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王剑辉:桃花米

作者:王剑辉   发表于:
浏览:97次    字数:2920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46篇,  月稿:0

  (一)

  我生长在一个名为桃花的古堡中,从小就听老人们道古说“咱们桃花堡可是一个风水宝地。当年康熙皇帝食欲不振,久病不愈,就是因为吃了咱们桃花产的小米才食欲大增的哩。”

  关于老人们讲的这个故事,我一直不太相信,直到我有一天无意中看到关于这方面的记载,我真的十分的佩服那些没有多少文化但很会道古的老人们。

  桃花米,为什么叫桃花米?为何产桃花米的地方叫做桃花堡呢?据史料载“北魏年间,筑东门毕,正逢桃花盛开,取其名为桃花筑。”后来桃花筑因为种种原因更名为如今的桃花堡。哦,原来是这样啊!

  桃花产的小米是蔚州政府向皇宫上贡品质最为上乘的,桃花小米相比其他三大贡米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颗粒大味甘甜。之所以颗粒大,主要原因是因为品种的问题,其次过去留苗较稀,素有“一步老三根”之说。之所以甘甜,可能是因为桃花处于小五台山的脚下,海拔较高,昼夜温差较大,从而赋予其甘甜这一特点。

  明,清时期,蔚州八大镇中为何只单单在桃花堡设立米粮市呢?这大概和桃花米有这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可推测桃花堡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种谷子的古堡。

  (二)

  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春社日,家中老人都会把往年存的五谷拿出来晾晒。春社日是太阳神的生日,每年到这天太阳高高升起时,老人会烧一份黄纸、烧三根香,然后把家里门后面挂着的“五谷口袋”中的五谷倒出来晾晒,以此吸收阳气。

  “五谷口袋“里面的五谷分别是谷、黍、麻、麦、豆,谷为五谷之首,从此处可窥见谷子对蔚州的农业是十分重要的。每每家中有人要出门或者是身体虚弱者,家里的老人都会把“五谷口袋”中的五谷倒出些许,用红布和五彩线缝成三角形状。让家中即将出门,身体虚弱者佩戴。

  之所以用红布,是因为红色在五行中代表的是火,火在易经中对应的是离卦,而离卦是阳气最盛的卦。中医认为五谷是补充人精气的佳品,经过每年春社日一晾晒,其阳气已经达到了极致,红布、五彩线、五谷三者结合一体,就算本事再大的妖魔鬼怪,也不敢靠近这佩戴“五谷三角"的人。

  随着桃花堡老人们的谢世,这些习俗也将会随之消逝……

  (三)

  每年谷雨是播种谷子的最佳时间,老一辈人常常说“谷雨之后就没霜了,是耩谷子的好时节。”播种前必须先把大粪筛成比小米略大的颗粒状,然后将前年留下的种子和大粪拌均匀,以次保证发芽率。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等一场大雨。因为大雨过后,土壤内水分更充足,发芽率也会更高。

  耩谷子那天家里会请很多人,我小的时候就曾经见过那一盛大的场面。到了地里,大舅把一个耧车装满了大粪和谷籽混合的料籽。二舅把砘谷辘套上驴等着压地。砘谷辘长得十分的奇特,是由两根担子组合到一块的,前面粗担子上串着两个大砘后面小担子挂着两个小砘,中间用粗麻绳相连接,看起来十分的喜人。

  耩谷子的时候前面牵驴的叫做帮耧后面控住耧车的叫做扶耧,至于为什么叫做扶耧呢,其实在耩的过程中前面驴拉着前进的时候需要扶着摇晃耧车,以保证其均匀出籽。在这一过程中耧车下面的铜铃随着耧车的晃动会发车清翠悦耳的声音。劳作的人们听了这一声声清翠的铜铃声,身上的劳累也会减半。

  耧车耩过的地方紧着接就是砘谷辘的碾压,砘谷辘一次可以压四垄,而耧车一次只能耩三垄谷子。所以经常砘谷花费的时间要比耧车少一些,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很可惜现在这种传统的种植方法早已经被现代播种机器所取代,我不知道若干年后是否还能见到这一古老的播种方式。

  (四)

  每年秋分过后是收割谷子的时节,我很有幸曾经完整的收过一次秋。那一日是八月十七,我们那天很早就下地了,同行的老乡说“今年的谷子长势真不赖,黄乎乎的,就这谷穗的个头比往年大好些哩。”

