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郭安廷——沙窟村的古今沧桑

作者:鑫乾煌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1426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21篇,  月稿:21

  从远古走来的山西壶关县沙窟村,在某个时空中停留在太行山深处,连同一路不离不弃的那些变迁。

  能作为地标建筑物的当然是那座玉皇七佛庙。按说村上有个古庙,在拥有2000多处古建筑的长治地区似乎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但沙窟村的玉皇七佛庙里深藏有距今1600多年的北魏石刻,这估计在全国范围内不太多见。从玉皇七佛庙出来往右走不多远,有一大片槐树林环绕的青石坡。咋一看和普通的青石坡没有什么两样,但低头细看,一处青石板上似乎有白色的小鱼在游动。我怕是看花了眼,便揉了揉眼睛,蹲下身子仔细观看,在青石板上确实有一条白色的小鱼。我把视线扩大范围,又在其他青石板上看到了小鱼的图形。这些鱼图形的个体并不大,最大的也就是四五厘米长,但形态各异,有的蜷缩着,有的扭曲着,有的只有身躯没有头部,有的只有头部没有身躯,有的单独存在,也有的两三个聚在一起。继续寻找,还出现了螺的形象印迹。青石板上有鱼和螺的形象印迹,令我马上意识到这是古化石,继而联想到脚下的这片青石板很可能在远古时期是有大水的地方。后来翻阅资料,证明我当时的瞬间想象有些多余,其实这种现象古人已经有发现,早在北宋年间就有人对太行山的形成历史提出了分析意见,那就是沈括。当时他身处太行山间,看到太行山的山崖之间有“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便开始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他经过研究之后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在事隔千年后的现代,地质学研究证实了他的论断。研究表明,太行山是在一亿年前开始孕育,而在240万年前开始大幅度隆起并形成。既然远古时期的沙窟村一带还是一片汪洋,想必这里在那时也是水生动物的乐园,后来随着地壳的运动变化,大水逐渐退去变为陆地,原来生活在水里的鱼、螺等动物在漫长的矿化作用和石化作用中保存下来,形成了化石,穿越上亿年后邂逅了今天的人们。

  也可能正应了古人逐水而居的规律,沙窟村一带有人类居住生活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因村集体的灰砖窑生产需要在村西北的黄土崖取土,村民在取土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条烧灰带,而烧灰带里陆续出现了陶盆、陶罐等的碎片。一位本村的中学历史老师见此情形,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敏感地判断这里可能是一处古人类遗址,遂上报县里。经过文物管理部门鉴定,沙窟村西北那片土地遂于1990年正式被确定为“新石器时代和商周遗址”,1996年又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我到实地察看时,竟意外地也发现了一块古陶残片。后来把照片发给专家请教,认为是商周时期陶鬲的一只腿。

  沙窟村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因深藏大山,抑或是其他更复杂的原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戴着贫困村的帽子。直到在新时期党和国家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全村才彻底摆脱贫困的束缚。如今村里开发有光伏发电、旱地蔬菜种植、特色文旅、农业合作等多种产业,保证了村民的日常收入;修建了器乐活动室、健身活动室等活动场所,成立了锣鼓队、广场舞蹈队等文体组织,提升了群众性文化活动质量。沙窟村全村有15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差不多有300人。为了让年轻人安心在外务工,村上成立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定期请医护人员到中心为老年人进行体检和免费做中医理疗和拔罐等。村委会还以六个村民小组为单位,每天循环为70岁以上的老人送营养餐……

  沙窟村从远古一路走来,演绎出一幅漫长的历史画卷。在这幅写满故事的画卷上,如果说石鱼坡的形成是古老的沧海桑田奇迹,那么让沙窟村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现实才是真正的人间巨变。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