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是一个行者,济南应是一个重要的站点,每于此停驻,共座的必会有霁良王兄。
王霁良是个多面手,于家族、于事业、于社会、于文学都是个劳动模范式的存在。有些活动,我一看只要有他在就心里有底了。
我俩一起行走过很多的地方,共同面对过很多场合,处理过很多事情,有他在,事情必然不会太糟。
之于文学,霁良王兄是个全能选手。诗、散文、文学评论,样样拿得起,拿得出,立得住。
他是个获奖专业户,拿到手软。这一切的基础是他丰富的阅读量。对于文学书籍的阅读,霁良王兄是我的监督者也是领跑者,他感觉好的文学书,他总是读完再买一本送给我读,比如《日瓦戈医生》,不过我却很少读得完,只是偷懒的结合喜马拉雅听着翻翻而已。他总是心里着急我,恨铁不成钢却又大哥长兄般,只在请我喝酒时才说出一两句不轻不重的劝诫。
二
霁良王兄是个诗创作与诗理论研究同步推进的诗人。他的诗是三步蝶变的,这里面的支撑是他文学素养的丰富与诗理论的成长为两翼的。
文学艺术是分层级的,歌颂外在、表现内情的根本分流。时代、社会、民族、人性这样看来文学艺术与文化、文明的成长规律,不过这种必然规律又因外在而走走停停、摇摇摆摆、前进后退,这些不同的曲线是文学外在形式也是文学本身,比作品更文学。
霁良王兄诗创作的蝶变过程,沿着他内心的弧线却无意中印证了这个必然在他的当下性而结出的累累硕果,看他的诗作品如同坐在河边共饮的他还要深刻真实。
三
沿着霁良王兄的当下性上溯或者下行。你会看到一个时代青年的成长榜样,被社会的挤压,扭曲却不变形而是长出自己的花儿,如同面对低度酒的霁良王兄,把握在手,却又温良恭俭让的徘徊前行。杂草丛生的生活,崎岖坎坷的曲径陌路,霁良王兄拖家带口、事业朋友却能捡拾起一块块诗意的石头,那一点点凉意与硬度,就是他在人群中共饮独酌的底气。
夜空神秘,月亮没有出来,星星不怀好意的眨着眼睛,只有那一袭凉凉的夜风,知己般,陪着霁良王兄。
四
霁良王兄,感慨伤怀经过纯化过滤,酿成温和的诗,不烈适口。读下来,你会莫名的心动。这就是文学本身的力量啊!
五
霁良王兄的诗作品,从早期的刻意深刻,到中间的白描温情,再到后来杂草丛生的曲径中显露出斑驳的诗意。这不得不说,真诚贯穿其始终,却又从外到内的游走,这是很好的变化。这变化也是让他在多元、挤压、操蛋的生活之中扭曲而不变形,反而结出属于自己的“霁良诗学之美”的累累硕果。
霁良王兄的早期的诗,是唯美的,刻意深刻的诗句,让读者有些不好意思,这个时代的生活压力已经劳神累心,这样一本正经的诗就让人不自在,在卫生间也得西服领带般的认真。但是我知道霁良王兄的端庄、认真是真诚的,这就是难得的诗人品质。
多数诗人没有,山东健在的老诗人中没有一个有这种真诚,他们的诗就是这么流水线般,因电闸而生,合格的诗产品,因为没有真诚而远离了人的灵魂。
真诚的好是诗的基础,只有真诚却不一定是好诗。
霁良王兄的诗理论与诗创作就是着力于此而行进的。第二阶段霁良王兄的诗作品,真诚被融进情绪的水里,揉进生活的面里,霁良王兄白描的诗,不在唯美,而是生活中那一株树,那一棵草的形状。
在霁良王兄的诗作品里,在北去列车,在村里女孩,在黄河边,霁良王兄找到了把真诚植入有生命的诗语言中,不能分离了。
这种不能分离就是诗与非诗的界限。也是诗与生活的关系。霁良王兄写诗的乐趣不在是被世界可见的“我在写诗”而内化为只有自己可以感知的“诗我知己”。这个“王霁良诗学之美特征”是印证了,他以恋爱的形式,执着的要走到神的跟前。
这一切的发生是2018年的夏天,那时距离他第一本诗集出版已经七个年头,那个阶段他的诗写的少了,喜悦却多了,总是独自莫名的笑、莫名的焦躁,如同临产的产妇或者刚刚恋爱的少男少女,于是那段时间,默默的独自游走。霁良王兄那段时间真是开始了一段“外遇”,这时的“艳遇”从第一个阶段追求诗女神开始与诗热恋了。
能够一生热恋的人不多,因为热和冷是相对的,有热就会有冷,霁良王兄与诗的恋爱是恒久的,因为他诗创作与诗理论研究比翼齐飞的。“因为懂得所以值得”,因为懂诗,霁良王兄成了一个一生都在与诗恋爱的男人,好在春玲嫂子也大度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六
说完霁良王兄,那就说说他的诗作品吧!他诗的形式是在无意识指引下的有意识转型。早期的两段,重复叠加加强,他运用的驾轻就熟。比如他写的《趵突泉》:
竟有这么一支潜流
给古城以温润
自泰岳渗漏而来
于城区浮出地表
三轮大水如三面战鼓
蒸腾的水汽缭绕泉池
竟有这么一泓清流
给古城以滋养
那碧潭,如明珠镶嵌
可是湘夫人泪落而成?
