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轻风徐来。当我从茂名市教师发展中心接过这块泛着银光的工作室主持人的牌匾时,百感交集。这不仅是荣耀,是使命,更是责任与担当。它标志着,我今后的工作将踏上一段新的征程,不仅教书育人,还要担当起培养徒弟的重任,今后将带着工作室为茂名教育发光发热。为期三天的主持人培训行程紧凑,课程高效高质。访名校,逐名师,听讲座,悟师道,修己身。干货满满,既有理论的高度,也有接地气的实践,堪称完美的研修活动。
11月8日上午,茂名市在建省市两级“三名”工作室工作会议暨茂名市第五批“三名”工作室启动仪式在茂名市教育局副楼报告厅举行。会议气氛热烈而隆重。茂名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陈木华关于工作室要贯彻“四个原则”的发言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其发言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让我先是诧异,接着深思,跟着肃然起敬。
事情是这样的。当陈主任在主席台上发言时,突然他的电话响了。全市几百名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在场,大家有点愕然。陈主任说,这个电话非常重要,他非接不可。想必是局长以上领导的电话吧。大家猜想。5秒钟后,电话挂断。陈主任解释:“父亲在医院急救,我妈打来的。”大家恍然并理解。紧急关头,儿子及时的回复给了电话那头焦急的母亲多大的支撑力量!
孝之道,乃中华民族传统之美德。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强调了孝道是仁的根本,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基础。老子说:“孝道者,天下之大本也。”孝道是生活中最根本的道德准则,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础。如果官员连与自己血脉相连的父母都漠然处之,何以心怀苍生,心怀天下?这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是一样的。
习主席,我们最好的榜样。孝敬父母、重视亲情,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的家庭情怀。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书架上,摆着这样一张照片。记录下了习近平陪伴母亲散步的温馨时刻,习近平拉着母亲齐心的手,漫步在公园中。在2015年的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吟诵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他说,这首诗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民深厚的家庭情结。孝顺的主席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明朝大臣严嵩,他的为官之道暂且放在一旁。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尊重事实,一分为二。他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在父亲死后,母亲含辛茹苦抚养他,供他读书考试,在严嵩27岁时,他的母亲去世了。他日夜痛苦,伤心过度,差点送了命,经过紧急抢救才活过来。明朝推崇孝道,父母逝世,守制三年,从文臣武将到黎民百姓,乃至九五至尊,无一例外。悲痛至极的严嵩还作出了更让人意外的决定,他要辞官回家隐居。这是一个让人钦佩的抉择,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放弃荣华富贵,避开俗世红尘,只为纪念自己未能报恩的母亲。27岁的严嵩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那时的严嵩,是一个正直的人,后来他隐居十年再次出山为官,变得骄奢淫欲,与本次话题无关,免说。
由彼及己,我也曾遇到父亲病重瘫痪在床的窘境。我和哥弟及母亲背负起照顾老人家的重任。当我看到一个昔日在讲坛上侃侃而谈,挥洒自如,为人师表的教师,此刻却只能像个无助的幼儿躺在床上等人照顾时,作为亲人,心酸之情,难以言表。我一遍遍为父亲擦拭,清理秽物,替换尿片,不厌其烦。我曾因过度用腰,竟不能直立行走,弓背驼腰,仿若老太婆。但这与瘫痪在床的父亲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后来与同事聊起此段经历,同事诧异并不理解,说男女有别。我坦然答之:当你想到此刻他就是生你养你的父亲,还有什么好忌讳的?我阿婆90岁瘫痪在床,也是叔叔帮她清理秽物擦洗身体。儿子照顾母亲,天经地义,有什么难为情的?归根到底,儿子照顾母亲不好意思,女儿不能擦拭父亲,还是“孝心”余额不足的原因吧?
纵观泱泱华夏几千年,孝顺父母的经典故事数不胜数。春秋时期仲由为亲负米,汉朝天子刘恒为母亲尝汤药,寒冬时节九岁小黄香用身子为父温席……中华民族的孝道故事在历史长河熠熠生辉,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孝顺之美德永恒不变。
孝了,才能顺下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孝顺与人生顺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孝顺是人生顺利的基石。孝顺不仅是对父母的尊重和关爱,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品德。孝顺的人通常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因为孝顺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和对家庭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和信任感在职场和社交中也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使得孝顺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在事业和生活上更加顺利。
故,“孝”乃“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