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麸(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发表于:
浏览:40次    字数:3845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5189篇,  月稿:7872


  一眼就看出这是个形声字,和小麦有关。小麦的皮儿叫“麸”,小麦上了石磨,转上几圈,皮儿就蝶变为“麸”了,小麦从石磨的沟槽流出的就是白面,白面很矜持,丝丝拉拉地出。麸出场,就飘落在磨盘的最下面。母亲再捧起麸皮,过一遍石磨,我觉得是让麸皮更像麸皮。

  查字典,有“肤色”,没有“麸色”这个词。我上高中时,创造了“麸色”一词,出名得很。

  记得是老师布置暑假作文题,写一个收麦的农妇,我描写她的容貌用到“麸色”,说她的“麸色”就像小麦那个样子,是劳动妇女的最纯正的皮肤颜色,和小麦的金黄一样。站在地里,如果她们不是挥舞镰刀,闪着亮光,就觉得她们也是麦子,是融为一体的美。

  我特别喜欢这段描写,喜欢农妇的那种“麸色”,排斥着傻傻的白,以为白色不属于土地,不够健康,是和劳动格格不入的颜色。

  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叫高福海,他发现了我造的这个词很兴奋,他说,词典里没有“麸色”这个词,但他觉得这个“麸色”比那个“肤色”生动。生动得无需添加什么修饰和描写,农妇那种朴素的色彩就熠熠生辉了。他还在班级上分析说,这个词有着美感,有着想象的空间……

  这个词,只属于我们师生的,他不轻易否定一个词,实际上是在呵护我的想象力。这样的错误,未必纠正过来就好。

  

  二

  我的母亲是无神论者,但她对那些农家认为的“神”还是很虔诚的。文革期间,我们家的神主碑有被抄走的可能,母亲放在装猪食糠的米包里,躲过了灾难。母亲相信“箩神”,她说,箩一箩,白面粉就下来了,多么神!于是她也相信那盘石磨也是“磨神”,磨神可以给她磨出麸皮。

  麸皮是小麦分离的第一道副产品,不大入眼。那时白面粉很金贵,不舍得用纯粹的白面蒸馒头,但要祭“磨神”,就用麸皮儿。母亲说,新粮的第一口香要给石磨。一年中,石磨多是转动着玉米粒、地瓜干,小麦是最高级的祭品,必须祭出日子的好开头。

  于是,自留地收下的几垄小麦,加上队上分配的铡麦秸里翻检出来的麦穗,就成了母亲忙活的重点,暴晒,脱去麦糠,用干净的井水淘洗,我老家叫“捞麦子”,从水中捞上来,多么像打捞生活,生活不是摊开了摆在母亲的面前,需要她从水中捞出。捞好了,还要“涤麦子”,涤就是过滤掉砂子等杂物。等抛一个麦粒入口,咬着嘎嘣脆,那就上磨推了。

  到手的小麦也就十几斤,相对于队上每个麦季分配的每人30几斤,已经是最大的额外补充了。金贵得比手中攒着的一两个铜板还值钱,母亲脸上笑开了花,那脸“麸色”,和麦粒的颜色一样一样的,不好意思亲母亲一口,不然,能香到如今。那时,偷着想,如果给母亲百斤小麦,她的小脚还不能承重呢。她一定说,儿子啊,别怕,妈的本事不小哦,学着蚂蚁搬家也要送到“磨顶”(石磨上)……那样,她笑得更会灿烂,根本收拾不住。这是我创造“麸色”一词的根据。

  要把“磨眼”(石磨顶上一边的漏洞)喂饱,就是要推得粗,不能碾太碎,一般是在石磨眼下过两遍,磕出小麦的麸皮来。石磨沾上了麦香,母亲心中有了香气,可能这就是她的生活逻辑吧。他觉得在磨上推的时间长,会减损什么,所有赶快抢出麸皮,剩下的再磨几遍,就是雪白的面粉了。

  人要过年,虔诚而善良的母亲,竟然认为石磨也要过过年,打打牙祭的。所以,一盘老石磨在麦收之后就等着过年了。母亲说,一定要赶紧地给石磨“灌香”,麦麸的香,石磨会收下的。母亲不仅以自心揣度别人的心,连一盘老石磨的心思都被她揣摩得一清二楚的。

  我母亲早就去世了,我至今还觉得,如果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一定会有太多的仪式感,能让每一天的生活丰富多彩。她是一个有趣的女人,一个能把生活整出点味道的女人。

  

  三

  我母亲还是舍得和家人一起吃白面过年饺子的。一般是她先看着我吃,好像担心不够吃,时而夹一只入口,慢嚼,等我吃完她才吃几个算饱了。我们村流传一个故事,听着很心酸的。

  叔放的母亲,过年就包麸皮饺子和白面饺子两个品种,这年,她狠心包了纯白面饺子,欢欢喜喜过大年。结果被儿子叔放的一句话问住了。

  “妈,你吃什么?”是啊,母亲总吃麸皮黑面饺子,这次是天上普降大雪花,母亲怎么办?

