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共有四个儿子:三个亲生:刘禅、刘永、刘理;一个养子刘封,小名阿斗的大儿子刘禅是甘夫人(后贵为皇后)所生。
当刘禅还在襁褓中,父亲刘备带着异姓兄弟和小弟以及士卒们颠沛流离,正是打“三分天下有其一”(江山)的关键,所以,小刘禅在成长发育时,没有得到及时呵护,无法得到理想状态的爹慈母爱,而多遭磨难,命运多舛。
有一次最为惊险,被困在曹军重重围攻之中,最后多亏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舍了命,方才救出少主,免遭一劫。
后来,有一群文臣武将帮衬,众星拱月,簇拥着,辛苦一生打了半辈子的仗,也该享受享受的刘皇叔,灵光乍现,大腿一拍,在天府之国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当了皇帝(昭烈帝)。立刘禅为太子。
章武三年(223年),在位仅三年,63岁高龄的刘备带着对尘世间无限依恋,对未来的不舍,对儿子能否撑起蜀国天的无限担忧,不幸撒手人寰。
当年5月,刘禅继位为帝(又称孝怀皇帝),是为蜀后主,改元建兴,是为建兴元年。
刘禅从223年登基,至263年(景元四年)降魏,在位共41年,是在三国时期所有君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也就是说:天资不怎么聪明,公认平庸的刘禅却带领蜀国人民硬是平稳地走过了41年春秋。其堪称优秀的治国能力自然不言而喻。
刘禅在接手蜀国时,完全是一副烂摊子:
对外:宿敌魏国一直虎视眈眈;盟友东吴成了势不两立的仇人;
对内:精兵良将已所剩无几,朱褒、雍闿、高定、孟获等人所在的数郡又先后叛乱,政权随时可能倾覆。
局势不稳,内忧外患,岌岌可危。
刘禅继位不过短短五年时间,有以下一些变化:
“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农业生产恢复了元气;
“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国内局势实现了平定;
“吴王孙权同恤灾患,潜军合谋,掎角其后”吴蜀联盟重修旧好。
“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余人诣受节度”,友邦良将纷至沓来入朝相助,外交成果令人瞩目。
不但使危机四伏的蜀汉政权彻底走出低谷,反而使国家呈现一种中兴的气象。
在跟魏国对决态度上:刘禅先支持诸葛亮北伐,后支持姜维北伐。
诸葛亮辅佐了刘禅十年,但对于君臣二人的关系,睿智的诸葛亮相当敏感:只在朝中呆了三年多一点,还基本上都是在刘禅继位初年的那一段,而等到刘禅年龄大些后,诸葛亮几乎就没有回过成都,一直呆在汉中。
对出兵北伐,实际上,刘禅对诸葛亮这个既是臣又是相父双重身份的重要人物,绝对是支持理解与推崇备至的。包括后面的姜维,态度基本也一样。
诸葛亮不在蜀国长年呆在汉中的心思,刘禅显然是秒懂。
诸葛亮五次北伐,劳民伤财,后主刘禅对此是持保留意见的:
当刘禅看过《前出师表》后,说几句真诚而又感人肺腑的话:“相父南征,路途遥远,旅途艰辛;现在刚刚回到都城,还没有在席间坐稳;现在又要北征,恐怕要劳神伤身啊。”意思是说,注意身体,工作的事可以先放一放,不着急,你的心情我理解。北伐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休息好了再说工作,别累着了。
诸葛亮自然听不进去刘禅意见,坚持要北伐。
诸葛亮说:“我受先帝托孤的重任,日夜不曾懈怠;现如今南方已经平定(七擒孟获),可以不用担心有内患;不在这时候讨伐逆贼,收复中原,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这时,班部中太史谯周上奏说:“我夜里观看天象,北方运势正旺,星辰明亮,不能图谋啊。”(本来就不可为,更是急不得!)
就回头问诸葛亮:“丞相很了解天文,为什么要强行北伐呢?”
