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吴文英:上巳节

作者:吴文英   发表于:
浏览:134次    字数:3184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6篇,  月稿:56

  农历三月三,古称上巳节。上巳节的由来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这原本是用来祭祀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谚语。上巳节最初与祭祀祖先、消灾祈福、生殖崇拜有关。

  上巳风俗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始于周朝,兴盛于唐朝,衰落于宋元,直至民国十九年改为三月三,并废“上巳”之称。上巳节风俗起源较早,但“上巳”名称最早见于汉代文献,上巳是汉代固定节日之一。三月三,上巳节。这个古老而神秘的节日,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我们一同揭开上巳节神秘面纱,探寻其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为什么叫上巳节?古代以“天干”记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因上巳之日多在三月三,故魏晋以后,固定在三月三。

  上巳节风俗远在周朝时期已经蔚然成风。周朝时“祓除衅浴”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并有专门的女巫掌管此事。周朝有明确记载《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

  周朝每年的这一天,上至天子诸侯,下至黎民百姓都穿上新的春装,相约到水边嬉戏沐浴,所以上巳节又叫“春浴日”,沐浴之前,大家互赠兰草。我们的老祖宗认为,兰草香气袭人,有驱邪防病的功效,兰草被当成“灵物”。古人在重大祭祀仪式前,要把兰草放在洗澡水里,进行“兰汤沐浴”。男女青年也会利用“上巳节”这个机会,结伴春游、表达爱意,赠予定情信约——芍药。芍药中的“药”(通“约”字),代表相约,芍药成了男女之间定情的象征。三千年前,这一场景被周朝的采诗官记录下来。《诗经·郑风·溱洧》中有诗歌为证:“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俊男俏女,盛装而行;芍药定情,牵手一生。

  今天的我们回味一下,三千年前的老祖宗们在山水间嬉戏追逐、踏青约会,自由恋爱的浪漫与美好。中国古代有三大情人节分别是:“元宵节、上巳节和七夕节”。三月三,上巳节,是春游之日,也是古代的女儿节。春暖花开,少女们尽情打扮自己出门游春踏青,人面桃花相映红,才是最好的风景。

  春秋时期《论语》曽皙有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孔子祈盼的国泰民安,百姓和乐的上巳春游图,曽皙之语甚合老师孔子的心愿。孔子赞许说:“吾与点也(曽皙名点)。”孔子喜欢春天的美景,更向往贤能在位,百姓各得其所。“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天下大同的太平景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魏晋时期上巳节变成了水边宴饮、郊外游春的节日,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曲水流觞”。历史上最著名的“曲水流觞”,就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在兰亭举办的那次。

  那天王羲之偕同亲家,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高官名仕、家族子弟共42人,在会稽山阴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开启了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论文赏景的沉浸模式。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合起来,乘着酒兴挥毫作序,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隋朝时,沿袭前代上巳习俗,并且发扬光大。隋炀帝曾经让人造“水饰”72种,并在上巳节召集大臣欣赏。

  唐朝是上巳节的鼎盛时期,是官民最看重的节日之一,上巳节全国放假一天,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春天的狂欢节。当时的皇帝经常在上巳节这一天,组织大型的郊游和宴饮。因为地址选在长安附近的曲江池一带,这就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曲江宴”的源头。皇帝还会摆开“金钱会”,在一些地方,宫女们抛撒金钱,官员百姓争相抢拾,皇帝撒钱与民同乐。有了皇帝带头游玩,上巳节的娱乐活动更加多了,踏青、荡秋千、蹴鞠、放风筝、射箭、彩舟竞渡等等。

  在古代上巳节是文人墨客们赋诗吟词的好时机,许多著名的诗词都描绘了上巳节的美景和欢乐场景。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上巳节的文化内涵,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在上巳节参加了一次浮江之宴(宴会发生在船上,所以称为浮江),用当时流行的骈文写了一篇《上巳浮江宴序》:“兹以上巳芳节,云开大地。大江浩旷,群山纷纠。”文章辞藻华丽,气势磅礴;意象瑰丽,才情出众。

