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郑玛峰:深夜遐想

作者:陌陌   发表于:
浏览:3次    字数:1839  电脑原创
级别: 文学童生   总稿:20篇,  月稿:20

  深夜,是一个属于沉思与回忆的时刻。在这个时候,人们往往会静下心来,去回顾过去的经历,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那些曾经的感动与震撼,在黑暗中如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而那些幸福的瞬间,更像是镶嵌在回忆长河中的璀璨明珠,熠熠生辉,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我经常是拉着灯就犯困,关了灯就清醒。实在睡不着,干脆起来披衣坐在窗前,静静地凝视着窗外的世界。窗外的街道早已空无一人,只有路灯孤独地散发着昏黄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夜晚的故事。而我的思绪,也随着那灯光,飘向了远方,飘向和父母在一起生活时的苦涩和无忧无虑的时光。

  父亲和母亲相濡以沫大半辈子,但父亲还是在母亲53岁时撇下了她,去了天堂。母亲独守空房24年,77岁时追随父亲而去。父亲和母亲也有争吵,但都以母亲占上风而收场。有时,父亲嘴上会起一个或几个亮晶晶的水泡,母亲只会歉意的和我们说:“你看你爸,我骂他,他不还嘴,起了一嘴毒水泡。”但不会向父亲道歉。在我懂事以后,有时我会中立的说:“妈,知道我爸让你,你就少说他两句吧!”但母亲下次对父亲还是嘴上不留情。我曾问父亲:“爸,你为什么总让着我妈?我妈骂你,没见你还过嘴,就见你嘴上起水泡。”父亲宽容大度地说:“你妈是刀子嘴豆腐心,吃的、穿的都接济我,和我过日子吃了不少苦,没享过一天福,我又比她岁数大,就应该让着她点。”我觉得母亲生活虽然苦点但心里不受委屈,母亲对父亲的博学应该是崇拜的!父亲也很男人。

  母亲很能吃苦,也很能干。我小的时候,母亲在砖瓦厂当小工,砖瓦厂的活非常累,全是小工和泥,脱坯,垒麻花架,晾晒土坯,然后再用独轮或双轮手推车装窑烧制。母亲干活又快又好。晚上回到家还要烧柴火做饭,吃完饭还要在灯下缝补衣裳、袜子。小时候我们穿的新棉袄母亲会在袖口和领口处都给用补丁补上,过年的时候再给拆掉。拆掉补丁后的衣服,两个袖口和下巴底下那一块看上去是新的,其他地方仍然是脏兮兮的。

  父亲是读书人,在我县也是有一定名气的中医,父亲只知道读书看病,不会干家务。《史记》和《资治通鉴》父亲都看过。当然,《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这些古典名著父亲更都读过。父亲经常给母亲讲历史,讲这些书中的故事。过去没有电视,睡得早,钻被窝里听父亲讲故事,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母亲只上过小学,还是在父亲的识字班里和父亲学的。

  那时候冬天,家里都生的是土炉子,每年都需要用大燃泥把炉子内膛套一套,可能主要是为了省煤吧。母亲和好大燃泥,让父亲给套,父亲伸出白白净净号脉的双手,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干这个活。母亲看着父亲无从下手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用命令的口气骂道:“我倒一脚把你踢一边去了,起来,我干!”母亲用双手捧起一大把泥,啪、啪、啪甩到炉壁上,然后用泥板用力抹平,也不需要太光,这些动作几乎是一气呵成,很快就把炉子套好了。父亲只是在一边尴尬的陪着笑脸,还献媚地对我们说:“你看你妈多能干!你妈要是有我这点文化,就是陈慕华的角色了。”母亲笑着骂道:“你爸就是夜壶镶金边——全凭那张嘴!”

  夜,越来越安静,思维也越来越活跃。突然又想起青春时的青涩时光。那时候,姑姑家住在东门外人民银行的家属房,白河水哗啦啦的从门前流过,我去姑姑家玩,和表姐坐在小河边的青石板上,双脚伸在清澈的河水里,拍打着水花,望着远处朦朦胧胧的东山,畅谈着未来,畅谈着文学,畅谈着理想……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往事依稀若素月流空。当年两个文艺小青年,一转眼已是鬓发如霜的老妪了,好在心里还保留着对文学的梦想,这也算是不忘初心吧!

  偶又想起那个高大帅气、朝气蓬勃学中文的阳光大男孩,自从他毕业要求去新疆工作后,再也没有见过他,再知道他的消息已是阴阳两隔,斯人已逝,往事历历在目……不知是内心的疼痛还是释然,两行清泪默默落下,为美好的青春画上了句号!我们是多么渴望有一个灵魂伴侣,可真正走在一起,还是败给了柴米油盐!

  又想到《红楼梦》 栊翠庵中孤傲清高、心性高洁、才华馥郁的妙玉,结局却是被贼人掳走,终陷淖泥中。人生是多么的讽刺!我们的生活有太多的无奈和事与愿违,或许学习的意义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生吧!忽然感叹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九八,可与人言者并无二三!

  深夜的遐想,其实也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与慰藉。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而宁静的深夜,却让我们有机会将这些或幸福或美好或烦恼或困惑重新进行梳理,写下自己的心情,让文字成为心灵的倾诉;在深夜里与自己对话,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安抚。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