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举者,陈姓,世居古堡。自幼求学,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素常寡言少语,为人正派。曾任村党支部书记十八年,囗碑颇好。交班于年轻人之后,仍任副书记,尽心辅佐之。又在堡之西侧,自家承包的土地上,经营一爿杏园,自命名曰世外杏园。每日驾一帶棚的电动车,往返于杏园与家之间,虽甚辛劳,倒也自得其乐。
今年七月,杏黄时节。应桂举之约,我家祖孙三代,到杏园摘杏玩耍!虽天气闷热,但园内枝叶茂密,浓荫匝地,微风拂面,倍觉清爽。儿孙们久居城黑暗,见园内好一派乡野风光,欢呼雀跃。小孙儿头上扣一大草帽如伞,奔跑于树间撒欢!
至午席间,问及杏园一年收入。答曰:杏园共十五亩,与老伴辛劳一年,收入二万有余。粗略算来,老俩囗平均每人每月收入不足千元,只抵城里一个保洁工的月收入。不禁唏嘘,不禁黯然。而桂举毫不在意,谈笑如常。
大柳树下
郑家庄堡中有一株大柳树,与古堡同生。虽历经数百年光阴,仍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方园百步之内,皆浓荫清凉所及,最是村民们休闲聚集的好去处。
大柳树东临主道,是小贩和商家聚集的一条长约百米的集市。西临一塘池水,隐见水草浮荡,小荷如碧。水中又建一飞檐斗拱之亭榭。两者于水波间相映成趣,愈见北方老柳之古朴,江南水榭之妩媚。
近年, 随着古堡之振兴,大柳树下四周大兴土木:道路在拓宽,文化墙伸延百米,投资千万元的南山小院已建成。
村民们说,古树乃一方风水所系,树旺则村旺人旺。站住树下,环顾四周,一派繁忙景象,始信此言不虚。
郑家庄之由来
郑家庄一堡四庄。以堡为中心,分东庄、西庄、南庄、北庄。
郑家庄村内有三十多个姓氏,以陈、邢、安姓居多,从古至今并无一户郑姓人家。因建堡时,堡门在正南,堡内街巷亦成"正"字型布局,喻正气、正直、正道之意,故名“正家庄"。后按照姓氏命名村名的习俗,取谐音改名″郑家庄"。
郑家庄村东南有一古寺,曰峰山寺。寺内原有两个出家之人,村民习称"大师傅"、"二师傅"。大师傅乃北京人氏,因患绝症,医生断言只有二三年可活。大师傅不医不治,云游四方,忘忧于山水之间。一日,行至峰山寺。见寺中一松擎天,高约数丈,树冠亭亭如盖,不觉心中一动,便选择在寺中落脚。村民待之若家人,但有新鲜菜蔬水果,必先送之品尝。寺中各种粗笨活计,亦必有人主动去做。八年后,大师傅殁。遵其遗嘱,其家人在村民们的帮助下,葬之寺之东南,从此托体山阿。每逢清明、农历七月十五等祭奠先人的日子,其坟前必有烧纸焚香之痕迹,年年如是。当地民风之淳朴,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