  王勃曾率浙东诗人在云门寺王子敬山亭主持了一次模仿王羲之雅集的修禊活动,并仿《兰亭集序》写了一篇《修禊云门献之山亭序》,又名《三月上巳祓禊序》:“观夫天下四方,以宇宙为城池;人生百年,用林泉为窟宅。”

  弱冠之年,却能感知到人生不过百年,万物皆为过客,俨然一副历尽沧桑的老者,站在初唐的大地上。仰望宇宙星空的浩瀚星辰,感觉自己的渺小。

  游春是开放的唐朝社会风俗,以每年的三月三为盛。为了让人们有游春的好去处,唐玄宗将汉武帝所造之“曲江池”修葺一新,使之成为花草繁盛、烟水明媚的游览胜地。每到三月三,妇女尤其是贵族妇女都来此游赏。会有许多美丽的女子出现在水边,踏青郊游,临水宴饮,愉悦至极。杜甫的《丽人行》对此盛况作了描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如果文字对唐朝上巳节的描述不够直观,大家不如找一幅绘画作品来欣赏:《虢国夫人游春图》。此图是唐代画家张萱的画作,原作已佚,现存的是宋代摹本。唐玄宗由于宠爱杨贵妃,分封杨贵妃的三位姐姐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就是杨家姐妹们三月三游春的场面,画面中人物鲜艳明快的服装、鞍鞯华丽的骏马,使整个队伍犹如花团锦簇,令人联想起沐浴在明媚春光中的桃红柳绿和扑面而来的花粉气息。郊外鲜花芬芳,嫩草萌生;贵妇衣着华丽,执辔而行;踏花归去马蹄香。

  游春图中贵妇红裙,青袄,白巾,绿鞍,体态风姿绰约,雍容华贵,脸庞丰润。杜甫的《丽人行》就是为《虢国夫人游春图》量身打造的:“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杜甫的《丽人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杨氏一家势倾天下的奢侈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导致了“安史之乱”发生,唐朝由盛而衰。

  唐朝的风俗深深影响了日本,上巳节传入日本,成了日本的女儿节,因在三月桃花盛开的季节,也叫桃花节。明治维新以后把农历三月三女儿节改成了公历三月三。至今,每到女儿节这一天,日本民间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祈愿女孩们健康成长。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这就可以看出郊外人们游春的盛况。

  南宋理学盛行,男女大防,上巳节就不再举办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元朝逐渐式微。明初时,朱元璋皇帝为示太平盛世,与民同乐、三月三携大臣们一起春游,这天“金陵城扶老携幼,全家出动;牛首山彩幄翠帐,人流如潮。”

  如今上巳节已经被人们淡忘,但一些习俗仍在流传,在很多园林古建中,我们还可以见到曲水流觞亭,上巳节也留下了很多美食,比如乌米饭、艾叶糍粑,五色糯米饭,蒿子粑。

  时至今日,只有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三月三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2014年“壮族三月三”,申请国家非遗成功,三月三将广西壮族及各民族文化推上了国际舞台,如今三月三上巳节已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法定传统公众假日,广西全区人民享有两天假期。山歌对唱、戏剧表演、抛绣球、跳竹竿舞、制作五色糯米饭等等这些都是桂林三月三上巳节的传统习俗。

  壮族“歌圩节”,侗族“花炮节”,瑶族“干巴节”,黎族“孚念孚”等少数民族的节日均在农历三月三举行,它保留了上巳节的传统和古朴,也正是他们在娱乐消遣的同时,仍旧传承和发展其文化内涵,使得这一节日,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保存和发展。

  上巳节是一个富有传统和文化内涵的节日,它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依然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弘扬,提倡过中国节让生活更美好。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张春明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