诸葛亮说:“天道变换交替不定,怎么能拘泥执着?我现在暂且在汉中驻扎军马,查探天象变化然后再作行动。”
刘禅自知难以阻止,改为:在后方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不管朝中大臣们如何吐槽,意见有多大,刘禅不听不闻。还是一样的要钱给钱,要人给人,那怕是死了再多人,靡费了很多钱粮,也从不表露出半点不满。
诸葛亮一死,刘禅立马停止了北伐。
关于诸葛亮的死,在《三国志》有记载:他第五次北伐的时候,事必躬亲,士兵要接受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他就要亲自过问,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操心太多,自然会油尽灯枯。其实如果有选择的话,诸葛亮也不想这样,但是当时的形势下,他不得不事必躬亲。
通俗地讲:诸葛亮是一心为了工作,为了北伐大业,累死的。
相父诸葛亮去世了,举国悲痛,甚至有首歌这么唱:“情愿以死,换他的生。好率咱将士再出征,苍天你太不公啊,大地你太绝情!空留下八阵兵图和瑶琴。蜀国将交付于何人?生生痛死蜀人心!”(——电视剧《三国演义》歌曲“哭诸葛”。)
刘禅对诸葛亮去世以后的态度怎么样,完全可以在一个人身上折射得淋漓尽致,那个人叫李邈。
举国给诸葛亮办丧的时候,小人物李邈急不可耐地跳出来,不悲反喜,给刘禅上折子建议全盘否定诸葛亮。
李邈大致意思是:“幸亏诸葛亮死了,如果掌握军政的他还不死,随时都会篡位夺走蜀汉。所以,诸葛亮在篡位前死掉,对诸葛家族是好事,这样起码保全了他的忠臣名节;对蜀汉来说更是喜事,天下臣民应该为此庆贺才对。”
杀人诛心,客观地说:这是很恶意地给一代名相身上泼脏水。
诸葛亮专权是真,但并没有篡位之心,李邈攻击诸葛亮不早死必篡位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诸葛亮篡位,那么新蜀国就没有北伐的名正言顺了,道义优势荡然无存。
如果站在上帝的视角看,试水的小人物李邈的观点不能说完全对或完全错,因为当时还有一部分大臣,比如李严、廖立、来敏、魏延等,他们对诸葛亮专权也颇多微词,甚至怀疑其有不臣之心。
只不过诸葛亮在世时,迫于其权威,人皆不敢直言指斥。
古人讲盖棺定论,现在诸葛丞相不在了,后人如何评价他对蜀国的贡献,如何对他这个人一生的功过,成了横亘在最高领导刘禅面前的一座高山,完全取决于后主的态度。
诸葛亮鞠躬完美无瑕,对蜀国是大好?还是早怀不臣之心,再不死就会篡位,谋反,是蜀国的隐患?很难有明确有定议,这是大是大非啊!
后主刘禅仍旧给予了曾经的权臣也是功臣最高的荣誉,自始至终也没有丢掉诸葛亮这面旗子。
以往那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继续坚持,诸葛亮生前推荐的人除了杨仪之外,全部重用,仿佛和原来全然一样。
因为刘禅深知:尽管当时蜀汉朝廷内部存在着一股对诸葛亮专权的不满情绪,但是诸葛亮是贤相,为了蜀国的繁荣、强盛和安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大功于国家,有大恩于黎民。倘若按照李邈等人的意见,政局和民心非常可能陷入四分五裂的内乱之中。
因此,他不但没有认可李邈的意见,也为了防止和杜绝其他人效尤,刘禅看完奏折后,立即板起面孔,勃然大怒,将李邈斩首示众。
刘禅维护诸葛亮维护了一辈子,从而保证了政权内部的长期稳定。能够如此得体地处理权臣问题的青年帝王,亘古未有。
但刘禅对诸葛亮身后一件事进行了明确的驳斥:针对一些大臣和民间要为诸葛亮立庙的请求,刘禅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刘禅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宋代以前,礼制规定,只有皇室才有资格和权力拥有祭祀祖先的太庙或宗庙。诸葛亮虽然被刘禅以“相父”称之,但是实际上仍旧是臣子,并非皇室中人。(不姓刘,不是真相父)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提到“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明确点明了刘禅曾就此专门开了一个御前会议,让大臣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讨论的结果是给诸葛亮立庙是僭越之举,是不妥当的,也是有伤诸葛亮一生的德行操守的。
但刘禅在这件事上也很有分寸,后来听从了习隆等人的建议,为“断其私祀,以崇正礼”,采用了折中的法子,将诸葛亮的庙立在湖北沔阳。然而,这已是快30年后,蜀汉将要亡国那年了。
不管何时,对臣子来说,能够被君主同意立庙,已经是格外优容。
在没有诸葛亮辅佐的接下来日子,刘禅完全自己做主,立即推行自己思之已久的治国方略。
他十分果断,又十分沉稳,从此不再设置丞相一职,而是由二人分担其责,且还不是简单的一分为二,而是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费袆为大将军,主管军事,兼管行政。使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
这种巧妙的人事安排,全新的政治格局,意味着刘禅绝不会允许再次出现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的尴尬局面,也确实有效避免了君权不振的情况发生,使任何一方成为权臣的可能性都几乎降为了零。
蒋琬死后,刘禅更进一步强化了君权,“自摄国事”,总统一切军政大事,一直到蜀国灭亡,将近二十年之久。
在这段时间内,蜀汉内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百姓休养生息,政局稳定,运转良好,没有出现一个大奸巨侫。后期虽然宠信宦官,但仍牢牢地掌握着大权,内外政策精明平和,有黄老之风,受到朝臣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
倘若姜维等主战派能够充分理解刘禅的治国深意,对外防御,据险固守;对内取和,积蓄国力,蜀国的命运可能不是这样,甚至会改写历史。可以不夸张地说:扶不起的阿斗不过是千年的误传。
刘禅治国以求稳为主,外交以和为贵,大智若愚,政权内部健康稳定,太平不争斗,不图魏结交吴,与西南一隅的少数民族矛盾缓和,蜀国百姓安居乐业,这不就是作为一国之主最大的功绩吗?可以这么说:刘禅是一个有大智慧的好皇帝。
并不是非要开疆拓土,创立不朽传奇的才能被称作好皇帝。适合的才是最好,好与不好,不在外人看来的光鲜亮丽,而在于自己是否舒服、稳妥。当魏国的邓艾经阴平小道,冒险穿越七百里山高谷深的险地。天降神兵般出现在巴蜀腹地,连克数城,直逼成都时,蜀国尚有近十万可战之兵。是战是降?成为蜀国“第一领导”刘禅必须面临最艰难的选择?
