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5042的记忆

作者:慕灵   发表于:
浏览:49次    字数:4916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0篇,  月稿:0

  丛山峻岭,一峰接着一峰。

  从北坡仰望,并排的峭峰像一个“山”字,5042就在山字的中竖顶上。

  20多年的戍边生涯,有幸多次上5042守防,其中最长的一次在5042与战友们一道坚守了8个月,5042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记忆,以至于三四十年过去依然经常想起。

  帕米尔,古称葱岭,位于我国新疆西南。帕米尔高原的历史是屈辱的,“以萨雷阔勒岭山为界”新中国接过来的实际控制线即后来的边防线,是侵略扩张、殖民成性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

  5042,是帕米尔高原一个无名山峰的海拔高程,后来这个山峰便以高程命名。5042向南远眺为阔勒买达坂,因侧后有更高的山峰为背景,不突出不透空且山色一致,还有高差,视野开阔对阔勒买达坂一带一览无余。

  阔勒买达坂,是乌孜别里山口东南数百公里的实际控制线上唯一一个地势平坦,越野车辆可通行的山口,历史上曾有人畜车辆过往的记载。现为卡拉苏口岸通往塔吉克斯坦的过货通道。

  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苏关系恶化。从1964年到1969年,苏方蓄意制造边界争端达4189起。1969年3月2日,黑龙江饶河亮子边防连巡逻分队在珍宝岛上巡逻时,苏军70多人乘2辆装甲车,一辆指挥车武装入侵珍宝岛。苏军不顾我方人员严正警告,开枪打死打伤我军战士多名。后又以一个坦克旅,3个摩托化步兵团,总计约20000人数次对我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我岸上纵深地区炮击,我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苏军丢下约一个团的装备以及一批尸体懊恼撤退。

  处心积虑,伺机报复。1969年8月13日,苏方在我新疆裕民县巴尔鲁克山西部,制造了极其惨痛的铁列克提事件。苏军动用直升飞机2架、装甲车和T—62坦克数十辆,协同步兵300多人,突然攻击我执行正常巡逻任务的边防官兵,20人小分队与苏军激战5个小时,连续打退敌人3次进攻后,终因众寡悬殊,全部壮烈牺牲。

  同时,苏联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虎视眈眈。拥有440万军队,1060枚洲际导弹,50000多辆坦克,具备想打哪就能打到哪的能力和威力。推行积极进攻战略的苏联,叫嚣“72小时兵临城下”,与我国开战,能迅速占领我三北地区并夺取丰富的资源和工业基地,我国家安全面临无法回避的威胁,大敌当前,局势严峻。

  机械筑城,组装构件。阔勒买达坂临界一线,一夜之间,建起了堑壕交通壕纵横交错连接洞口,端口朝向我方的暗堡多座。其中,4905暗堡长期有人驻守,4659、4520、4484、4475为昼间有人把守。我方的一举一动均在其监控之中。建在实际控制线上的4475、4484观察暗堡,在我国政府向其提出强烈抗议,经过严正交涉后,对方才不得不弃用。

  积极防御,积极应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来不被气势汹汹的敌人所屈服所吓倒。1969年3月15日,为防止苏军“长驱直入”的大规模入侵,毛泽东指示“要准备打仗”;提出:“我们要作好充分准备,准备他们大打,准备他们早打……”全军官兵积极响应,战备工作摆上首位。

  5042前哨班的成立。观察是获取情报信息的有效手段,根据上级指示,我帕米尔高原边防部队,重点对地势相对开阔、平缓的阔勒买达坂实际控制线一带实施侦察观察。对方活动频繁激烈,我方侦察观察也步步跟进。由派出人员昼间不定点观察,变为不定点昼夜观察。再后来,抵近选择有利地形定点全时观察。1971年5月,固定的观察班成立,坚守卡英迪山西端山头临时挖掘的半地下工事内为季节性观察哨,1973年5月,在边防部队侦察、组织部门张国祥、赵崇恒指导下,由边防连副连长李进德带领一排一班官兵(前哨班)移至5042高地设为长年固定观察哨。

  敌动我知,敌未动我先知。前哨班官兵,从日常观察对方动向中寻找规律,从细枝末节中分析判断。及时准确上报情况,为上级对敌斗争提供可靠的情报依据。一个时期,上级了解边防动向,主要是看5042的观察情况报告。因为地位重要、作用明显,各级领导对5042十分重视,每到边防检查工作都要到5042看望官兵或者提到问到5042,机关干部下基层都要争取上5042体验一回。驻守5042的战士一年一换,在选择人员配备骨干时,战士们写申请、表决心,争着抢着要到5042前哨班。那几年,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成长,成为广大官兵的向往和追求。

