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张守福:寻找乡魂

作者:雨思   发表于:
浏览:23次    字数:1841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0篇,  月稿:0

  前不久,俺怀揣着无限的乡愁,回到了皖北农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与迎面而来的大爷大娘们打着招呼,去感受乡里乡亲的浓浓亲情,追寻一下似乎久远的记忆。

  回到村子的第一站,理所当然地来到了俺父亲的小院,父亲去世十六七年了,他生前居住的小院子还在,这里,成为了俺们兄妹几人的情感寄托,多年来,不管是谁从外地回来,首先来到的,就是这个小院落。因为,这里曾经是俺们的家,虽说小院子没人居住了,可至今还是俺们的家。有家,就有一种安静的归属感。

  记得父亲在世时,他总是把小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房前屋后栽种了许多花花草草,院子里挂了很多鸟笼子,养了许多鸟,有人一进来,小鸟儿就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像是热烈欢迎家人的回归。也就是到了这个时候,才是父亲开心快乐的时候,不管哪个儿子女儿回来,他又是杀鸡,又是买酒的,不像是待自家的孩子,就像款待贵客一样,让其吃好喝好。我理解,这是父亲对待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孩子们的态度,他是让孩子们知道这是“回家了”,能够感受到“家里真好”!而每每到这个时候,平时略显寂寞的小院子,也就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家是什么,家是有父母在,有孩子闹,有炊烟起,有欢声笑语,有亲情友爱,有快乐氛围。当然,还有房屋能够遮风避雨。这一点,俺是深有感触的。

  都说村落是游子的乡愁,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家乡永远在游子的心中,乡愁永远在游子的梦中。俺十七八岁参军离开家乡,几十年漂泊在外,可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想念的,梦中思念的,一直是俺的家乡,家乡的小河,家乡的庄稼,家乡的亲人,家乡的小路,还有,家乡的风……

  想当年,俺从部队第一次回乡探亲,时隔多年猛然间回到了村庄,近乡情更怯,听到了乡音,见到了乡亲,尤其是听到长辈们一声声喊俺的乳名,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一时间感到不知所措了,说话也显得语无伦次,任凭眼泪不停的流淌……

  这就是村庄,生俺养俺的地方。从这里走出去,无论走多远,无论在哪里,无论多富有,无论多安逸,哪怕是身处异国他乡,时刻还是想着回来的,从哪里出发,还要回到哪里,仍然是回到故乡这个地方。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落叶归根,这是一种魂牵梦绕,是心灵上的一种归属,人生灵魂的安放之处。

  早些年俺娘在世时,全家一大家子人,整天价打打闹闹的,闹腾得鸡飞狗跳,农家小院里喧嚣不已,热闹非凡。现在回眸一望,那时候虽然贫穷,甚至有时吃不饱肚子,也有冬天穿不暖的经历,然而,那个时候满脑子的记忆,总是快快乐乐的,其情融融,有满满的幸福感。

  再后来,娘生病了,可能是积劳成疾,且一病不起,长年卧床,不到六十周岁就走了。娘在弥留之际,断断续续的对俺父亲说,:“咱家小孩多,你要注意身体,守好这个家,孩子们啥时候回来,都能吃碗热饭……”

  余生很贵,健康万岁。娘去世了,父亲还是很注意身体的,他生活很有规律,平时打打篮球,练练拳术,乐于劳作,勤俭持家,见到谁都是乐乐呵呵的,喝酒也很控制,他一斤多的酒量,不到万不得已,总是喝个半斤左右的,什么时候都看不到醉意。

  父亲的酒量大,也为人仗义,村子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就请他出面张罗,他也总是乐此不疲。有次,父亲到俺家附近的李兴集上为村里人“要亲”,“要亲”就是选定结婚的日期,集镇上的人热情,把“要亲”的几个人都喝醉了。在返回的路上,父亲骑个自行车,晃晃悠悠地往家赶,在家门口的小池塘边,他一时没掌握住重心,连人带车一头扎进了水里。家人闻讯,都往池塘边跑,我那时只有十几岁,看到父亲在水中挣扎,就一下子跳入了水中,拼命地把父亲往岸边推。父亲上岸了,俺却沉入了水底,要不是有村人及时相救,恐怕俺这小命早就“一命呜呼”了。为这,记得当时俺娘与父亲打了一架,把父亲骂了个狗血喷头,父亲狼狈的回家睡觉去了。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在外漂泊时间久了,心里总是惦记着回老家,但也怕回老家,过去回家能见父母人,而现在回来却只能见父母坟。父亲去世后,俺无论啥时候回来,都要到父母的坟地看看,给老人家带点食品、茶叶,还有烟酒,再送些纸钱,在坟前与父母进行无声的“对话”……

  都说农村是有乡魂的。乡魂是什么?俺通过多年的感悟理解到,父母是乡魂,老屋是乡魂,炊烟是乡魂,大树是乡魂,鸡鸣犬吠是乡魂,午收秋收也是乡魂。乡魂,就是一幅农村的大写意,既可以是丰收图,也可以是四季景,总是给人以念想,给人以希望。

  故乡,令人魂牵梦绕。乡魂,永远萦绕心怀。俺有时在想,如果乡魂不在了,那么,恐怕游子也不会回来了。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