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俗野发布历史故事《多尔衮的决断》,内容如下:
公元1643年,皇太极去世。由于去世得突然,并没有留下遗嘱,确立谁作为大清帝国的继承人是一个未知数。此时,最有能力也最有人望登上皇位的人有两个,一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一是时封睿亲王的多尔衮。豪格和多尔衮各有一大帮支持自己的王公贵族,各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在皇太极死后的议事大会上,双方各持己见,眼看一场夺鼎的内讧迫在眉睫。这时,郑亲王济尔哈朗提出一个折衷方案,既不立豪格,也不立多尔衮,而是立皇太极的另一个儿子,即年仅六岁的福临。
对此,知己知彼的豪格和多尔衮都没有异议。福临即位,也就是顺治。六岁的孩子无法真正治国,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就成为名正言顺的辅政王。与足智多谋的多尔衮相比,济尔哈朗显得忠厚无能,帝国的大权事实上操纵在多尔衮手中。
当李自成进军北京的消息传到大清国都盛京时,多尔衮接受范文程的建议,做出了趁此大好良机进军关内的决定。
甲申年四月初七,多尔衮在盛京举行了隆重的誓师仪式,一方面祭告太祖太宗,一方面进行战前动员。仪式上,顺治将大将军敕印赐与多尔衮,并下诏宣布,此次进军入关,所有大小事宜均由多尔衮全权处理。四月初九,大清军队除了留下少量队伍驻防重要城镇和边防外,能够调动的机动部队几乎倾巢而动。史家估算,当时清军大约有二十万人,此次出兵人数在十四万以上。行动之前,范文程向多尔衮等决策层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以往入关,都是以明朝为敌人,现在形势变了,我们的主要敌人不再是明朝,而是推翻了明朝的农民军。事实证明,后来清朝的决策,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
四月十四日,清军快速行进到翁后(今辽宁阜新境内)地面,前锋部队遇到几个跑得气喘吁吁的明军将士,他们要求和清军最高统帅多尔衮见面。多尔衮觉得事有蹊跷,当即予以接见。来人宣称是明朝副将杨珅和游击郭云龙,他们告诉多尔衮,自己是明朝平西伯、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信使,带了吴三桂的亲笔信给多尔衮。这封信中,吴三桂要求向为宿敌的清朝念他一番亡国孤臣的忠义,能够派兵入关,帮助他消灭李自成。
事发突然,完全在多尔衮等人的意料之外,多尔衮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决策,于是命令军队停止前进,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如何应对吴三桂的请兵。首先,大多数王公贵族和高级将领对吴三桂请兵的真伪表示怀疑。关于吴三桂,清朝上下一点也不陌生,多年以来,这位传奇式的人物一直就和清朝打交道。现在,对他提出的请兵要求,清朝方面不能不心存狐疑,既怕有诈,也怕失掉机会。
这封信中,吴三桂主要表达了这样几层意思:其一,对李自成农民军的不共戴天之仇;其二,希望清朝看在人伦道义的分上,出兵施以援手;其三,给出了清兵入关的具体线路;其四,许诺一旦清朝同意借兵,事后将裂地以酬。
感谢俗野发布历史故事《多尔衮的决断》,内容如下:
接到吴三桂的信,多尔衮惊、疑、喜,三味俱全。惊者,他没意料到如此短的时间里,中原变故如此之大;疑者,他对吴三桂的借兵心存疑虑,昔日皇太极在位时,曾多次向吴三桂抛出橄榄枝,吴三桂均不为所动。现在主动乞兵,其中是否有诈?喜者,如果吴三桂乞兵是真,则自从父亲努尔哈赤以来,几十年的夙愿和努力终于可能成为鲜活的现实,那就是入主中原。
当八旗的不少王公贵族们还在吵嚷着怎样更大规模地趁明朝被李自成推翻之机大捞一把时,多尔衮比他们更敏锐地看到了未来的局势,这局势就是如何实现自从努尔哈赤以来的梦想:定鼎北京,一统天下,建立一个包括广大汉族地区在内的统一大帝国,而不再仅仅满足于关外的千里之地。
焦急的等待中,吴三桂终于等来了多尔衮的回信。仔细对照两人的信件,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即两人基本自说自话。吴三桂要借兵——“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多尔衮对此避而不答,反过来要求吴三桂投降——“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一则国仇得报,一则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福贵,如河山之永也。”
尽管对吴三桂的借兵还心存疑窦,但多尔衮仍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一面给吴三桂回信,一面令部队加速前进。当多尔衮行进到连山驿城(今辽宁锦西)时,吴三桂的特使再次送信前来。吴三桂致多尔衮的第二封信中,陈述情况紧急,请求多尔衮速速发兵,对多尔衮此前信中的劝降却未置一词。
接到此信后,清军的行军速度更快了,这支所向披靡的铁骑直奔山海关而来。与此同时,甲申年四月十九日,李自成农民军从西、南、北三面包围山海关,二十一日,李自成发动进攻,并派唐通为偏师,从一片石夹攻山海关。当天晚上,多尔衮率清军抵达山海关外。
即将到来的甲申年四月二十二日,将是决定两国三方的一场决战。三方之中,吴三桂势力最弱,他必须依靠多尔衮,才有胜算可能。二十一日夜里,他多次派使者到清军营中,恳求多尔衮火速出兵,“三桂遣使者相望于道,往返凡八次”。但老谋深算的多尔衮早已有他的如意算盘,那就是吴三桂不投降,就决不会发兵。他明白,面对李自成大军的逼迫,吴三桂除了投降清朝,已经别无选择。现在他要做的只是拖延时间,让吴三桂充分感觉来自农民军的巨大压力,然后从借兵过渡到投降。
吴三桂果然无计可施,焦急中,他派出五名乡绅,以民间的名义再次去敦请多尔衮。多尔衮对这五名乡绅以礼相待。接见时,范文程向乡绅们表明了清军出兵的意图,乃是为了消灭流寇,为大明报仇,这五位乡绅为此感动不已。会见结束后,多尔衮派范文程回访吴三桂。然而范文程和吴三桂到底做了什么样的交涉,并未见诸记载。一个顺理成章的事实是,两人交涉完毕,二十二日天刚亮,吴三桂立即奔赴多尔衮营中。当天早上,吴三桂在多尔衮营中剃发,而剃发之举的含义只有一个,那就是向清朝投降。既然投降,就成了清朝的臣子,也就自动失却了达成协议的对等前提。
二十二日,吴三桂率先从山海关冲出,与李自成军队展开决战。虽然吴三桂已剃发请降,但多尔衮仍然没有立即发兵。当吴三桂和李自成的决战到了白热化,吴三桂快要支撑不住时,多尔衮一声令下,以逸待劳的八旗铁骑突然杀出,强弩之末的李自成农民军立即溃败,李自成率残部往京师方向退却。
当天,多尔衮下令,晋封吴三桂为平西王,这标志着大明山海关总兵、平西伯吴三桂正式变脸为大清平西王吴三桂。吴三桂受封之时,多尔衮同时下令山海关内的所有原明朝将士,一律剃发易帜。鉴于吴三桂部死伤惨重,多尔衮拔马步兵一万归吴三桂指挥,令他作为前锋追击李自成。
山海关大战的真正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多尔衮。从努尔哈赤开始,清军虽然多次进入中原,但直到甲申年,他们才终于有了问鼎天下的资本——这资本,掌握在了多尔衮手中。
于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后,多尔衮接连发布了好几道文告,晓谕他统率的将士们,这次入关和以往完全不同,以往不过为了掠夺财物人民,这次却是要定国安民,以成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