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曰:
振风提速,春色浑江,往来适意三千客;
凭步随心,黄梅流韵,山水宜城十万家。
这是我写安庆站的一副春联,应征2025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挂春联征稿,未能入选。这副楹联的构建,不仅仅限于春联的立意,而是把整副楹联所蕴涵的意象及个性元素,运用于“两行诗”的对仗,形成㧕扬顿挫,铿锵和谐的音乐之美,达成构思技巧上的精到,充分展示为安庆这座古城量身定制,引人入胜的意图。通过撰写这副春联,让我对安庆这座历史名城,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安庆城市飞速发展的脉络。曾经的依稀过往,在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
记得第一次到安庆,还是41年前那个晚秋时节,我们一同入伍的新兵,在太湖县城坐长途客车,到安庆码头集合,乘轮船到南京。这是我初次出远门,一切都是那么陌生而新鲜。振风塔的风铃和江船的汽笛声,在空中回荡,港、台流行音乐,渐渐在大街小巷风行,略显几分时尚。倒影澄波底,横烟落照时,我们开始登船,秋色染红了大江两岸,轻浪不断的拍打我的思绪,华灯初上,让我尽情领受“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独特魅力。
“过了安庆不看塔”,对于往返长江旅行者来说,振风塔鉴证千帆过往,几度变迁;导航激荡,津逮正偏。每次回乡,路过振风塔,仰望之余,心湖泛起新的感受和思考,登临的冲动油然而生,因受时间约束,一直未能如愿。终于在一个初春时节,乘大轮,在安庆港下船,稍息过后,徒步至振风塔,攀梯而上。送目大江,白鹭旋空,浩渺烟波,山远成云。振风塔,在大江之滨,谦逊到隐去了他的巍峨,本真到淡泊了他的气势。塔下依然梵香袅袅,暮鼓晨钟,有鸟声滴落花间,迎江寺更显得格外宁静。无论是旭日东升,还是夕阳西下,大江之上,无谓西东,一座塔的坚守,永远定格在对一座城的青眼里,铭刻于心上。
有人说,安庆城里有两样珍宝,不可复制。振风塔提升了城市的高度,黄梅戏增加了城市的厚度。安庆是黄梅戏之乡,黄梅戏振兴与发展,增强了安庆城市的知名度,越来越受到推崇和人们的喜爱。如果你在异域他乡,一曲黄梅从耳边飘过,久违的乡愁伴随而来,让你情不自禁,顿感自豪。我是听着黄梅戏长大的,如今定居古都南京,身边喜欢黄梅戏的朋友越来越多,说到黄梅戏,就不得不提安庆,黄梅戏就是安庆一张城市名片,让人羡慕和向往。
东晋文学家郭璞说过,“此地宜城”,于是安庆就有了“宜”的简称。安庆不仅是京、黄戏剧之乡,而且是名流荟萃之地,新风古韵,山水城林,得天独厚。过去安庆的交通一直靠长江航运,或是长途汽车,缓慢费时,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速度。如今,揽镜江天,雄鹰展翼;晴阳烟水,长虹卧波。宽街幽巷,灯影书香。危房陋屋,修缮焕新。真可谓:“浓妆淡抹总相宜”。
安庆的高铁时代已经到来,将原来长江航运24小时的时间,缩短到4个小时之内,从南京到安庆只要两小时,安庆到太湖县城半小时就可以到达。长三角“超级环线已经闭合,安庆处在环线最西端的中轴线上,左右逢源。顺时针可到达省府合肥,古都南京,大都市上海;逆时针可到达九华山、黄山,千岛湖、西湖。纵横交错连环画,往返奔驰交响诗,一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舒适惬意,宾至如归,相信安庆站的明天会更好。
高速与高铁共进,给人居环境带来动感,注入城乡活力;楹联与城市契合,给人文品味传递感动,激发岁月真情。一副楹联与一座车站的故事,还将继续演绎,把我们的诗意生活带进春天,走过四季,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