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胡汉平:我与军报的情缘

作者:简单生活   发表于:
浏览:91次    字数:2174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89篇,  月稿:0

  屈指数来,我军旅生涯的全部时间有三分之一是在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中度过的。当年,为写稿投稿的需要,我负责的师、团报道组订有大量的报纸,不仅中央媒体主要大报,几乎全部订阅,还有直辖市和多个省区的报纸也多有订阅。军队报刊包括各军区小报也是无一遗漏。每天阅报那怕是走马观花浏览一遍也要占去很长时间。我的一生,关注新闻,喜爱看报的习惯就是那个时候养成的。

  《解放军报》是部队新闻工作的直接投稿对象。作为团、营、连部队基层单位的新闻报道员,要上一篇军报稿件,那怕只是一个“豆腐块”或是一条几十字的短讯都是十分困难的。记得在四川广安伟人故里长达三年的国防工程施工时,在一个整编师四个团二万多人的会战中,团队之间,除了施工,还有新闻报道都是摽着劲比着干。《工程兵报》是我们的主阵地,如果那一天或者那一阵子团队番号没在报上出现,没有稿件见报,团里领导就要过问,新闻干事和报道员们就会着急紧张,四处采访,日夜赶工也要力求稿件见报不断档。有时为了一篇重要稿件,领导会特批专人进京送稿。我第一次乘坐民航班机,就是在40多年的1979年去北京《工程兵报》送稿得以实现的。要知道那时军人乘飞机要团以上干部级别才有资格。可我一个穿两个兜的小兵竟然坐上三叉戟的民航班机进北京,因而荣耀至极。为了鼓励写稿见报,当时团里规定,只要能在《解放军报》见报,那怕是一个几十字的短讯,也可记三等功。我的第一个三等功荣誉就是因为在军报上稿方才获得的。

  几十年来,我对《解放军报》情有独钟。北京阜外大街34号是我当年时常光顾的“圣殿”。报社众多的编辑记者是我心中仰慕的“圣贤”。刘书忱、刘均孔、喻晓等等,不仅是我在总参新闻学习班的授课老师,也是我新闻学步的引路人。每当忆起,心中温暖就会油然而生!

  没有想到的是,作为曾经的新闻人,过去写人记事对象都是他人,除了稿件署名,自身从未出现在新闻事件中。而在离开新闻岗位多年,已在军队院校的三尺讲台耕耘之时,却被新闻后来者当作采访对象,并在我钟爱的《解放军报》上我的教学事迹得以宣扬。

  我上世纪末1989年5月从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调入武汉总参通信指挥学院。调入通院之初,先后在政治部组织、宣传两个部门辗转。1991年7月被学院选送至南京政治学院学习。两年学成,以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返回学院,转至教学岗位。1993年的军队院校,军队政治工作教学,正逢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当时,中央军委要求邓小平理论要尽快进院校进课堂。与邓小平理论相联系的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进课堂的问题也随之提上院校教学的议事日程。当时,这门尚未开设的课程内容和属性也未明确。如果开设这门课程,是将它归入军事理论还是政治理论还未定论。如军事理论,课程就应放在军事教研室实施。如政治理论就该由军队政工教研室负责实施。最后,根据总政要求和军队院校教学惯例,学院决定,这门新设课程由军队政工教研室负责实施教学。

  其时,我正毕业回院,被分配到军队政工教研室当教员。教研室主任看好我南京政治学院的专业品牌,将开设新课程的任务交付予我,并要求率先在1994年新学期开课。为了克服无现成教材且时间紧迫的困难,孙传民主任亲自带领走访调研兄弟院校,先后去国防大学、防化学院、参谋学院、军械学院、西安政治学院调研,获得大量第一手备课资料。经三个月的紧张忙碌,撰写出10余万字教案,《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课程,于1994年开年新学期在硕士研究生班按期开讲。不仅如此,我还将开设课程的经验心得写成文章,在当年武汉地区军队院校协作中心研讨会上现场交流,同时在《通信指挥学院学报》和参政《宣传月刊》刊发,获得了广泛好评。当年的教学工作量达200余课时。年底,获得了我军旅生涯的第二个三等功。

  通信指挥学院《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这门课程由我一手开创并一直主讲。从硕士研究生班开始,至参谋班,至营团班,至政工班,至博士班长达15年之久。赞扬易自满,日久生懈怠。面对领导的赞许、学员的掌声,不知不觉产生了自满情绪,放松了努力:课已讲成优质课,稳着点就行了,不需要劳神费力去改进了。后来的课堂讲授,阐述的理论越来越远离现实,选取的案例逐渐老化,对学员不再有过去的吸引力。来自教学对象的负面反馈,让我猛然感到,再好的讲授,如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会被时代淘汰,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常讲常新,受到欢迎。找到问题的症结后,我决心让失落的光环重放异彩。随后,我又花费大量时间,研读原著,结合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编排、梳理。备课中,注重解剖社会典型现象,把调整后的课程体系放到社会“大课堂”去检验,追索蕴含其中的理论根源和社会成因,并将其写进教案。几番心血一堂课,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的课堂教学重又获得了学员的喜爱和好评。

  此时,我则成为宣传对象,欣然接受记者采访,侃侃而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不久,新闻稿件寄去军报后,负责院校版的编辑还专门通过内部军线打来电话,要我寄去了一帧个人生活照。后来,这则题为《让重要课程常讲常新》的人物通讯在《解放军报》院校版以加主人公小传、加人物漫画肖像、加花边的特别形式于2003年8月11日暑假期间刊出,使我的教学事迹得以及时宣扬,为全军官兵所知晓。

  从新闻写手宣传别人到接受采访被新闻媒体所宣扬,我经历了一个奇妙的角色转换过程。《解放军报》成了我军旅生涯的最好伙伴。我爱军报!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感悟

查看更多生活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