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豇豆汤,胶东人的口头福(散文)

作者:灌园痴叟   发表于:
浏览:8次    字数:4791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8410篇,  月稿:7120


  “娜姑婆,我刚擀了豇豆汤,你就来了,开领口也不能开得这么合适,真有这个口头福!”

  正往锅里下着豇豆宽面的母亲,跟刚进门的娜姑太打着招呼。

  “可不是嘛,侄孙媳妇,我就是跟着这个豇豆汤的味儿撵过来的。你都不知道啊,人老奸,猫老馋,我现在也不知道咋就成了馋老猫了,想吃这一口,大牙啷当着都有二十年啦!”

  娜(读挪)姑婆是母亲胶东老家的街坊,人不很老,辈儿却挺高。虽然早就出了“五服”,可后来都到了哈尔滨。总归是一个疃的,走动得比“五服”内的亲戚还要亲。她这次是专来看刚添了小老六的母亲。

  “东北可没有这好东西,你是从哪淘腾来的?”

  “姑太太,这豇豆面儿是我大舅从关里家邮过来的,就那么用手绢儿缝的一小袋儿,二斤,我妈说可金贵啦!”我插了句嘴。

  姑太太乐了,她抚摸了一下我的头,脸上的皱纹都盛满了笑,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可不敢小看了你这个大脑袋瓜儿。这个豇豆呵,老辈子也是个稀罕物,可好吃不打粮呵,庄稼人哪舍得种它呀,还是年年种地瓜,保饭碗要紧哪!”

  老人家急急上了炕,眼巴巴,等着吃这一碗思想了好多年的豇豆汤了。

  大人们是吃着大半辈子都忘不了的家乡味儿,我可是第一回想尝尝,豇豆汤真就是像她们说的,有那么好吃?

  “哎呀,好吃,真好吃!滑溜溜,清爽爽,还艮啾啾的,和面条的滋味儿一点儿都不一样!怪不得你们夸得像皇上吃的宫廷御面那么好。”

  那还是1958年的事儿。那一天,我第一次知道了,也第一回尝到了胶东老家,居然还有这样一种“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的美食——豇豆汤。

  说它是汤,好像并不准确。其实它是那种先用豇豆面儿作材料,和成面坯子,用大擀面杖擀成薄面饼,再用菜刀切成宽条子的面。然后再直接下在用肉丁和时令蔬菜,烧好的汤里。

  

  二

  尽管都是那种连汤带面的“浑汤面”,可这里头的区别却大了。一般的汤面,百分之九十九用的都是小麦面粉,而豇豆汤面,却完全或大部分由豇豆面粉当家。面不同,味儿怎么能一样呢!

  “侄孙媳妇,真没想到,你擀的豇豆面这么薄,到底还是咱关里家的手艺,没有好活计是擀不出来的。”

  姑太太放下碗,好像还余香未尽。我早就吃的只剩了碗底儿,不过我有点儿好奇,“姑太太,不就是擀面条吗?谁家不会呀!”

  “小四子,你还小,不懂,等我有工夫给你讲个故事,你就知道啦。”

  一听姑太太又要讲故事啦,我马上支棱起小耳朵,仰起了小脸儿,都忘了眨巴看着她那慈祥的面庞。

  姑太太可是一个会讲故事的高手,她要是能进戏匣子里,一定是个故事大王。梳得光呱利索的灰白头发,额头偏左,却有一个指甲那么大的疤痕。长着一双好看的大眼睛,就是岁月不饶人,眼角已经耷拉了。最叫人惋惜的是,挺漂亮的面容,两颊上却布满了坑坑洼洼的浅白麻子。听母亲说,那是她小时候得了天花,出疹子没出好,没人管,又痒得没忍住挠了,才留下来的。那个时候,摊上这样的事,就得听天由命啦,穷啊,谁能上得起医院!

  母亲有一句口头语,说看人是观其面,知其心。后来我长大了,却见了不少长着一张好人脸,揣着一颗恶毒心的人,可那个时候,我对姑太太笃信不疑。娜姑太从脸到心,表里如一。就是母亲说的那样,透过她的慈祥,就能像一碗清水看到底,能看得见她那颗善良的心。

  她给我讲的第一个故事,是我六七岁的时候。那天她来我家,正好赶上了那一幕。同是光腚娃娃的光伟,他妈妈是胶东黄县的,可不是一般的巧。可能那一天我俩在房产段儿的沙堆上玩儿的过瘾了,他慷慨地答应我,把他妈妈做的纸风车送给我。我拿着转的正欢的风车一溜小跑还没稀罕够,他却又追到我家朝我要。我不给,骂他说了不算,拉出来的屎又往回缩!正坐在缝纫机旁和母亲拉着呱的姑太太,劝我了,四子,把风车还给他吧,那是人家的东西,人家说了算。图小利大事不成啊,别看你现在还小,可也应该知道这样的道理啦!

