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散文

张雷 : 乡村里的年味

作者:马状   发表于:
浏览:24次    字数:1513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1篇,  月稿:0

  新月如钩,勾起游子和腊梅的淡淡相思。谁是月夜踏雪寻梅的英俊雅士抑或邀月约畅饮的落魄孤影?随风飘逸的缕缕炊烟迷离了游子的双眸,家和故乡之间究竟夹杂着几多思念和乡愁?一脚迈进腊月的门槛,沉寂如水的乡村就开始变得生机勃勃。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品味陆放翁《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里营造的意境,嗅嗅炊烟里散发的柴禾味道,倾听零零碎碎的鞭炮声,“年”正朝着万家灯火款款走来。

  腊八粥香透大街小巷,我格外怀念乡村年前年后那一段幸福的快乐时光。依稀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巴望早点儿过年,过年了就可以穿新衣戴新帽,过年了就可以吃上稀罕的鸡鱼肉蛋,过年了就可以满村子疯跑就可以和小伙伴们比赛放鞭炮……在童稚的心灵里,过年就是幸福就是快乐的代名词。

  梦回童年,“年”的味道日久弥新。那时候,端起碗来一口气喝光母亲精心煮熬的腊八粥,感觉浑身上下都有使不完的劲儿。“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母亲笑呵呵地一遍遍念叨我熟悉的童谣,街坊邻居忙年的热闹场景已在乡村徐徐拉开大幕。我脚底生风地跑遍村子的旮旮旯旯捡拾枯树枝和烂树皮,备好足够烤火取暖和酥酥菜的干柴禾。母亲有条不紊地做着自己要做的事情,她先是淘洗麦子磨好包水饺的细面,再隔三差五到集市上置办必需的年货。无论母亲手头有多么的紧张,她每年都要买新碗添新筷。母亲虽然识字不多,但是非常信奉祖辈传下来的习俗。俗话常说“添碗添筷添人口”,无非就是为了希冀来年有个好兆头。

  童年的腊月,时间似乎比往常过得更慢了些,我和小伙伴们天天掰着手指头数算到底还有多少天才到过年。摘抄古人的诗句“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我在焦急期盼中等来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全家人忙着扫灰除尘忙着擦门窗抹桌椅,把屋里屋外全都打扫得一尘不染,心里想着彻底把一切穷运和晦气统统清扫出家门。“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这一天,似乎没有比祭灶更为重要的事情了。“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无论日子过得怎么样,家家户户都要备足糖果糕点,虔诚焚香磕头为灶王爷饯行,嘱托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送走了灶王爷,磨好的细麦面早已晾干,老公鸡大鲤鱼肥猪肉鲜鸡蛋也购置齐全,眼巴巴等着母亲酥酥菜剁馅子过大年。在乡村里,人们习惯把酥酥菜叫做“过油”,寓意着各家各户“越过越有”,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我喜欢坐在锅灶前帮母亲不紧不慢地往灶膛里添柴禾,让母亲一门心思酥好酥菜。闻着喷喷香的酥菜,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母亲再三叮嘱我,“第一锅酥菜酥出来,那是敬老天的。谁偷吃了,是有罪的!”我看见母亲把黄灿灿香喷喷的酥菜供到香台上,就忍不住偷偷把手伸进了酥菜筐里……咀嚼着新出锅的又酥又香的新酥菜,我暂时忘却了童年岁月里历经的酸涩与苦难。

  村子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八成是父老乡亲都贴完了春联,欢天喜地鸣炮恭候除夕的到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阵阵鞭炮声中,我和小伙伴们穿好新衣戴好新帽,手舞足蹈送走旧岁迎来新年。大人们则用酒满心诚的方式共同举杯尽情享受新年带来的喜悦,由衷感谢大自然风调雨顺的恩赐。

  畅享过年的闲暇时光,我再次翻开了《全唐诗》,对史青的《应诏赋得除夜》又有了新的感悟。沉浸在浓浓的乡村年味里,我情不自禁地吟咏,“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把酒当歌歌盛世,闻鸡起舞舞新春。沐浴乡村融融暖阳,我们普天同庆“一元复始”,我们期待世间“万象更新”。

  乡村年味正浓,我们携手行进在拥抱春天的途中。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马状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田园散文

    查看更多田园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