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庄静:唐模

作者:某黑   发表于:
浏览:118次    字数:4422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6篇,  月稿:0

  唐模地处古徽州腹地,是一座具有浓郁徽派气息的古村。正是秋季,一路只见绿树青山,阴翳蔽日,路旁良田纵横,车在景色秀美的狮子山中时缓时快地行驶,半个多小时,我们就来到唐模村。

  唐模的名字来由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汪华的后裔汪思立在自己用八卦相中的这一处村落率儿孙聚族而居,他精于天文地理,认为狮子山一带居住可以发子发孙,他不忘唐朝对先祖汪华的恩荣,将村落按照唐时的规模兴建,唐模之名由此而来,后逐步形成这个聚族而居的错落,唐模古村反映了古代徽州人重视风水的理念与忠君的思想。

  水街时光唐模小村由两个部分组成:水街和檀干园。走进唐模,就走进了江南的廊桥水巷的浪漫旖旎中。如果说古徽州是一幅水墨画卷,漫步长约一里的水街,就是在一幅年深日久到淡退了色泽的古画卷中行走。唐模因为檀溪水穿村而过形成了这条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水街,它地处狮子山腹地,在先祖用八卦相中的这块风水宝地里,被潺潺的檀溪水滋养着。

  水街、石桥、以及美人靠上聊天的老人

  水街的两岸都是夹溪而建的徽派民居,马头墙高低错落,檀溪水潺潺流淌,倒映着一街的白墙灰瓦,还有湛湛如洗的蓝天。“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原来《诗经》里描述的竟是这样原始古朴的生活场面啊。尚义堂、继善堂、铭德堂、油坊、民居、店铺……夹溪而建,小村德风醇厚、生活平和,沿水街有约40余米木质的避雨长廊,那是唐模最有特色的地方,长廊晴日遮阳,雨天避雨,廊下有长长的一段木质靠椅,名曰“美人靠”,真是一个旖旎的名字!流逝的光阴里,究竟有多少可爱的美人儿,走累了在这里驻足休憩、看檀溪水清澈地流淌,翻卷着羞涩的涟漪?坐下休息,想象着当年美人儿半坐半倚抑或是率真不羁而坐的美好样子,忍不住就兀自笑了起来。有老人坐在美人靠上聊天,软语呢喃很是柔和,美人靠斑驳沧桑的木柱支撑着青瓦的廊檐,与檐下那些淡退了色泽的红灯笼都显出一种年深日久的沧桑之态,却并不颓圮,教人望着就会一点点地想起一些陈年旧事的样子。在这里坐着吧,坐到春深,坐到夏长,没有野火燎原般过活的急切,体味不到人生的残酷慌张,是坎坎伐檀兮,河水清清兮的草木质地的平和,是昆曲的写意悠长,亦是徽剧里的淡淡喜乐悲伤……

  晒着溪边的暖阳,面对着剥落了外皮的花窗、褪色的粉墙,半掩的老木门,听身旁老者抑扬的乡音,一盆有些年月的三角梅在一旁开得正炽,身后是檀溪的水声,三五的石阶伸到水边,可以下到河边浣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多少年来,亘古的月下,檀干溪边村妇们喁喁细语、捣衣浣纱的美好场景,似乎就在眼前。

  街边的店铺门扉半掩,全无街市的嘈杂与琳琅满目,遇到一家就进去闲逛,店主也不过分热情,买与不买全凭眼缘,很合游者的胃口。随处有挂着“歙砚”旗幡的小店,笔墨纸砚俱全,还有飘着檀木清香的各种小木雕。茶肆、酒肆、家庭旅馆的旗幡与褪色的红灯笼……一只懒猫放肆地伸长了身子躺在石凳上酣睡,好个轻松惬意,真乃一段好时光。

  水街处处都是晒秋场景

  沿着水街走一段就是一座石桥,石桥十分朴素,是石墩搭建条石铺就,这样的石桥在水街上有十条,但以一座建于明代的高阳桥闻名,是唐模独具特色的廊桥,亦是徽州地区仅存的独一无二的廊桥。走近这座听着名字就格外喜欢的廊桥时,就有走进了明代的某个午后时光的恍惚。桥洞是石质双孔,桥面上建有五开间瓦堂,有斑驳的木雕彩绘和青石砖雕栏杆,这座桥是唐模石桥中的主桥,位于村子中心位置,是拍照的绝佳之处,我们流连着,连桥边二层小屋的翘角飞檐与天空的剪影都一并揽入镜头.廊桥的名字似乎带着一种法式的浪漫,记得《廊桥遗梦》中的罗伯特与弗朗西斯卡在一起的一个场景是这样的:他递给她一瓶,深情款款地举起自己那瓶:“为午后傍晚的廊桥,或者更恰当地说,为在温暖红色晨光里的廊桥。”浪漫的廊桥,那是属于罗伯特与弗朗西斯卡的。而此刻的廊桥,有零星游人在痴痴拍照,有三五老者,已是耄耋之年,答非所问中,乡音温柔。

