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话土情深(散文)

作者:冬阳先生   发表于:
浏览:10次    字数:3272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81745篇,  月稿:6957
山东是儒家思想发源地,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山东人性格标签,好客、耿直、忠厚、重情重义。山东菜系以咸鲜为主,浓油赤酱,口味偏重。山东话更是咬文嚼字,吐字准确清晰,语调偏重,给人一种踏实的厚重感。

  山东话还有一个特点“多样性”,大同里有小异。每个地级市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甚至于到每个区县乃至乡镇都有明显区别。在我们当地民间有句顺口溜。“茌平的嘛,博平的咋,聊城地的瞎呲啦!”山东人爱用倒装句全国皆知,老一辈茌平人问候语基本就是“嘛去啊你?”回复则是“干嘛?”(意思就是,你干什么去啊?回复,你有事吗?)而博平则是“咋去?”回复“咋”(你干啥去啊?啥事儿啊?)嘛和咋在口语中使用率极高。进入聊城地则是“呲了吗”“刚呲喽”(吃饭了吗?刚吃喽)

  山东沿海城市很多农村人话说快了,作为山东老乡我也是一脸懵。淄博与滨州方言自带幽默诙谐感,原味土话听起来笑点频出。枣庄济宁属于中原官话,发音大体相同。临沂话相较来说方言特色比较突出,语速极快,方言味重,与之交流相对困难。我家堂婶娘家是临沂沂水,虽嫁过来多年,依旧一股沂水味,好在发音准确,交流基本无阻。而菏泽、德州离我们县市较近,德州话更接近于天津话和北京话,交流基本没有障碍。其他几个地级市也大致差不多,年轻一辈只要语速不过于太快,基本都能正常交流。老家聊城话,相较于其他地级市,个人感觉对字词发音相对标准一些。很多时候我用聊城土话和一些南方的生意伙伴交流竟毫无障碍。

  山东话在一些电视节目里时常会出现,给人第一感觉就是有点“土”。但同时又带有一些诙谐感,能给节目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很多电影中就有山东方言的桥段《新少林五祖》的小胖子与鸡婆大师的对话。小胖子说“总么多蜡人像全都是你做的呀?为啥做得那么像呢?”鸡婆大师操着一口粤语说“因为蜡人像里都是真人,要不要也给你做一个?”小胖子被吓得连忙摆手“啊!俺不要啊,俺不要。”给原本有些紧张怪异的气氛带来一波幽默感。《功夫》里的拿葱大婶“俺是耕田的”一句话就把山东大婶的敦厚耿直演绎的淋漓尽致,给周星驰式幽默锦上添花。《最佳拍档》的光头佬,一口山东话拽得那叫一个溜,让本就长相诙谐的他幽默感瞬间翻倍,虽然土味十足,却给剧情带来了很多笑点。

  更有演员拍戏以山东方言出镜,最后成为影帝,他就是出生于山东青岛的著名演员黄渤,他拍的电影或电视剧很多都是方言出演。第一部电影《上车走吧》那一句地地道道的山东青岛话,极其亲切真诚,仿佛让远在异乡的游子,瞬间找到回家的感觉。再到后来的《生存之民工》黄渤在剧中用方言出演,凸显出了生活底层小人物的卑微。再到他的封帝之作《斗牛》以及《疯狂的石头》、《民兵葛二蛋》等作品。山东方言在标准普通话盛行的配音里像是一股清流,接地气,能引起观众藏于心底的共鸣,从而起到了更高的收视效果。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方言,它是我们刚学说话时,最早接触到的语感。它是由父亲和母亲满脸爱意张开着夸张的嘴巴,一个字一个字地吐出来。它像是一颗种子,埋在了我们幼小的心灵之壤。不管背井离乡走到哪里,当听到一句方言,内心深处那个种子便开始发芽长大。那种源于心底的温暖与亲热,是任何标准言语与声色无法比拟的。

  “哎,俺山东人,恁哪儿人啊!”

  “大娘,纵嘛去来,吃了么!”

  “这么滴吧,这事儿你就按俺说的治,没撸!”