战,无非是苟延残喘,多些时日,城墙毁坏、宗庙毁塌,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后功亏一篑,社稷江山还是保不住,结果无非蜀国元气大损,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交给魏国一个烂摊子。
降,颜面扫地,父辈建立的政权土崩瓦解,瞬间乌有,但百姓毫发无伤,免于生灵涂炭,宗庙得存,对百姓无非是情感上难以接受,过些时日,一切照旧如常。
朝中大臣如光禄大夫谯周等极力劝诱刘禅投降。思前想后,刘禅采纳谯周建议:投降。
邓艾接到降书,大喜,马上写了封回信,同意投降,保证生命及财产安全。
刘禅遣尚书郎李虎、侍中张绍等向邓艾献上国家士民图籍、国库积贮的簿册等,带领文武百官,绑了自己,抬出棺材,到邓艾军营投降。
邓艾亲自为刘禅解去绳子,让人烧了棺材。果然,以礼相见,命令部下不得虏掠财物,让成都人继续从事旧业。从钟会进入汉中到刘禅投降,曹魏亡蜀只用了短短不到三个月。
对于刘禅投降这件事,西晋的史学界没有批评声。《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刘禅保全性命,益州百姓免于战火,要算是谯周的功劳。”
魏景元五年(264年),刘禅被送至魏都洛阳,被魏国册封为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4月28日晚,晋王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
席间歌舞升平,偶而夹着蜀中乐舞和哀婉的亡国之音。蜀汉降臣为之伤感,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尽情欣赏。
司马昭叹息道:“人怎么能这么无情呢!”故意问刘禅:“想不想蜀国啊?”
刘禅说出了一句在蜀国旧臣看来十分丢份,却万全保命的名言——“此间乐,不思蜀矣!”
旧臣郤正知道后,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要哭着说‘先人的坟墓远葬蜀地,我没有一天不在惦念’。”
(如果司马昭信了,或许就可以放陛回蜀地了)
刘禅听后,牢记在心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刘禅便照着郤正教他的话照虎画猫,说完闭上眼睛,欲哭无泪。
司马昭试探地问:“你所说的话,好像是郤正的语气,是不是?”刘禅听了大惊,天真地睁着眼睛,望着司马昭:“您猜得一点也没错。”
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了。
司马昭见刘禅如此实诚,从此不再怀疑他。就这样,刘禅在洛阳安安乐乐地度过七、八年。271年,刘禅去世,享年65岁。
你认为蜀国后主傻,可他只是愿意活着,没有复国或怎么样的野心,这不正是另外一种高超的处世哲学吗?
三国乱世,阴谋诡计横行,鱼龙混杂,适者生存,刘禅不是最亮的那颗星,但绝对是呆在那里时间最长的星。
刘禅不是权术高手,以平稳为人生常态,不愿过伏跌宕的日子,在处世上,更向往和为贵。
刘禅的外柔内刚,不追求缥缈空无,而是务实,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无野心无欲望地活着。开心安乐就好,不想那么不属于自己,也无法掌握的糟心事,不为名利而迷失自我,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在所有诱惑面前,实惠才是最好。拿些虚假的,不过是满足自己的臆想,没有任何好处。
有时候,问问自己的内心,真的需要吗?是你需要,还是别人觉得你需要,是你愿意,还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羡慕妒忌的目光?
或许真的是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有时候,遇到一件事想不通,不明白时,换个思路,换种想法,就会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不羡慕别人,走好自己的路。
在有选择时,我们努力去选去拼去搏,总是希望能得到最好的资源,超越平行同类或大部分人;在没有选择时,理解、接受、顺从,并坦然适应,或许才是最理性的决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