  岸边、石凳上,石桌上的圆形的匾里、悬挂在屋檐下的晾晒的辣椒、瓜干、梅菜、渲染着秋的肆意斑斓,这是皖南地区常见的晒秋的场景。我在檀干溪两岸溜溜达达,阳光温暖倍觉心神慵懒,找一个石凳坐下,看猫儿在溪边伸着懒腰毫不戒备的样子,看一只小土狗在石桥上熟练地穿过的样子,看行人三两,看一个个窗棂间那些有着各种美好寓意的雕花和高高的门槛、半掩的木门,想一段时光里的小扣柴扉久不开,想狗吠深巷中、依依墟里烟,时光与烟火一点点在小村里氤氲……

  有老人在村边的地里忙碌,苍颜白发,专注认真。“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君肯否?想起《戏问花门酒家翁》里的句子,看看劳作的老翁,喃喃自问,忍不住一笑,我没有榆荚来戏问老者换得果子一尝,却无端爱着这一份似曾相识的画面。随着檀干溪的淙淙水声,沿着檀干溪漫游一段,看水中马头墙好看的倒影,心底里就漫上一波一波欢喜的涟漪来。

  水街 右边是避雨长廊和廊下的美人靠

  拐进旁边的小巷,逼仄安静,一线的天空和黛瓦的屋顶上的衰草也都是富有韵致的,小巷人家门楼上讲究的砖雕、石雕装饰,或者简单的门罩上檐脚与覆瓦的装饰图案,门口高雅华贵的抱鼓石(门当)和檐下的户对,屋顶脊吻上的庇佑平安、寄寓着生生不息的吉祥之意的“二郎神”“鳌鱼”“禹王”等装饰物,高墙上的圆形的、方形的格窗,格窗图案里木雕的寓意深远的“平安如意”“五谷丰登”“福寿双全”,高墙围绕下防火亦防盗的封火墙……仿佛在喁喁细说着普通人家的平淡过往、或是显赫人家曾经的风光。

  一位老人背着手在巷中慢慢走远,像一幅似曾相识的画。慢慢走,细细看,风在吹,水在流,唐模在暖暖的日影里不急不躁、安静如诗,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檀干园坎坎伐檀兮说到风雅,我觉得唐模实在担得起这二字,因为唐模之美,一在水街之风古朴,二在檀干园人文之雅。

  雅在何处?过了高阳桥顺着檀干河就看到有名的唐模小西湖了,唐模的檀干园因孝而名。清初唐模有一位许氏富商,在苏浙一带经营当铺,其母十分向往游览杭州西湖,但因年高体衰不便成行,许氏富商十分孝顺母亲,于是不惜重金,在村边挖塘筑湖,模拟西湖的景致,建成小西湖供母亲游玩观赏,这就是唐模的檀干园,感许氏之孝心,此湖又叫孝子湖。

  檀干园

  檀干园内因为遍植檀花,又有小溪潺潺,颇有《诗经》中“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之意境,故叫“檀干园”。檀干溪和园内的古驿道穿园而过,园内有湖、有亭、有一座拱形的木桥通往“小瀛洲”镜亭,镜亭是小西湖的中心,园内景色仿照西湖之景很是清雅,有竹林、小轩、假山、怪石,有江南园林之韵,西湖清雅之景,想那当年许母在院中悠悠散步、赏花,在小木桥上看粼粼湖水,仿若在西湖漫游,心境一定很是愉快满足,生儿若此,夫复何求。

  那日园中行人三五,寂寥无声,顿觉整座园子都是自己的,可以肆意地闲逛。檀干园的景致和谐自然,以挖掘的塘土堆成山,很少用石,自然不雕琢,堪称徽派园林典范。园中有“三潭印月”“湖心亭”“白堤”“玉带桥”等,与真正的西湖之景别无二致,有着“小西湖”的美称。园中三塘相连,意趣天然,廊庑绵延,古树成荫,花草葳蕤。唐模由此不同于徽州其他古村,颇有雅趣。徜徉很久,院中虽有西湖之景,却没有西湖鼎沸的人声,只有日影下安静的花草园林,悠然漫步,尽情品味当年之景.清风拂过,竹声哗哗,似在絮絮着许氏一代的孝子佳话。

