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敬爱的父亲已永远离开我们有2年11个月了。这些天来,几回回梦里,梦见父亲依然精神矍铄、音容宛在,让我思绪万千,不由得在我脑海里浮现出父亲生前勤劳淳朴、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点滴往事,思念之情难以平静。思来想去,借助手中之笔记录点滴“花絮”,以此表达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哀思。
父亲的一生勤劳质朴、为人正直,助人为乐,任劳任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父亲为了全家生计,几经周折,四处奔波,带着母亲和大哥从甘肃民勤一路逃荒要饭走到内蒙古河套地区(现在的杭锦后旗),后又从杭锦后旗来到民勤新西大队(现在的火坎村),在此安家落户,过着举步维艰的困苦生活。那时在实行公社化、大锅饭的年代,都是凭着挣工分分红,领取不多的粮食或少许人民币。为了减轻家人的饥寒交迫,父亲默默地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总是起五更、睡半夜,一刻都不闲着,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多挣一点工分,多分一点粮食,白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浃背的在地里劳动,晚上披星戴月还要推车拉粪或者翻粪,忙前忙后,不知流了不少汗,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为家里争了不少工分、粮食,共度艰难岁月。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的鼓舞下,中国农民创造了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生产经营责任制,这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佳音。勤劳、善良的父亲抓住这难得的大好时机,将承包到户的田地、农具、牲口等生产资料,一一进行了梳理,周密计划,精耕细作。承包到户的土地一部分种植小麦、玉米,一部分种植葵花、茴香、胡麻、籽瓜等经济作物。为了多打粮食,增加经济收入,父亲更是起早贪黑,辛勤劳作,从不叫苦叫累,一心想着庄稼到了秋天有个好收成,家庭经济宽松一点。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家庭条件逐年有所好转,一年更比一年好。
父亲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助人。记得每年7、8月份,正是庄稼小麦收割、打麦场的时候,父亲除了把我们家的麦子收拾干净、颗粒归仓外,还主动帮助左邻右舍的四爹、六爹家,亲戚二舅、三舅家打麦场,一直干到全部收拾完毕才歇息。父亲还有一技之长,就是闻名乡村邻里号称的“屠夫状元”,每逢元旦、春节前后,村社居民就开始邀请父亲给他们宰猪杀羊,从来不作推辞,爽快应答,屠宰起来动作娴熟,游刃有余,深受大家的啧啧称赞。
父亲虽然是当地完小毕业,但骨子里拥有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传承的优良美德尊老爱幼、善待乡邻的思想意识。从我有了记忆,无论是家中长辈还是小孩,都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对待乡邻,父亲也是倾其所有,绝对是真心实意,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总是竭尽全力,毫不惜力。而对于自己则是能省则省,能抠则抠。常言道,父爱如山,身教重于言教,父亲的这些一言一行早已在我的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是我最好的学习榜样和为人处世的楷模。父亲兴趣爱好广泛,冬季整休时除了看书、掀牛九(大西北广为流行的一种牌类)外,还热心公益事业,每逢传统节日,在乡村举办的扭秧歌、跑旱船、唱秦腔、唱眉户和唱当地小调等各种文娱活动中都能积极带头参加,丰富和活跃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父亲的优点甚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父亲,明年2月16日是您去世三周年纪念日。届时,我们兄弟仨家将到坟前看望您,并为您和母亲磕头祭拜,送上好多好多的纸钱,让您和母亲有花不完的钱。父亲,请您放心,我坚信您的子孙后代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前景的指引下,日子一定会过得愈来愈好。亦请父母亲大人在天之灵保佑我们,让您的子孙后代无病无灾,健健康康成长,快快乐乐生活,让幸福美好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