  到了地头起,我向着好几亩谷地眺望着,满眼的金色,但心里却突然咯噔一下,仿佛看到百年前米粮市中的商贩在这里挥汗劳作……

  嚓、嚓、嚓一根根谷苗被我们拦腰割断,割谷子是个力气活同时也很危险,稍有不慎就会伤到自己。我们将割下来的谷苗拉到场里,然后过几天再切穗,有些人可能会不解为什么不在地里面切穗呢?这样反而多此一举。其实谷子是有后熟作用的,如果直接在地里面切穗的话是会减产的。

  谷子切穗后,我们将其放到场上暴晒,直至晒干为止。我们把谷穗摆成一个圆状。然后舅舅们就把两头驴套在碌碡上,开始进行压场环节。压场听起来十分雅致,实则是尘土飞扬,两头驴围绕着用谷穗围城的圆状奔跑,这一跑比驴放惊还要快,两头驴拉着碌碡在场上绕圈。飞快的奔跑,场上的尘土都被扬起,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谷糠,十分的呛人,而且会被弄的满头谷糠和尘灰,十分的不爽。而那些每年都压场的人他们却从未报怨过。

  压场后的谷子中还混有石子和谷糠,需要用扇车就行第一次除杂。风车是最费人力的,往往需要三个人轮替着蹬

  在蹬的过程中需要有两个人用柳条大簸箕来往入料口倒混着杂质的谷子,这一过程中十分的辛苦,不是一般人能干了的,往往都是有这好几十年经验的人才会去蹬扇车。但即使是有着几十年的经验的人,在蹬的时候也会汗流浃背。

  从出料口缓缓流出的谷子需要进行二次除杂,这一环节是属于妇女们的,人手一个柳条大簸箕,唰、唰、唰簸箕簸着谷子,那清翠的声音是丰收的声音同时也是属于农民们的乐曲。在这之后进行第三次除杂同时也是最后一次。这一环节是男女分工干,两个男人负责筛大筛,而妇女则负责用大铁锹把谷子放到大筛上。这一套动作连续起来,如同一副连环画一样。这一过程任何人都偷不了懒,因为一旦其中一个人偷懒了,就会耽搁整体的速度。

  大筛过后就开始装袋入库了,这个时候有爱唱的就吼几句山西梆子。一天农忙过后,我最享受的时候就是那天晚上一人手端一碗新小米粥就着“顾家驴肉”和舅舅们闲聊。

  (五)

  桃花米的口感好不好,取决于碾米的工具。在过去碾米的工具叫做大碾,是由十几块梯形石条砌成圆锥形作为碾盘,有了碾盘需要配一个圆柱形的石头碾子(俗称碾轱辘)。这一碾米工具又被称为“海青碾。

  有些村子置办不起大碾,或者因为村子太小,但他们会想办法仿出“海青碾”,这种仿制大碾是用石头和泥土垒出整体然后用荞麦皮和黄泥糊好轮廓,然后往上泼水等到第二天早上就可以碾米了,但是这种大碾只有数九寒天才能用,俗称冰碴碾。

  但是一般人家都是在三九、四九天碾米,海青碾也不例外。因为怕生虫,一般人都会把碾完的米放到大瓮里面,每到清明前后家中人会用麻纸将瓮口糊住,以防米中生虫。

  但是如今这些都不在延续,曾经有大碾的人家,也将大碾拆下来垒了厕所。

  (六)

  桃花米曾经名誉北国,但市场由于竞争激烈、鱼龙混杂,桃花米这块门面也变得灰头土脸了,没有了昔日金色的光芒。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去寻求解决办法呢?

  一个地区想要发展其经济,有两种最显著的两种方法,一是发展当地旅游业、二是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显然第一种方法是行不通了,因为桃花堡的百分之95的古建筑全被毁,这是桃花的悲哀,更是蔚州之悲哀啊!第二种方式对于桃花来说很艰难。那一个个从桃花堡走出的“有志之士们”到头来无一人想着为自己家乡桃花米擦去满脸的尘灰。

  谷雨将至,新一茬桃花米,即将耩入桃花堡这片沃土中。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桃花 王剑辉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感悟

查看更多生活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