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位窑工,做小货的瓷器师傅,生于一九二五年,个子生得瘦瘦小小,为人忠厚老实本分,从不与人发生矛盾,即使遇到天大的事情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乡亲们的眼里是个老好人。
爷爷是个瞎子,奶奶也是个老实女人。父亲姊妹四个排行老二,头上一个姐姐大他两岁,下面有一个小他两岁的弟弟和小四岁的妹妹,一家六口人,旧社会穷苦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清贫,加之爷爷又是个瞎子啥时干不了,奶奶是个妇道人家,只能缝缝补补,洗衣做饭,一家人的困境可想而知,生活举步维艰。
面对一大家子的生活,爷爷决定出外乞讨,借此缓解一下燃眉之急,据说有一年冬天,寒冬腊月,天空下着鹅毛般的大雪,在九江活活被冻死,连尸首也未能找到。
奶奶不久后也撒手人寰,撇一下一大帮小卜罗头,这日子咋过,亲房的爷爷奶奶牵头,把年仅十三岁的大姑,送到苦竹余塘岭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六岁的小姑由于年幼怕她想家,送到三里外的鲁畈做童养媳;十一岁的父亲和九岁的叔叔,分别过继本村没儿女的人家当儿子。
父亲在十三四岁的时候,被过继的爷爷送到离家五里地的渡河桥窑厂当学徒工,父亲虽然说没读书识字不多,但心灵手巧,勤快听话,师傅及同行们都很喜欢。
我们家乡位于大别山尾部,长江中下游,鄂赣皖三省交界处一小县城,曾经是“黄梅戏”发源之地。
家的东北角龙坪水库,西边多云山,南边往县城的方向,北边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东山五祖寺。
家的位置属半山半畈,说也奇怪,这里雨过天晴后,乡间路上沙子多,不用雨鞋,穿回力鞋就行,那年代只有黄色的“力湿鞋”当地土话叫法。
多云山下有个叫渡河桥的地方,这里是制造天然的陶器制品之地,一座座土窑拔地而起,渡河桥的窑货远近闻名,上到水缸,装谷子的缸笨,饭桌的酒壶,装菜的盘子;下到夜壶,凳子都可以做。
当时做窑工师傅手艺特别吃香,父亲是其中一员,陶器分大货小货,父亲是小货师傅,因为小货工艺要求比较精,好多年轻后生想拜师学艺,父亲收了好几个徒弟。
父亲与母亲的姻缘也是上天安排的,无巧不成书,母亲的娘家在白羊村程塆,渡河桥旁边二里地。外公在渡河窑厂当老板开窑铺,据外婆讲,为人正直忠厚,乐施好善,天生的生意经头脑,一把算盘打得顺溜溜,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深得乡邻及师傅们的爱戴,由于手里宽绰,经济不好的好多乡亲借了不少银圆,到临终的时候也未见还上。
父亲为人外公早已知晓,家中正有一女年方十八闺阁待嫁,正要批一位有手艺,心灵正直的小伙子做女婿,父亲正是外公不二的人选。因此父亲顺理成章地做了窑老板的乘龙快婿。
父亲与母亲成家之前,过继的爷爷奶奶不幸去世,留给父亲一间半土砖布瓦房。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九四八年,父亲终于成家了,二十三岁的父亲用花桥迎娶了十八岁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