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与上班时的最大不同是,可以自己支配时间,过自己的生活。
我一般黎明前就醒了,或先看一会儿书,更多是写点文字,不觉天就亮了。起床后,把该做的事做完后,大概是十点钟,离午餐还有些许闲暇时光,便悠然躺在沙发上看书了。我看书有个习惯,同时要看几本书,这并不是我如何爱看书,实则是看不下去的反映,即当这本看不下去时,就换另一本看。其他时间呢?主要就是看电视和玩音乐了。我在电视里预置了十几部电视剧,全是免费的,空闲时就调出来看一下,主要看古装历史剧,感觉就像看历史书似的,电视还是很有号召力。不过,对书的好感要强于电视,他们都是我退休后的朋友。
我还有一个朋友是音乐。和音乐结下不解之缘是上初中时,是同学教我学会吹竹笛音阶,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一吹就是二十多年,及至三十五岁以后才没吹了。吹笛子还认识了一些音乐圈的朋友,如磷矿宣传队的竹笛演奏员,他的笛声之婉转悠扬令我陶醉。还有水工厂的一位竹笛爱好者,当时我所住的地方在他家的对面,晚上我吹笛子时,他常来找我玩。有时,还到他们厂广播室去录我俩吹的笛子曲,挺开心的,我也邀请他到我家去做客,这些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后来也没有联系过,姓甚名谁都记不清了,真对不住他们。
退休后,我又重操旧业,虽有二十多年没吹笛子,但拿起来竟然跟年轻时一样熟,真神奇。于是,我就毛遂自荐地去参加社区艺术团。记得报到时,与该团乐队合奏了一首民乐《喜洋洋》,团长一听后说,吹得好,佩服,算被录取了。从此,我就随团南征北战去演出,还获得了新都区《百姓大舞台》二等奖,继而成为香城俱乐部的成员。据说该俱乐部在四川省还小有名气,省内不少市、县都有他们的团队。不过,现在我去团排练演出少了,把主要精力放在看书和自娱自乐上,竹笛也吹得少了,改拉二胡和弹吉他。
不过,我还很怀念社区艺术团的朋友,觉得他们都很可爱,有不少团员都是退休后才学音乐的,如有几位弹中阮的大姐,她们退休前没有学过音乐,可以说没有一点音乐基础,却弹得像模像样,很有点专业味道。她们对我说,你的笛声很明亮,我们都跟着你吹的走,有时发现你节奏不稳,指出来你一下就改过来了。心想,我都是吹了几十年笛子的老江湖了,还当不到她们这些新手,真令人感动和佩服。
艺术团风气很好,团员们说话直来直去,没有那么多城府,感觉很好处、很快乐。如平常排练曲目时,发现谁有不对的地方,马上不留情面地及时纠正。有一位大姐,她女儿是中央芭蕾舞团拉小提琴的,她的音乐基础很好,对新学者,她都手把手地毫不保留地教授。老江湖们也常切磋交流,如有时为了一个音符,竟争论得面红耳赤,却从不记“仇”,排练后该喝酒还喝酒,真像群天真的老顽童,其乐融融。
吉他是为小孩学琴时买的,现在没用怪可惜的,就捡起来用。我比较喜欢唱歌,觉得弹吉他就像打节拍一样,自弹自唱挺惬意的,也不需要别人伴奏,我怕登舞台,自娱自乐挺适合我的。据说,弹吉他还有利于作曲,为此又买了不少音乐书自学,虽然达不到音乐专业的水平,也可以提升音乐素养嘛,还计划以后创作歌曲呢,如是,将来就可以自编、自导和自演了。
退休后,我几乎就没有再和以前的朋友联系了,生活中的朋友就是书、音乐,还有就是电视了。可能有人会说,这样好孤独哦,可我一点也不觉得,实际上我每天还忙得很,感觉时间不够用。不说别的,就说书房里的几大柜书,若不抓紧恐怕今生是看不完了。有时,老朋友、老同学、老同事聚会,只要是之前已聚过,以后我就不再参加了。为什么呢?如果说忙可能不太有说服力。我的理由是什么呢?感觉《红楼梦》里林黛玉说得很有道理。她说,聚会当时是很热闹,但散席时就特别孤独,所以还不如不聚,聚会散了后,以后就不晓得何时再见面了,而书和音乐却可以随时伴在身边,可谓随想随到,我觉得这才是最亲密的朋友,远亲不如近邻嘛。
生活中除了书、音乐和电视外,最钟情的朋友算是微信了。微信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天天都可以和群友见面,且不需要预约,随想随到。觉得微信聚会比实际见面效果还好。譬如说我吧,由于性格上的原因,不太善于语言表达,真见了面可能还说不出个什么。而通过微信用文字表达则顺畅得多,甚至是滔滔不绝了。如是,对我来说,微信、聚会不是更好吗?
和老朋友、老同学和老同事见面的机会少了,用文字交谈的形式,把近来的生活状况跟大家聊一聊,不相当于是聚会了吗?也算是没去参加聚会的一个交待吧?觉得这样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使大家了解和认识一个更真实的我。我还常在手机里写作,也算是与朋友的聊天和聚会吧。
退休后有这么多的朋友,真觉得很快乐,很幸福,我得好好感谢这些朋友。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