党,只有从新社会参加劳动改造,让事实证明共产党是以人民大众利益为出发点,才能让其改变人生观,重新认识到自己以前的道路是错误的,以前那种只顾个人升官,光宗耀祖的思想是腐朽的。所以,这个人物性格塑造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是非常合乎人性的必然结果。

  再比如杜明辉,他是蒋介石的亲信,身居国民党核心高官,对蒋的政治动向了如指掌。然而,他又是路春的同窗好友,并将自己的妹妹杜娟嫁给了路春。这位舅兄也确实不错,凡有利益皆与妹妹妹婿共享。在国民党溃败之时,杜明辉还不忘路春一家,要他们一同逃到台湾。而杜娟却另有打算,不想抛弃丈夫独自逃走,选择留了下来。受大潮奔涌之裹掖,选择不同的道路。当然,其命运结局自然也就各不相同。归根结蒂,也是利益使然。

  另一个小人物警察张力,他为共产党办事,就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第一次路润通过其夫人林芬帮助释放一个革命的同志,他就是图那十块大洋,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后为一批药材,让装药材的船只蒙混过关,他就是图那十根金条。什么理想与主义与他毫不相干。再到后来,为了证明路润的清白,他能够按照当时的事实说明情况,就算不是一个坏透之人了。

  小说在处理以上几个人物性格方面,本着从人性的弱点出发,没有夸大其所做所为,突出所谓反面人物的卑鄙肮脏之处。不像某些小说,将坏人描写得坏到了极致,借此来烘托主题,以期达到该小说所要表达的观念。《大潮奔涌》就是与以往诸多同类题材小说的不同之处。像路春与杜明辉,其本身就是国民党的顽固分子,如果将其写成临阵倒戈,改弦易辙,这与整体人物性格不符。警察张力,在旧上海滩他就是吃拿卡要的主,只是良心没有泯灭已算是万幸了。

  其次,从生活的本源出发,不拔高所谓正面人物的高度,对主要人物力求客观真实。从当时的社会环境,生存状态,工作性质等方方面面的角度出发,不刻意写得高、大、上。唯如此,才能让作品有可信度,存在真实感。

  人们一再强调: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虽然是文学创作者遵循的准则,但也不能高得太离谱,还是贴近生活最好。比如本文中的主要人物路润,一开始,她只是一个热血青年,向往革命,追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但一接触到实际工作,也会提心吊胆。开始执行任务时,认为这些琐碎的事是不是革命工作呢?自己对自己都产生过怀疑,时间长了,才认识到这些秘密工作的特殊性,重要性。

  为了革命工作,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耽误了恋爱,错过了爱情,失去了组建家庭的机会。当然,小说并没有将她写得如何高尚,只是着重描写她钟情于情感,钟情于初恋李灿同志。一直不忘既是自己的恋人又是工作上的领导。所以,解放以后,还在苦苦寻找,心里一直放不下他。

  长期以来,人们都说文学就是人学。尤其小说,塑造人物性格就是创作小说的天职。路润性格塑造得特别成功,文中没有将她刻画得如何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只从她从事隐秘战钱上琐碎的革命工作一路走来,有成绩,有功劳,有误解,有委屈。但她一直坚强地面对,心无旁骛,不计较个人得失。最后终于真相大白并得到了应该得到的荣誉。

  真正的人物性格塑造就是不带有脸谱化,不是从开篇就能让读者明白其结局。如果是那样的小说,这个人物性格必定苍白无力,也会使读者有不想读下去的可能性。换言之,就是没有可读性。

  当然,事物存在着一分为二性。对于路夏这个人物或许存在有些微异议。作品对路夏是否存在有简单化地处理?开始,路夏是国民党员,这当然不是他本人的初衷,而是学校强加给他的政治身份。战争年代形势十分复杂,思想变化是有多种可能性,他长期活动在国民党军队里,又受哥哥路春的影响较为严重。他一直生活在顺境之中,历练较少,对革命工作的残酷性缺乏思想基础。再者,他脱离党的领导时间过长,后仅与刘扬相会就立马为游击队传递情报直至最后的牺牲。这个人物性格似有缺乏对革命工作的坚定基础,性格存在有突兀性?当然,这只是一种商榷,并非完全正确。

  总而言之,《大潮奔涌》是一部很好的小说。突出了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之下,各色人等,粉墨登场,表演着各自的人生角色。尤其突出了大潮奔涌之势不可阻挡,最终正义战胜邪恶,光明代替了黑暗。作者胡志平先生的创作风格较之前期《古越月大夫的美丽人生》那篇小说,有较大的改变,并且越来越趋于个性化。

  这是我读《大潮奔涌》的一点体会,也可能挂一漏万,仅供方家批评指正。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星芒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读书感悟

    查看更多读书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