  啥道理?我玩儿地没心思去想,可接下来的故事,却一下子就把我的心给拴住了。

  

  三

  “从前哪,有一个老神仙,他可能是闲得难受吧,就用黄泥捏出来俩小人儿,还在他们的小胸脯里,塞上了心。‘噗地’一口仙气儿,俩淘小子就活起来了。老神仙又给他俩起了名儿,一个叫小利,一个叫大事。叮嘱他俩,既然作了人,就一定不能忘了本,一定不能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七七四十九天之后,你们才能成真正的人。不然的话,就还是得尘归尘,土归土啦!俩小人儿都起咒发誓说记住了。”

  “夏天的小河边,树荫凉遮着,河水哗啦啦流着,还有凉丝丝的小风吹着,俩小人儿坐在草地上别提多舒坦了。忽然间,对岸的蓝天上飘起了一个大蝴蝶风筝,太馋人啦!哎呀,那个放风筝的,还是一个没他俩大的小丫头。大事心眼儿活泛,就对小利说,你嘴巴甜,不如你先过河,撒个谎,把风筝骗到手咱俩玩儿!小利犹豫了,惦心人家的东西,这要叫老神仙师傅知道了,那还了得!大事撇了撇嘴,师傅?师傅这会儿肯定闲得打盹儿,正在梦里头云游呢。你个胆小鬼,去呀!照他的屁股蛋儿就是一脚。就在小利跟头把式站不稳,差一点点就要抢到河里的时候,却冷不丁被水边的一块小石头绊倒了。偏巧,对岸的那个小闺女,也看到了他们俩。一边抖着风筝线,一边冲着大事喊,快过来呀,大哥哥,敢不敢跟我比比看谁放得高!那小闺女长得呀比桃花还俊,声儿叫的像银铃那么受听。大事心里头一热,就不管不顾了。你不去我去。弄来我自己放,没你的份儿!说着就不顾小利的劝阻,把小脚丫蹚进了河里。哎呀,不好!怎么浑身发软了,特别是两条腿感觉就要站不住了。想往回走,却来不及了。还没回到河沿,就塌了下去……”

  “姑太太,我明白了,他俩原本就是泥捏的,大事动了坏心思,害小利不成,自己入了水,又成了泥,再也不能成人啦!”

  姑太太点了我鼻子,“你真聪明,这就叫,图小利,大事不成!”

  

  四

  那个故事,当时就像是用刀刻进了我的心底。可又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会儿吃老家的豇豆汤,姑太太又有故事啦!我囔叽着,非叫她赶紧讲。母亲呲了我一句,你姑太爷还等她回去做饭,多大了,也不知道看眼目行事!可姑太太却又把我揽进怀里,对母亲说,四子乐意听,我就再跟他说一个。

  “你不是说擀面条谁家都会吗?也许吧,好吃赖吃都是个吃,可擀豇豆汤就完全不一样了!你生在了好时候,又是一个小儿郎,肯定不知道旧社会的小闺女遭的那些罪,那会儿,会不会擀豇豆汤,就像是一把刀悬在新媳妇头上!遇上那样的刁婆婆,横挑鼻子竖挑眼,你就得吃下眼儿食,再也不受待见啦!……”

  姑太太刚要再说起那个“从前”,母亲却一竿子把我支一边儿去了。

  “别缠着你姑太太了,耽误了你姑太爷吃饭,他会不高兴的。等以后你姑太太有空儿再讲给你听!”

  姑太太走了,可母亲这一竿子支的也真够远的。豇豆汤的故事只开了一个头儿,也就再也没有了下文。

  家里又接到了关里家邮过来的豇豆面儿。记得,这是足足八年以后的第二回,母亲又张罗着要吃豇豆汤了。

  一见母亲在缝纫机上忙得头不抬,手不停,着急把活儿赶出去,我就来了勤快劲儿。不就是跟擀面条差不多嘛,姑太太当年肯定是哄小孩儿说的,哪有她说的那么难!不是我争强好胜地要显摆,是那些年粮食总不够吃,两天不吃,三天早早的,母亲大人一到做晚饭的时候就发懿旨,和面擀面条,再不就是擀面片儿,下到西葫芦,或是大头菜做的汤里,吃浑汤面。稀汤呱水地灌大肚儿,省粮食啊!我们家无姐又无妹,一大家子,总不能叫母亲累吐血呀。一来二去,擀面杖在我这个男孩子的手里头,轱辘得那个溜劲儿,比母亲也应该差不多了。

  我把豇豆面儿擓进盆里,从水缸舀了半瓢水和起面来。可和着和着,就觉着不对劲儿了,咋就是揉不到一块儿啊!要是和白面,这会儿早就能把面坯子揉得光光溜溜了,可这个豇豆面儿,它咋这么不听摆弄!我使了挺大劲儿,它还是囫囵半片的,抱不成团儿。正好赶上过夏至的那几天,伏老虎上来了,我热的受不了,就连前门,带后窗都打开了,穿堂风一过,才有了点儿凉快劲儿。