  5042的情报成为边防形势、重大事件的“晴雨表”。1982年11月10日,我们发现对方3个暗堡,进出的人员增加,住人的暗堡人员多了,平时不住人的暗堡有了人住。我们分析判断,苏方内部可能发生了什么事件,或有什么军事行动。立即将情况上报,果然,第二天上级通报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离世。

  那时候的通信不像现在这样便捷。山上不产蔬菜,守防部队的蔬菜供应,全从山下拉运,蔬菜上送时,菜车走到哪了是官兵家属关注的热点,先是打电话询问沿路的哨卡,问不到时,值班室电话便会打到5042来让前哨班观察一下,这个对于5042官兵来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汽车数量,行驶在哪,行进速度,车辆间距观察得清清楚楚,报告得明明白白。

  第一次上5042。那年,我培训结业,如愿走上了心向神往的高原,分配到了背依慕仕塔格冰峰的边防连队。我任排长的一排一班,担负5042前哨班观察执勤任务,上级要求有一名干部带领。连长说:“你刚来应该适应一下海拔高程再往上走,可上边需要干部。”第二天,正好有人有车到5042底下看路,便把我和被包行李带到山脚下。下车后,我一抬头就看到了山顶上朝下看的战友,我判断也就三四公里路程,我扛起被包往上走,走了一会就觉得两腿乏力,呼吸急促,想走快,走不快,走上一会就想停下休息一下,向上看看好像还是那么远,路似乎越走越长,越走越远。也许是看到我走得越来越慢,山顶上的战友下来了两人,接过我的被包行李,要不是他们我还不知道走到什么时候才能上去。

  到了5042,周围看了看,了解了一下情况,晕晕乎乎,走起路来轻飘飘的,没到熄灯时间,就躺下睡觉了。……一闭眼就做梦,梦见我飞起来了!雪山河流都在我的身下,我在空中轻松自如、随心所欲,一会飞到西山,一会飞到东山,一会到这,一会到那,想到哪就到哪……班长秦俊才带着全班跑着追我,一边追,一边喊:排长!排长!我醒了,秦班长说,我已经睡了一天多了,他给连长汇报了,连长让我回连队。下到连队,休息了一晚上,到了第二天感觉好多了, 早饭后,我又回到了5042,昏沉沉,干呕、不想吃饭、嘴唇发紫的情况好多了,再没有出现那种如梦如幻的感觉,经历适应时期,让身边的战友们也为我担忧了一阵。反应小多了,投入观察执勤工作。前哨班经常保持4—6人留住,工作紧张有序。轮流观察站岗,昼间16小时观察,夜哨8个小时站岗,与连队同步训练,剩下的时间体能训练,背水、做饭。背水,来回一趟要走4个小时,1小时下山,3小时上山。不来人,有时间才会下到沟里背水。

  5042是风的世界,大风几乎天天光顾。一年中,风和日丽的天气屈指可数,大风起时,如虎啸,似狼嚎,不停地吼叫,整个山顶在大风中震颤、旋转。只要狂风一来,大家的日常生活基本就被限制在室内,困在室内的情况也有过。那几年,5042前哨班安装风力发电机,经过了连根拔起、拦腰折断、开了飞车三个阶段,最后,受当时材质和技术所限,以不适合使用而告终。当然,风再大,官兵也得执勤观察。在观察哨楼里高倍望远镜的对物镜露在外面坚持观察,大风天气观察更要提高警惕,防止敌人利用风天夜间袭击我们,或抓一把就走甚至抓一把不走的事件发生。大风天气里,不准一人走出室内,确实要出去时,必须两人以上作伴。在风的世界里生活,官兵学会了抗风的本领,摸索出“逆风侧身跑、顺风向后倒”等多套风中行动的口诀。

