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王争亚:让爱回归这片多情的土地

作者:王争亚   发表于:
浏览:37次    字数:2333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1篇,  月稿:0

  中国漫长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使得曾经以刀耕火种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人类和土地之间,世世代代地建立起了鱼水之间不能分离那样一种如胶似漆的关系。自古以来,老百姓就把土地供奉为社神,并尊称之为“土地公”。尤其是在汉族民间,每月的朔、望两天,也就是初一、十五都有祭拜设置在厅堂中央土地神的习俗。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此番境界曾经是中国庄稼人最美好的人生追求和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可以这么说,在这个星球上,恐怕还没有那一个民族像华夏的炎黄子孙爱土地爱得这般深切、这般久远……。

  著名诗人艾青在诗歌《我爱这土地》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的这一发自内心的表白,无疑是中国人炽热而又深厚的土地情怀的真实写照,因为与之血脉相连、水乳交融的土地是国人一生一世都无法割舍的存在与依赖。

  中国老百姓缘何将土地奉若神明,视为命根子,其实道理很简单,概因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这方土地。正如古文《淮南子.说林训》中所言:“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土”能生长万物,养育人类繁衍生息,故其功德厚大也。将土地称之为我们人类的衣食父母,实在是一点也不为过。即便科学技术异常发达的今天,人类要是离开土地,恐怕一天也活不下去。

  人活着要靠土地养育,人死了之后依然还是要回归大地,中国人讲究的是“入土为安”。因为那里才是我们人类灵魂的栖息地和永久的归宿。由此足见中国人生生死死都是不能离开土地的。

  总之,土地以她那无比宽厚博大的胸怀奉献着人类,接纳着人类,承载着人类。

  如此说来,无言的大地千百年来为我们人类无怨无悔地付出了这么多,人类对待有恩于我们的这片多情的土地理应给予其更多的人文关怀才是。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人类与土地的关系却逐渐地疏远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对土地的厌倦离弃、非法占用甚至是肆意的伤害。对于此类忘恩负义的行为,我们在此不妨列举一、二。

  首先,近些年日益加快的工业化、城市化步伐,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人们逃离土地的脚步,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通过进城务工、外出谋生等各种途径想方设法远离曾经与我们世代相濡以沫的土地,种地不挣钱的现实、城市里各种各样的诱惑使得许许多多的人再也不愿与土地相依相伴过日子了。有人戏言,如今走进田园农家,坚守在庄稼地上的多半属于“8361部队”的成员。于是,一个从古老的农耕文明时代一路走来、且有着14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居然提出了“谁来种地?”的发问。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张又导致了大量耕地被非法侵占的现象。由此,农民群众因维护自身土地权益而与政府或开发商之间的矛盾纠纷也日益增多。面对土地属性纷纷由姓“农”向姓“工”、姓“商”、姓“官”的转变,曾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取得过土地革命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政权的共产党人,又在百年之后的新形势下发起了一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土地保卫战。

  其次,如今人们对土地的健康状况也不象过去那样关心疼爱了。以前庄稼人种地讲究的是精耕细作,施的都是农家肥,土壤中来源于各种生命体的有机质不仅催生哺育出了品质优良的农作物,而且始终保持了“土地公公”良好、健康的体质。而现在人们种庄稼多半都不喜欢给土地补充有机质了,过量施用的化肥、农药,不仅扼杀了土地的活力,而且还使得一些有害的化学成分大量残留在了土壤之中。结果从表面上看,粮食产量是上去了,而土地的健康状况和农作物的品质却下来了。处于亚健康状况、甚至疾患在身的“土地爷”让“民以食为天”的芸芸众生终于尝到了伤害土地、殃及食品安全给人类自身带来的恶果。再则,人类无限制的需求也使得土地始终处于一种入不敷出的状态之中,高强度的农作物种植让本已体力透支的土地难以获得足够的休养生息的机会。

  再次,受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影响,少数良知缺失的企业为了追逐经济利益,把黑手也伸向了土地,肆意向地下排污、甚至毒害土地的现象也随之多了起来,部分地区的重金属污染更是让土地遭受了难以修复的伤痛。众多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为了躲避监管,也纷纷由城市转移至广大的农村地区。在一些地方,曾经的千里沃野如今或已是伤痕累累。此外,在许多城乡的结合部,堆积的象山一样的垃圾也无时不刻地在污染侵蚀着大片大片土壤的肌体。

  目睹人类无辜加害于土地的这一切,人们仿佛听到了那不堪污染重负的土地发出了声声痛苦的呻吟。如果说,农民群众种地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对土地造成的危害多半还有几分无奈的话,那么,一些工矿企业向土地肆意排污排毒则完全就是一种恶意为之的违法行为了。

  综上所述,让爱重新回归这片多情的土地,已绝非是一个简单的情感回归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的生存大计,更是关系一个民族能否永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可见兹事体大,当政者不可不察也。具体到操作层面上讲,需要管理者、决策者从舆论引导、政策扶持、行政干预、法律约束、科技支撑、加大投入等各种渠道综合施策,多方发力。最终要使所有的为官者、企业家、文化人、老百姓等社会各个阶层都能自觉认识到,善待土地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珍爱土地就是珍爱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并将这种认知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诚然,解决这样的问题不会一蹴而就,甚至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令人欣慰的是,近些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土壤保护的力度,一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纠正和解决。我们也坚信,在当前大力推进国家总体安全观和生态文明建设、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的新形势下,我们脚下的这片多情的土地一定会重新回归人们爱的怀抱并焕发出它新的生机和活力。

  爱,会给田园添彩,会让大地飞歌……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