  

  五

  揉了几乎有半个钟头了,才好歹算是把面和起来了。母亲教我擀面条时,也还有一句口头语,叫什么,懒老婆和稀泥。说,懒婆娘的懒筋能抻八丈长,和擀面条的面,得是和硬面才好吃。把面和软了,虽然不用出力还好擀,可软沓沓的软面条,一下锅就真成了黏糊糊的一锅汤啦。我一直记着这个“训诫”,和豇豆面儿当然要和得再硬一点儿。我把面盆往面坯子上一扣,先让它自个儿饧着吧。利用这点儿工夫,就准备做面汤的菜了。

  估计面饧得也差不多了,我把擀面杖按在面坯子上就擀起来。真是不擀不知道,一擀心才闹,这豇豆面儿是存心要让我出丑了。擀的面坯子还挺老厚呢,它就跟我较劲了。破头烂齿的,眼看着就捂扎不到一块儿了。不是这边出了不规矩的齿轮边豁牙子,就是那边又裂了大口子。啊,中间的地方咋还出了一个洞。再擀下去,不就成了一块破铺衬了吗!我的火儿蹭地就上了脑门子,把擀面杖重重地一撩,就气呼呼地切上了菜。

  “夸你擀面条有点儿模样,你就自己觉得成了精亮,我没让你擀这个豇豆面啊,你逞哪门子能!现眼了吧?”

  母亲一出来,就嘲笑我,我觉得委屈,就顶了她,

  “还不是你那年一竿子支的,娜姑太才没给我讲完那个豇豆汤的故事,要不然,我肯定能擀的不比你差!”

  “哎呀呀,我的小祖宗,可是不敢得罪你,这小心眼子,一个疙瘩记了这么多年!”

  她一边说着,一边关上了门,又叫我去把后屋窗户也关上。我摸不着头脑了,

  “不嫌乎热啊?”

  “再热,这豇豆面也得要关门堵窗擀!”

  “这八年的欠账,不还你是不行了。你记不记得你姑太的额头上有一个疤?那个故事说的就是她自己的事儿。我把你支出去,就是怕她再提起来那一段儿伤心!”豇豆汤的故事,终于续上了下文,不过故事的主人公成了娜姑太她自己。

  

  六

  都说豇豆汤难擀,可那个社会,女人的日子更难捱呀!

  母亲毁了我的“杰作”,把破破慥慥的面,团拢团拢,加了一点儿用暖瓶里的热水兑的温乎水,又加了一些白面,重又用力揉起来。

  “豇豆面儿是豆子一类的杂粮,它没有筋性,更不像麦子面那样有粘性,开门敞窗户,有风吹着, 它还能成形吗!和面时要多多少少掺一点儿白面,就是帮着它能黏糊到一起的。当年你姑太,打小就没了妈,谁能教她。十来岁就成了童养媳,嫁了你姑太爷。你姑太爷那个人还不错,可她那个妈却是一个能跳脚骂大街,狗都不喜见的母老虎,一见儿媳妇满脸麻子就来气。

  “你姑太不是说了一个头儿吗?咱胶东老家老早就有这么个规矩,新媳妇三天下厨房,老婆婆就撂下一句话,擀豇豆汤!考你的活计呢!就像我现在给服装厂交外件儿一样,得让人家检验你的活儿做得咋样。豇豆面都能擀好的媳妇,这往后的日子就能好过些。可你娜姑太哪会呀!一边和面,一边掉泪,越急越捂扎不到一块儿,老婆婆还坐在东屋家的炕上连噘带骂。她急得找根绳子上吊的心都有!

  “要模样,一脸的麻子,看活计,豇豆汤擀成了破铺衬,人熊货囊啊!母老虎发了威,一个茶碗撇到了她头上……”

  母亲的擀面杖停住了,眼睛里泛起了泪光。

  “你姑太爷待她还算行吧,可让你姑太伺候惯了,倒油瓶子不扶啊。没随他老妈的虎根儿,可大少爷的脾气却也没少耍。那天你姑太也不乐意走,可家里还有一个乍撒手的,等着她回家做饭吃呢!”

  “妈,我想我娜姑太了……”

  “走啦!”母亲叹了口气,

  “好人不长寿啊,已经走了有五六年了!”

  那天的晚饭,吃着母亲擀的和馄饨皮那么薄的豇豆汤,虽然还是和八年前一样,那么爽滑醇香,可不知怎么,舌尖上却感觉到了一种苦涩。我知道,这怨不得味蕾,因为,这是从心里头涌起来的滋味……

  2024年7月于纽约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丽人生

查看更多美丽人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