  多么朴实的言语,语调虽不标准,但极具穿透力,穿透我们的血肉,穿透我们的骨头,穿透到我们的灵魂深处。

  在我们当地,八九十年代之前的人们,很少有会说普通话的,即使有机会去外地,也大都操着一口流利的家乡话。伴随着义务教育的发展,学校开始推广普通话。不仅把从字词发音换成了标准发音,语调上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但由于骨子里埋藏的家乡话根深蒂固,如果没有受正规训练,想完全改正也有些难度。说出的普通话家乡味十足,在我们本市被戏称为“聊普”,再细化一下到我们区县会被称为“茌普”。发音倒是很准确,只是语调有些蹩脚。更有甚者普通话和方言不受控制的自由穿插交错,土不土洋不洋。

  00后的孩子们,在校时间越来越长,教师授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需要普通话教学。孩子们的普通话从小就开始学习,而部分父母们也把说普通话视为城市化的标签,为了孩子普通话更标准,专门报上口才班,在家里与孩子交流也开始使用普通话。孩子们的普通话也越来越标准,再小些的孩子竟有很多不再说家乡话,而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我身边朋友家的孩子,有些生在农村,有些生在城里,他们很多人都不再说家乡话。父辈和祖辈之间说话依旧是家乡土话,而与他们交流就要用蹩脚的普通话。这个场景其实挺有趣的,由于我们父辈大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农村人即便是城里人他们也一直说家乡话,对普通话的运用生疏的很,但为了给孙辈提供一个普通话环境,不得不生硬地挤出普通话。

  当我看到奶奶爷爷看着孙子,用蹩脚的普通话与孙子交流,情到深处,时不时地再飚上一句原味土话,那场景喜感十足。由于现在生活压力大,父母们大都在外面工作,与孩子相处时间短,孩子的吃喝拉撒也大都由爷爷奶奶照管,在爷爷奶奶影响下很多孩子的普通话也发生了些许的变化。不仅普通话标准降低就连家乡话也变了味道,形成了一种新式“家乡话”。

  摒弃旧的,接受新的,语言标准化也是好的。但我不敢断言如果全国人民都是一准的标准普通话,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或许也是好的,不管走到天南海北不会有语言交流障碍,不会有异地感。要这样的话,那全世界都可以学一种语言,我们也不会再为学外语而头疼不已。但这样事物的多样化就失去了价值,这种全球统一语言自然也不可能发生,不过是做个假设而已。

  方言不仅是先祖们留下来的习惯,更是地域文化传承的载体,它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是一种深埋于灵魂深处的情感互通方式。在正常交流中,有很多方言转变成普通话后,失去了原来的味道,从而造成表达不够彻底,感情略显生硬,达不到畅谈淋漓的感觉。

  在对下一代孩子的教育中,规范语言学习普通话至关重要,但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也不可完全抛弃。我们要让孩子学会不管在什么场合有能力自由转换方言与普通话的使用。就比如在英国我们就说英语,在法国就说法语,在印度就说印地语,在中国当然要讲中国话。当下很多孩子只会说普通话不会说家乡话,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语言的退步,一种被非理智同化的错误。

  我们的家乡话,在一些公众场合说出来可能会有些土,但它们所表达出来的感情却是最真挚的。就拿我个人而言,我的普通话谈不上标准,也可被称作是“聊普”。记得有一次去江苏跑业务,来到一个工厂的门岗,当我用普通话向门岗大爷自我介绍是聊城人士,被大爷直接否认。原来大爷祖上也是聊城人,他对我说道,你别想骗我,你说的根本就不是聊城话,因为他说的是江苏话,我只好用普通话再解释一番,最后他还是不信。没办法我只好换成了原声聊城话,门岗大爷瞬间两眼放光“对,对,对,就是这个味儿,这才是聊城话嘛!”

  随后,大爷热情地招呼我,并给我沏茶倒水,他的爱人是地道的江苏人,虽然我说的土话她有些听不懂,但我从她的面部表情里看到了亲切与认同感。当时我在外面跑业务很长时间了,这次聊天让我在异地他乡找到了家乡的亲切感。虽然生意没谈成,但至少缓解了我的思乡之感。

  从此出门跑业务直到现在,尤其是对待一些老年人,我大部分时候都是用土话交流,如果他听不懂,我会间接使用普通话。我惊讶地发现,当我说家乡话的时候他们能感受到我源于心底的真诚,当我使用普通话时,他们脸上很多时候会出现些许的排斥。也或是我对普通话的运用不够娴熟,无法运用普通话来完全表达出我内心的情感,只有当我说家乡话的时候,情感在这一刻异常丰富,表达也在这一刻激情流畅,从而达到内心预期的效果。

  作为一个山东人,我喜欢家乡的土话,喜欢专属于山东人的方言,喜欢和老一辈聊天,喜欢收集一个又一个即将流失的方言词语。它们是感情发泄的催化剂,让深藏于心的情感得到完全的宣泄与升华,让漂泊异乡的游子,随时随地感受的故乡情。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丽人生

查看更多美丽人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