哦,朋友,请驻足一观
看看这千年泺水,天下第一泉
随后他反叛于这种内心强加的规则,人生的井井有条,遇到生活的杂草丛生,这就是生活本身了,他在挑战自己中探索,在诗作品《雨中的塑像》:
大雨中失掉形状
人们看不清他手指的方向
我隔窗看了看
对其似乎失去记忆
但我晓得在雨帘背后
他依然矗立那里
依然指点江山
尽管人们已不再抬眼
他依然永恒地挥着手
冲着街道
冲着被雨淋湿的暮色
还有,你转过的背影
其实诗就是诗人的情感无限的融入生活本身,霁良王兄执着于这种努力。他真诚的面对生活,而调侃了生活中的你我,你我就是那只蚂蚁,在诗作品《工蚁》中他写下这样的你我:
兄弟,俯下身
俯下身
我看你扛起死虫子
穿过森林似的草坪
奔向家乡
你把虫子高举过头顶
就像一个炫耀的富豪
得意洋洋
兄弟!你比哥强
哥无颜回去
哥穷得叮当都不响
有时你我又是不得不面对江湖的“公鸡”:
《鸡啼及其它》
在乡下,如果你醒得早
就一定能听到鸡啼
但现在才晓得,有鸡的地方
也有江湖
我原先不善观察,及至阳台上
养了三只公鸡,才晓得总是霸道的
高扬起脖颈
而体弱的,总没打鸣的权利
才晓得鸡的江湖
其实更适合人类
开始恋爱的他,开始焦躁的多愁善感,他感觉他还不够:《我知道我还不够——》:
也许,我早已是
神经官能症患者了
——时时陷在回忆里
这半生,有些事没办好
有些,压根儿没做对
一想它们吶,就会有一声
不能自己的呻唤,或是
猛拍一下桌子,猛掐一下身子
并不管什么地方,只要手
就放那儿
这些举动让人困惑
突发、怪异而又不安
这不是反射运动
只是下意识去拍、去掐
那声呻唤该是自我保护吧
多少年前的事了
还在心间,少时惹下的某一事
想下去的念头竟无从制止
我的敏感吶,我的神经质
我知道自己还不够无耻
这种断裂式的存在,让生活在霁良王兄诗创作中打开鲜活的横切面,这就是生活本身,但是却有诗人投射其中的爱与真诚,当然这还是他诗探索的最终,他继续推进,探索诗在生活角落里无所事事的模样,探索诗成为生活碎屑本身的模样,探索生活和诗亲密无间缠绵的模样,这种探索是霁良王兄诗学之美的继续。
生活继续,诗就鲜活的生长。霁良王兄自己和他的诗在生活面前,他这样思索。
《镜前》
常常不由自主走过去
想通过它看清自己,看清
自己的生活
里面的人朴素、向善
愿意坐下来,跟我仔细谈谈
而我只是站着,坐不住
稍一转身
欲望便挤走了灵魂
七
我认为诗人应该永远都是情窦初开,童心永驻。而温良恭俭让的全方位完美霁良王兄,却反位践行,把真诚、情趣揉碎,放在平视的非诗生活里,发酵成诗呈现于诗。这个过程挺美的。他做的乐在其中,还在一路走下去的。
2021年8月29日子夜于京华洞见书院4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