  母亲的泪簌簌落下。看着儿子说:“吃吧,我看着你吃,就饱了。”

  麸皮,一时间在我眼中就有了痛苦的颜色,比听到苦菜的名字还难过。现在人们把“吃糠咽菜”当作时尚,看作回归自然,在“糠菜半年粮”的日子里,人们对白面的奢望,比涂在女人脸上的脂粉还金贵着,所以我常常琢磨胶东半岛人称白面馒头是“花饽饽”,当然源自方言,是不是也是表达一种饱满的情绪,表达一种美如花的生活理想?饽饽,读起来很有气势,脱口时有一口畅快的语气。大枣花饽饽原本是源自祭祀先祖的一种麦面美食,有石榴花开的美感,也表达着农人对日子的幸福期盼,有蒸蒸日上的寓意。可在麸色的黑面馒头面前,很长时间是隐居者的形象。

  麸皮蒸的馒头,不能叫“麸皮花饽饽”,胶东人称“麸卷子”,就像俄罗斯的长条黑列巴。我始终弄不懂为何叫“卷子”,有“花卷”的说法,因为样子小巧玲珑,故称。可能也包含着农人对麸皮面食的热爱情感吧。这和现代人说的“卷”字意义不一样,没有那种内耗。

  麸皮不算“二箩面”,那时我们农村孩子过生日,一定要蒸麸皮卷子,取其谐音,认为吃了有福。麸和福,在艰难的日子,能变换转换吗?农人相信是可以的,再怎么苦难的日子,福总是成为日子的支柱,谁都无法推倒它。

  那时,我们喜欢手里攥着一块馒头到街上边玩边吃,有时候就拿着麸卷子,也不觉丢人。母亲说,老是吃麸卷子,人家就会想家里有多少囤子的小麦呢。其实,有几瓢就算挺好的,母亲总喜欢往好里想,他生怕说话不慎得罪了日子。

  

  四

  相当长的日子,人们被困在食材上,“丰衣足食”的“足食”是最低生活要求,也难以满足。日子稍好一点,农村家庭都依靠“育肥”来增加收入。育肥就是喂育一头大肥猪,出栏以后会给家庭带来一笔惊人的收入,那时,我母亲就靠育肥来获得最低的口粮待遇。在肥猪快要出栏的前两三个月,肥猪才有可能吃上一点麸皮。

  母亲是把麸皮在锅里生炒,炒香了,然后象征性地拌进猪食糠饲料里,这是生猪吃的最有营养的食材,属精细饲料。母亲常常一直看着猪埋头吃食的样子,两扇耳朵遮住了眼睛,咣咣的吃食声音,就像给生活奏响了音乐,为了生猪卖钱,母亲是忍着痛的,她的名言就是——拿麸皮换肥透透的猪肉。“肥透透”被母亲加重了语调,母亲的轻声细语突然变得老气横秋,我听了都惊讶。

  在再怎么贫瘠的土地上,农人都不会放弃每一粒泥土生出绿色庄稼的可能;在贫穷的日子里,同样也不会放弃对生活滋味的强烈追求。这是中国农民的本色。

  我母亲会酿制麸皮醋。必须使用药曲,她多是就地取材,登山从不忘记弄一些回家,姜皮,花椒,山楂、苍耳,杏仁、当归等,捣碎,只要是药物,就放进去,也不论比例。将麸皮和着药曲轻炒,然后蒸煮,然后冷却,用手攥成一个个豆馍球样子的团团,放在炕头上,外表用棉布盖住,时而淋一点食醋,这是引子。几天以后,发酵成功,开始溢味了,母亲就用棉布包袱包住,用一块大石头压着,三五天就滴出酱色的麸皮醋来。这个工艺很粗糙,但不费什么工夫,就有收获。我只知道吃什么饭都可以淋上几滴,很下饭,至于营养,是以后看文章找到一点点。据说,氨基酸最多,醋酸菌对食物有着提鲜的作用。

  麸皮醋能治疗感冒发烧,这可能是母亲的发明。那时我尽管身体很弱,但极少感冒,从小感冒,根本没有感冒药。母亲安慰一下就好了。她管用的安慰手段是,在锅里熥一碗米饭,然后淋上几勺麸皮醋,吃了就好了。我至今都觉得,母亲对我的爱,就是一副可以包治百病的良药。

  我母亲也算是深谙发酵技术,他每年做很多的“引子粑粑”,这种东西学名叫“酵母”,在胶东半岛,现在人们还是习惯使用农家做的引子粑粑发酵面粉。我母亲是把豆面粉,玉米面粉,加上麸皮放在一起发酵,取起混合的粮香,做出的引子粑粑也的确味道独特。每年邻居都要跟母亲讨一两枚,回家再作发酵的引曲。母亲以此自豪过,说,我们家穷,人家能跟我们沾什么光……

  沾什么光?一点善良会在邻居心中发酵的。

  

  五

  从现代科学看,麸皮是小麦加工成面粉以后的副产品,是没有多少营养价值的,我觉得,对于艰难日子的价值,可不能这么看,农人能够从中分离出麦香,做成可口的美食,就一定果腹,就一定带来生活的力量,这就是营养价值。当然,麸皮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族,吃惯了白面粉的人,间隔吃点麸皮,是再好不过的药物。

  最近,妻子出现盗汗的毛病,她也懂得麸皮卷子的好。还跟我说《本草纲目》里就说麸皮可止汗,动员我也多吃,说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早晨就干脆做牛奶麸皮粥,一股鲜香,胜过八宝粥。

  现代人喜欢穿越时光,动不动还有让时光反转的可能。就像野菜比超市的蔬菜要赚钱,饮食观念的转变,说明什么?不是猎奇,而是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更有意思的是,我的连襟居然打电话跟乡邻用一斤小麦换人家一斤麸皮。我说这划算吗?他说,三四斤小麦出一斤麸皮,怎么不划算。他是用来喂鸡的,说鸡吃了麸皮,蛋香更浓。

  麸色,是什么样的颜色呢?在我的心中,那就是咖啡色。对于我这一代人,这种颜色也像咖啡色那么提神。曾经的日子,也是丰富多彩的,也少不了麸色的美。

  我们是黄色人种,我们的皮肤都是麸色的。我们是从农业社会走来,这种麸色最美。

  

  2024年7月25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丽人生

查看更多美丽人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