  出了园子,是一段林荫路,路上百年古树阴翳蔽日,有亭翼然,寂寂无人,忍不住进去小坐休憩。亭子不远处有一木牌上有“水口水系”的介绍,这一点和呈坎一样,是古徽州人营造村落必建的风水体系之一。亭、台、楼、榭、与古树小桥相呼应。上游水街,下游檀干园,形成封闭完整的水口水系,水口与园林,形成了唐模独具特色的水口园林景色。徽州地区水口以桥、堰作为关锁,以亭、庙、坊作为镇物,与自然之景中的花草树木和谐统一,体现古徽州人天人合一的风水理念。古徽州人对于风水的研究,让我充满好奇,易经与八卦,亦是古人智慧的凝结。行到此处,游人仍是三三两两,我们在阴翳蔽日的林间踟蹰,消磨着这一段安静可意的时光。

  同胞翰林牌坊

  此去经年应是好景虚设古牌坊是徽州地区的“古建三绝”之一,与古民居、古祠堂齐名。“天下牌坊数徽州,徽州牌坊一座半”,一个指的是歙县的许国八脚牌坊,规格最高,我们计划中要去的徽州府就可以看到,半个便是指的唐模的这座“同胞翰林坊”了。

  不远处就是这座有名的“同胞翰林”牌坊。这个牌坊也是来唐模的必看的景点,这是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牌坊,是康熙为表彰唐模的两位同胞兄弟许氏家族的许承宣和许承家而恩准建造的,他们均是康熙年间的进士,在当时兄弟俩同时考中进士是十分罕见的,他们被康熙帝钦点为翰林。这个牌坊的最上方有“恩荣”二字,意思就是皇上恩准、许氏兄弟自己出资而建,和“御旨”的皇上出资建造是有区别的,等后面写到许国的八脚牌坊还要说说这一点。下方刻有“圣朝都谏”四个字,这是指的二人在当朝的官级。

  牌坊上面遍布石雕,图案最显眼的是下方石柱上的两只石狮子,一雄一雌,十分传神。石柱上有仙鹤、横梁上有麒麟送子、鲤鱼跃龙门、喜鹊蹬枝图,石柱间还刻有梅花图,这些都是寓意吉祥的图案,被游人摸得光滑油亮,我亦没有免俗,也上前细细的抚摸一番。

  八角亭

  往前走有个亭子叫做八角亭.八角亭是水口的标志,也叫沙堤亭。这座亭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都是八个角,也是一种镇风水的建筑。从我们的来路看亭上刻有“云路”二字,穿过亭子回首望去,反面雕有“沙堤”二字,据说意蕴深厚。说的是古时候唐模人出外时走到村口这里,抬头见“云路”二字,意寓青云之路,表达此后可以平步青云,步步高升的美好意愿。唐模人出外经商为官,衣锦还乡时,家乡人在沙堤亭前铺一层黄沙,相当于现在隆重场合的红地毯,归人行至此处,抬首望亭,可见“沙堤”二字,此名是因路在溪边堤上,故名“沙堤”,意寓欢迎归来之意。归人至此,见此二字,如见亲人,于是归心大慰。

  过了亭子就是一棵长得特别丰茂的百年老樟树,阴翳蔽日,婆娑地立在檀干溪边。据说这棵树曾经在《天仙配》的拍摄中被以樟代槐,幻化成月老为董永做媒,成就了神仙与凡人的一段千古佳话,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媒”。“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的动人故事早已湮没在一圈圈粗糙的樟树年轮里,清香却弥久不散。细细审视,但见它叶茂枝繁,虬枝苍劲,遍身系满了红色的布条,仿若一个耄耋老者,红绳在握,慈祥地睥睨着红尘男女,参透天机,默默不语。树下红男绿女,纷纷买来红绳系上枝条,以求姻缘与平安。一路的寂寥到这里突然喧哗热闹起来,红尘男女,求的不过是人间顺意圆满。

  此刻,卖红绳的摊位上,反复播放的是一首昆曲抑或是一曲花鼓调,曲调时而凄切,时而俏皮欢脱,在老樟树周围萦绕,半入晚风半入云。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