  偶尔没风,整个山顶似乎被按下了停止键,一切是那么安宁,安静的让人习惯好一阵才能适应。有人说,风成就了山的沉默冷峻,风成就了雪峰的挺拔坚强深以为然。

  新华社记者给我们照像。那天,接到连队电话通知,说记者要上来,具体细说时,电话听不清了……我们下去两人到山坡底下接记者,帮他背东西他不让,派去的人陪他走了大约一半路时,才把他身上背的东西接过来,同他肩并肩一同朝上走,休息了几次才上来。看他的面目表情,我们让他躺下休息一会,他说不用,他自我介绍说,他叫劳白,在新华社工作。客人来了,我们应该首先敬茶才是,但我们把开好的水果罐头端给他,他说就喝开水吧。我们只好不好意思地给他倒开水,他好像知道我们不给他主动倒开水的原因。5042八月份吃水是最困难的。因为气温升高,山上存雪量减少,下了雪赶快剐一些回来化雪,化成水后沉淀一定的时间,但烧出的开水,做出的饭仍然有一股土腥味,一杯茶水喝到最后剩下的茶底里似泥一样,许多人上来都不喝水,这些情况他好像都知道。他端起来咕咚咕咚喝了两口,然后坐下来一边喝水一边和我们聊了很长时间,说了许多话,说我们在高山上执勤辛苦,问了我们各自的情况。他说:罐头留下你们吃,他好像对我们每人每月供应一听罐头知道似的。他说:“我不会唱歌不会跳舞,我给你们照像吧!”他让我们拿上平时盛雪化雪的行军锅去堑壕里铲雪运雪,回到室内放到火炉上化雪,然后又到室外光线好的地方给我们每人照了一张单人像,他写了我们的地址。我想人家记者走南闯北,哪能记住给我们寄照片的事呢?结果,过了一个多月他真的给我们寄来了照片,我的那张新华社记者拍摄的照片,一直珍藏到现在。

  见证便道公路的修建。边防连至5042距离9公里多,靠近连队的一多半相对平缓,经连队多年自建已形成了汽车简易便道,靠近5042的一少半,由海拔3000多米上升到海拔5000多米,陡峭如竖,生活、取暖用煤及大宗物资,由边防部队建制内的骆驼运输班一年一次负责上送。

  1982年8月,期盼多年的靠近5042前哨班的那一少半修路工程开工,计划修成与靠近连队那段一样的汽车简易便道。那时,施工队好像不论什么级别资质,只有二十来个工人和数十把铁锹、十字镐和几辆手推车等劳动工具。施工队初上高原缺乏高原生活和施工经验,其中,几个人忍受不了高山反应,无法适应高原气候相继走人,留下的人员也一直喊叫“干不动”,干几下,就躺在一边喘粗气。给我们前哨班修路,不用说,我们就是道路的主人,从施工队进场开工,我们前哨班全体人员个个激情满满,担任值班的战友主动把观察任务揽过来,两个人的任务一个人干。我们每天出动2——3人,带上连队优先保障前哨班官兵用的药箱,给修路工人送上多种维生素、丹参片等适应高原的常用药,担负起擦碰伤包扎等卫勤保障,主动给施工队介绍高原生活常识,手把手教他们使用高压锅蒸馒头做米饭,帮助他们打眼放炮,与他们肩并肩搬石推土,无私支援完成施工任务。

  随着道路不断向山顶延展,全班战友像过年一样高兴,天天在电话里向连队领导战友报告通报进展情况,有的还给退伍战友以及家人写信传达喜讯,和他们分享快乐。1982年9月30日,由边防连通往5042前哨班的简易汽车便道全线贯通。站在5042,看着拐了33个弯的盘山路,郑俊才、廖礼林、夏长春、韩留芳、李同军战友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道路的修通让我们感到与连队和上级机关的距离更近了,孤悬一地的感觉消除了。道路的修通对前哨班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生活保障方式和质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生活工作方便了许多。也就是这条道路保证了后来的边防设施建设,保证了营房设施的更新换代。

  30多年间,一代代一茬茬官兵,信念如铁,坚守5042,送走黄昏落日,迎来黎明朝阳,准确、翔实地向上级报告观察情况,守护了慕仕塔格脚下的草青水绿、安宁祥和。5042前哨班,年年立功受奖,年年评为“边防执勤先进单位”。其中,荣立集体一等功3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24次。走出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第一任班长张金根,走出了从战士、副班长后来成为排长、副连长的阿不都·热合曼。阿不都·热合曼光荣地出席了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团中央授予“学雷锋树新风模范青年”称号。前哨班官兵先后一百多人次立功受奖。

  1991年9月9日塔吉克斯坦宣布独立,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2008年9月20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负责人、塔吉克斯坦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尤尔达舍夫作为中塔两国政府代表在卡拉苏—阔勒买口岸共同为第83号、第84号界碑揭幕,标志着中塔勘界野外工作结束。经过多年的勘界工作,中国与塔吉克之间长期未定、近五百公里的国界勘定。得到双方的共同承认并形成法律文件。”

  那年,根据上级命令,5042前哨班撤往新的地界担负新的任务,5042不再是军事管理区域。

  5042所承载的使命结束了,但5042的历史已经写就,戍边人的这段经历也无法从记忆里抹去。

  “我也曾穿过那身军装,

  它让我到如今也无法遗忘。

  虽然已是昨天的故事,昨天的故事 ,

  我在梦里还常回到那站岗的地方……”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