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郑荆河:书法,是一种语言

作者:杨过儿   发表于:
浏览:54次    字数:2203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1篇,  月稿:0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已经说过,书法,是用来抒情达意的。也就是说,书法,作为一种抽象艺术,它是用来表达书写者个人的喜怒哀乐,精神气度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语言。

  说起来,凡是艺术,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比如,音乐,舞蹈,雕塑,绘画等等。正如个性化的语言,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一样,个性化的笔法,也是一个书家成熟的标志。至于字匠,书奴,是不可以与谈艺术的。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语言,只是拿着一个传声筒,重复着别人的声音。

  我们来看历史上的一些大书家都有着怎样的语言。王羲之的书法语言太美了,就像天籁一般。说起来,晋朝是一个非常黑暗的朝代。短命的西晋,就在“八王之乱”中消亡了。南渡之后,南下的士族与土著士族形成了尖锐的冲突。皇权式微,人民流离失所,大多沦为奴隶。那个厌恶官场,回家种田的陶渊明,不是在穷愁潦倒中死去了么?但他的《桃花源记》,却留下了人们对于没有战争,没有苛捐杂税,平和安宁的“乐土”的无限神往。王羲之诉说的,就是桃花源的理想。美丽,高远,疏淡。(当然,王羲之早于陶潜)还有,那个卖火柴的小姑娘,不是在微弱的火光中,梦见了天堂的温暖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看看《兰亭集序》,是不是有一种超然生死的慨叹?“右军书法晚乃善”。他为了避祸,辞官归隐,在对于光明和理想的追求中,成就了美不可言的书法珍品,达到了晋朝人崇尚自由的最高境界。“书圣”名至实归,当之无愧。

  我们再来看颜真卿。正如李杜诗歌是唐朝社会(由盛转衰)的一面镜子一样,颜真卿的书法,是盛唐气象的忠实写照,犹如洪钟大吕。唐朝社会的蓬勃向上,反映在颜真卿的笔下,就形成了雄浑豪放,刚劲雄健的风格,当然,也是他的书法语言。南北朝的一统,刚健与柔美书风的融合,汇流在颜真卿的笔下,形成了他的书法所独有的魅力。这里,我想略谈一下艺术与时代的关系。正如希腊神话是不可企及的范本一样,辉煌灿烂的唐朝文化,是整个封建社会不可企及的高峰。那个米芾,对唐人书法多有讥诮。他处在没落的宋徽宗时代,当然难以理解蒸蒸日上,大一统,气势磅礴的盛唐。其实,宋人(包括南宋)无楷书,即便行、草,唐人超过宋人远矣!唐人尚法。这种“法”,是在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下的一种实干精神。唐诗,不是也讲“格律”么?偏偏格律诗在唐朝达到了至臻至美的境地。欧体、柳体,曾被米芾斥为“丑书”,其实他没有读懂这里面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欧阳询,柳公权(包括颜真卿),都是唐朝的重臣,也就是说,他们都是政治家,不像米芾只是宋徽宗身边的一个书法顾问。政治家之于艺术,更能深刻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当然,艺术有它自身的规律。我这里说的是,政治家而又致力于艺术,自有他的博大精深之所在。我没有否定米芾。前不久,我还私下里讲,米芾的书法其实是超过苏东坡的。苏东坡有点程式化,而米芾是全新的。把握时代的特点,除了在艺术上有着精湛的技艺外,还需具备较为全面的文化理论(包括政治、哲学、历史等等)修养。

  颜真卿的书法语言是刚劲的、浑厚的,也是取之不尽的,值得我们一辈子学习。欧阳询的呢?在我看来,就像一位庄严的法官,方正、峭厉。法度森严,这是对欧阳询书法的一个定论。正如我们说话必须要讲语法(语言法则)一样,不然,你的话就缺少逻辑。学书,不学欧阳询,你的字,就立不住,或者说,立不稳。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柳公权的呢?说起来,我只练过几天(包括欧体,的确只有几天),谈,也只能谈点印象。那我为什么要谈呢?我的《学书札记》就像日记一样,虽然没有一天一记,但它是我学书的一种真实记录,尽管幼稚,但没有谎话。你要大咖们来谈,免不了有许多诛心之论。柳体,就像一位花将军。花,指它的秀媚;将军,指它的孔武有力。相比于欧体,颜体、柳体都流畅一些。我学颜体,可以一口气写几页,柳体次之,欧体特难写。柳体比欧体亲切一些,颜体蛮好打交道。

  其他的,赵孟頫如艳妇柔语,黄庭坚如长枪大戟(当然,这也是一个定论)。他们都用自己的书法语言,表达了对社会、人生以及自己真实处境的一种体验和感悟。至于别的书家,因为绝少打交道的缘故,我暂时还说不上来。

  书法是一种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我们民族的土壤。至于那种“江湖体”,就如一句熟语说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江湖体,是没有多少生命力的。要想拥有自己的书法语言,还是应当从我们的法帖学起。正如一位婴儿,首先必须呀呀学语,蹒跚起步一样。学习法帖,要想不步人后尘,要有一种“扬弃”观念。“扬”,就是对于精华的继承;“弃”,就是对于糟粕的抛弃。初入法帖,怎么知道哪是“精华”,哪是“糟粕”呢?其实,一个字,每个书法家的写法都是不一样的。你可以依据自己的审美观念,加以取舍。另外,不要忘记了自身的存在。你在学习古人,但你不是古人。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不要做奴仆。有人说,学帖就要做到形神兼备。形,可以“似”;神,如何“通”?我们是用古人的笔法(线条,当然,也有发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难道你能回到几百年、上千年之前,和他交心谈心么?你是现代人,头脑里具备的是现代思想;他是古人,满脑子是封建观念,怎么个相通法?知人论世,了解他的艺术,了解他的时代,了解他的思想,这倒是可以做到的;至于复制、乃至复活,我就不知道了。

  为了不致于做别人的影子,在学习前人的时候,不妨时不时地信笔写写。前者,是对自己习惯的一种改良;后者,是对个性的一种保存。不知我的话有没有道理?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