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散文

【散文】家乡人

作者:维维安   发表于:
浏览:180次    字数:245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88篇,  月稿:0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也容易。

  五十多年前,家乡的人对生看得很是淡然,远没有如今这样,刚怀上孕就要大休息,临产期每到就要到医院去住着,等着医生在小肚子上划一刀。那时节,家乡人把婚嫁日期都选在农闲时间里,生怕耽误生产季节而影响收成。女人一旦怀上孩子,也就像大豆爆嘴一样的自然,天天照旧出工干活,上午还在挑、挖、抬、铲的出力,回家依旧灶台忙碌,突然感到肚子有点疼,尿多,女人没有当回事。婆婆是过来人,忙叫儿子掰点艾叶,烧点热水准备着,接生娘娘还没进屋,孩子早就落地,一屋子都是婴儿响亮的哭声。

  “生了!”

  “生了。还是个带把的放牛娃!”挨到“洗三朝”时才放上一挂五寸长的小鞭,算是庆祝添丁进口。那时生个孩子就是这么简单。

  家乡人的孩子好养。月子里妈妈吃点鸡蛋面条,吃点海带炖猪肉,把奶水发得充足,一天三次把孩子喂饱,孩子也不哭闹,吃了奶水倒头就睡。待到孩子长到七八个月,就可以放到地上,让他随意爬动,加上喂点稀粥之类,就长得更加壮实,一岁多就可以站起来蹒跚走路。乡下孩子取名也很简单,不需要请什么“秀才”来翻书查典,随便取个名字就成,什么“春梅”“菊花”“农生”“树林”“招财”喊起来顺口又响亮。当然孩子都要有个小名,,儿子取个“狗儿”“光头”“大头”,女儿取过“花花”“草草” 小名越是低贱越好养。

  孩子属兔,命里缺金,胆小。外婆就给他送来带铜铃的虎头花布鞋。鞋的面子布是百家布,底是千层底,穿上就辟邪,健旺。男儿扎个冲天小辫子,女孩儿反倒剃个光头,当做假小子。有的大人给孩子脖子上用红线吊个小铜铃,有的吊个用核桃雕的小鸡或小猴,都是当做辟邪的物事,为的是图个孩子没有病痛,好顺利的把他养大。

  乡下的光阴如屋檐下的滴水,不紧不慢,日子也就打发过去了。吃它几年和渣面面饭,啃它几年红苕洋芋包,孩子就天天长高,长得壮实实的。男孩子长到八九岁就要去牵牛上上放牧,一边放一边去摘八月瓜一类的野果子,还学着张开喉咙喊山歌。那些男孩子几个邀集一起骑在牛背上,横吹着自己用竹管做的笛子“呜呜啦啦”地响成一片。进入五六月间的“三伏”天,这些放牛娃就把牛赶到堰塘里洗澡,而他们自己也乘机去游水,牛在水塘里享受凉爽,放牛娃就嘻嘻哈哈地打水仗……

  至于女孩子们又是一翻风光。她们背着小竹背篼,拿着小刀到田边地头打猪草。遇到栽秧泡,地枇杷就摘下来塞到嘴里,品味着那清香的甜味儿。猪草打满一竹背篓,看看天气还早,就找一块平地画上格格当“飞机”“房子”的跳起来,玩得花样百出,直到太阳下山才回到家里。万一不小心,在放牛或者打猪草中擦破皮伤了手,也不着急,用些草药一敷一擦就好了,根本不需要去医院包扎什么的。

  家乡的男孩女孩就在这种劳动的快乐中成长。自己背着小书包走进学校,早出晚归的读完小学,知识增长了,身体也长高大了。

  穿虎头花布鞋子的娃娃长大后就要成家立业。父母没有余钱,就自己去开山造石,又披星戴月的用竹筐挑回来,请几个工匠砌成山间瓦房,用些石灰浆浆一涂就是自己的新房。接着找个媒人给自己看好的女孩一说和,就欢欢喜喜地结婚过日子。那时乡下人结婚远远不要如今这么多的彩礼和条件,只要男孩女孩同意,象征性地过点彩礼,摆上三五桌酒席就算美满良缘。

  成了家的男孩女孩就都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他们不知道外边的花花世界,只知道上有老人,下有孩子,只知道自己要靠勤劳的双手多干活,才能盘活养活一家人。一家人的生计全靠用双手在地里刨。生成蚯蚓命,就不怕钻泥。即使在农闲,当家的汉子也要扛起锄头,到田里地里看看庄稼的长势,把那些杂草拔掉,把害虫捉掉。还要天天起来看看天色几时下雨,预算还能晴几天,为的是安排活计。有时放工早点,又会到邻家去串串门子,打探今年的粮食卖价,算算今年自己又会有多少余粮钱进账。只要不欠账,他们就会高兴,会去打上一瓶白酒消消自己的“瘾”,给老婆孩子置办一套新衣服。

  家乡人有自己的盘算。他们相信在田里日转三遍不多,走亲戚一年一次不少,到了除夕和春节,他们才会互相走走,开心的玩上三五天。家乡的人不愿意到大医院去看病,他们生不起病,一般也很少生病,即使偶有头疼脑热,他们用几块生姜熬几碗汤水,咕咕的喝下去睡上一阵,压上几床被子发发汗,就又早起打着赤膊扛起犁耙下地了,一点没有记起昨夜的小恙。家里真的有人病了,就把装盐的陶罐空出来,摘来几把枇杷叶,和着三五个黑鸡母蛋熬煮,煮好后就去哄一个三五岁的男娃,叫他撒泡童子尿做药引,用火一煎,趁热喝下,再吃下鸡蛋,。再把药渣子倒洒在山路上,让过路人把那病痛千踩万踏,三五天后病就好了。那个撒尿的男娃回到家,大人就要奖励他头上几个“壳栗”,然后就要警告他说:“你这龟儿子,那人是你表叔,你撒尿他喝,要遭雷打的,以后不能干了!”

  家乡人很是讲究邻里关系,哪家有了红白喜事,都要去凑份子,送个人情表示亲热和睦。但是都不愿欠别人的人情,你来我往,都会找机会补上,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

  邻里之间友好,有时也有麻烦。比如孩子嬉闹,不小心撞了头,擦破皮或者出血了。大人们也不闹,用个葫芦瓢装上一瓢鸡蛋,(有时也有用衣蔸的)拧着闯祸的下把戏上门道歉赔礼。对方不收鸡蛋,双方争执得像打架一样,才把鸡蛋留下。家乡人从不为孩子无知出事而红脸。几日隔壁给你送来一碗新包谷粑粑,隔天你就会给他送去一钵新煮的米酒。互相领情的乡亲,睡觉前都要到家小坐,闲谈一阵,互相抽一袋叶子烟,说些家常话儿。倘若有爱好的,还对弈几盘象棋,再唱几首山歌……那时候的邻里情胜过如今的亲情。

  家乡人对老人很是敬重孝道,都指望家里老人身板硬朗,能够长命百岁。家乡人对小辈爱怜,要他们睡得安稳。家乡人指望自家的猪牛鸡鸭不得瘟病,牛羊不去害人庄稼。家乡人不图钞票满箱,只指望瓮里有米,园里有菜,壶中有酒,锅里有油,柴火好烧,灶台好煮。家乡人只求一家人四季平安,只期盼风调雨顺,年年都有好收成!总之,家乡人都很朴实,也很知足,他们没有奢求,只图个平平淡淡,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人家 家乡 散文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物散文

查看更多人物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