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袁牧——最忆江城美食多

作者:鑫乾煌   发表于:
浏览:16次    字数:1190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28篇,  月稿:0

  爱上一座城市,几乎都是从爱上它的美食开始的。说起江城芜湖,不仅因为它是我的家乡,更因为我曾在此求学三年,被它“食尖上的美味”所深深诱惑。

  我小的时候乘坐轮船到芜湖8号码头,看到街面上到处是各色各样的小吃,各种美食店铺前人头攒动,热闹嘈杂,一派人间烟火气,便特别羡慕生活在芜湖的人真有口福啊。上世纪末,我读在职研究生的三年就是在芜湖度过的,从此,我与这座美誉为“小上海”的滨江名城结下了美食之缘。

  芜湖不愧是吃货们的天堂。每到周末,三五同学结伴沿着满城弯来弯去的街巷转悠。不经意间,就被路边的叫卖声和芜湖特产“傻子瓜子”的浓郁香味所吸引,一时垂涎欲滴,总要买上几两边走边嗑。在凤凰美食街,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芜湖本邦菜,还能吃到全国知名的其他菜系,尤其是芜湖的百年老字号“耿福兴”、“四季春”、“鸠江饭店”等美味佳肴,百吃不厌。六朝居老面馆、晓马鸭店、小戴烤鸭、小茹麻辣烫等,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无不让人味蕾为之触动。芜湖被赞为“美食之城”,从这里也找到了答案。

  早些年在国货路一带,夏天吃刨凉粉,冬天吃炒热粉,晚上吃馄饨,在新芜路十字路口康健小吃部吃芝麻汤圆,有时去耿福兴买碗虾籽面,都是一饱口福的美事。犹记得第一次品尝芜湖小笼汤包,我学着朋友的吃法,“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那富有韧劲的面皮,绵柔的汤汁,鲜嫩的肉馅,再佐以香醋和姜丝,不禁感叹“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

  大隐隐于市,散布在各条弄巷里的风味小吃也不能错过。记忆中北门的蓝义兴红皮鸭子、东门街的老濮凉粉、福禄商城绿影的猪蹄子以及马义兴牛肉脯、新华书店歪子炒饭、一中小高渣肉蒸饭、劳动路上的老鸭汤、解放路旱桥的大肉面、双桐巷的胖老奶奶牛肉面、新芜路的炒面皮、香飘百年的无为板鸭……都令人欲罢不能,少吃一样都感觉亏大了。还有酥烧饼、腰子饼、梅花糕、酒酿水子、蟹黄汤包、南陵弋江羊肉等,听着名字都唇齿留香。

  在江南,在江北;在春谷,在镜湖……芜湖山水灵气酝酿出无数的风味美食,无论是爱你在心口的芜湖小笼汤包,还是名扬四海的无为板鸭,一啄一饮间,留恋的是家乡的情,难忘的是亲人的爱。

  芜湖美食源远流长,与其在历史上占据全国“四大米市”的地位是分不开的。清代著名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美食大家袁枚的《随园食单》、民国明星女作家王莹的《宝姑》、散文大家梁实秋的《雅舍谈吃》等书中,均写到了芜湖美食。芜湖本土作家王毅萍在其编著的《芜湖食味志》一书中,对芜湖美食文化、饮食故事、名菜名厨都有详尽生动的描述,从中可领略到,芜湖美食与城市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底蕴都很厚重。

  民以食为天,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芜湖,恰恰有一颗浸透柴米油盐的初心,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我不禁想到一句话,“客到芜湖吃不愁。”芜湖有如此多的美味,怎么会烦恼吃什么呢?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