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唐大山——冰川下的则吉

作者:狂野帅哥   发表于:
浏览:20次    字数:1524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5篇,  月稿:0

  租辆皮卡车去看位于中国与不丹边界第40号界碑附近的冰川。

  早上天没亮从拉萨出发,中午在江孜就餐,傍晚颠得腰酸背疼的我们来到康马县涅如堆乡达日村。

  村子里大兴土木,之前是什么样子不得而知,这里不久将出现一片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民居。

  彭利君粗通藏语,站在房顶上干活的村民告诉他,有住的地方,到村委会一问便知。

  车子停在旮旯处。我们从货车轧出的泥坑边走过,避开堆放的建筑材料,转了几道弯来到村委会前。

  与其说是房子,不如说是温室。门不显眼,没有标识,唯有房顶上的五星红旗在灿烂的阳光下特别醒目。

  一位背水姑娘听懂了彭利君的话。她一开口,我们皆惊:“有什么事给我说就行。吃饭住宿由我安排。”

  她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交流上没有丝毫问题,甚至感觉到她的强势。

  刚看到她的一刹那,我判断她是村委会里的炊事员,从相貌、衣着特别是背后的一桶水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她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让我迅速重新定位,她可能是驻村工作队的。我在牧区驻过村,从小河里挑过水,相同的生活经历让我判定她是驻村工作队中的一员。

  里外温度相差太大,我把羽绒服脱掉还感到热。

  她放下装着水的塑料桶。我定睛一看,墙上挂满各种匾牌,可以看作达日村所有信息的总汇。往卡垫上一坐,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的画像一并进入视野。透过玻璃窗向外眺望,冰川映入眼帘。

  背水姑娘提示,那是雪山,不是冰川;走到跟前,看到的是冰川,又不是雪山。

  我被她绕糊涂了,难道雪山和冰川还会随时转换?

  她说:“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山上下雪,永远不化,就成冰川;冰川上落雪,远看又成雪山。你们要看的40冰川,离这里还有40公里远呢。”

  她的普通话说得如此好,让我急于想知道她的身份:“你是驻村工作队的吗?”她摇头。

  “那你是村委会主任?”她又摇头。

  “你是炊事员?”问话回到最初的判断。

  “我是炊事员。全村的妇女都归我管。”她的声音响亮且清晰,手往房中拐角一指,“我是妇女主任。”

  我的目光往小门上方的牌子聚焦,上面写着四个字:妇女之家。

  我们在休息,她在做饭。看到她一个人忙乎,我们要帮忙,她说不需要,休息好了明天看冰川有劲。

  晚饭上来,煮一锅牛肉、萝卜、玉米等的混合物,味道好极了。端着一碗米饭,我们都有想不到的获得感。在这寸草难生的深山中,别说发展,怎样生存都是个问题。

  我们多虑了,炊事员对这个问题未予回答。她在坐下之前,几乎是大吼一声:“你们带的礼物呢?”

  沉浸于饭香的我们猛地一怔,望着笑容满面的她不知说什么好。

  “今天是什么日子?”她来句提示。

  彭利君第一个反应过来:“端午节,端午节。忘了把我们带的粽子拿出来。”

  满屋子飘起“端午安康”“家庭幸福”“中华一家亲”的祝福声。

  在吃饭间隙,我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说:“巴桑则吉,‘则’是‘日喀则’的‘则’。我的妹妹叫旦增央宗。今天过端午节,大家要在一起唱歌跳舞。”

  说到做到,她打开音响,和妹妹一起跳起锅庄。我们很快被她带动起来,围成一个同心圆边舞边唱。

  我们以为晚上在这里住宿,事实上,则吉已有安排。

  她对我们说:“村委会里不能住游客,你们住民宿,我带你们去。”

  彭利君问为什么。她说:“村里有民宿,让游客住在里面,村民有收入,你们能感受藏家乐。全村50户人家,很快住进新房。这些房子是按照民宿标准建的,建筑式样和装潢是当地风格,厨房和卫生间等的设施又和县城差不多。靠山吃山,是40冰川给我们带来致富机遇,是你们给达日村送来财富。”

  这个20多岁的妇女主任,冰川下的则吉,脑子里装的都是全村的发展前景。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