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吴大徵与珲春的不解之缘

作者:孙明   发表于:
浏览:121次    字数:4456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5篇,  月稿:0

  在我国有这样一座城市,离大海仅一步之遥却不能踏足,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乡珲春,珲春位于吉林省东部、图们江下游,这里是中朝俄三国交界处,陆地与朝鲜俄罗斯接壤。站在珲春防川边界,可以一眼看到一望无际的日本海,然而因为历史原因,珲春到日本海距离仅有15公里,却不能直接到达海边。

  自古以来俄朝没有边境,只有中朝边境,从土字牌到日本海有15公里,被俄国强占后形成了三国交界的边境,在中方423界碑与俄方422界碑之间有一个土字牌,是清朝光绪时所立,“土”满语是道路的尽头的意思,这意味着疆土到这里是东边的尽头,根据当年清政府与俄国签订的《北京条约》两国防川边境线上要立20块界碑,分别以俄国的阿、巴、瓦、拉、萨、土、乌…等20个字头为名,双方商定在1861年到乌苏里江口会和,共同勘界立碑,在清政府钦差大臣成琦和吉林将军景淳启程之前,咸丰皇帝预感到此行艰难,在回复两人奏折中写道:“汝等必应至该处以两国无事,以后不致别生枝节。”两位钦差领会圣意,务求“息事宁人”,在立牌问题上玩忽职守,酿成大错。当年中俄勘界商定的20块界碑中,最后两块,“土”和“乌”字尤为重要,这两块界碑决定了两国边界的终点,也扼守图们江一线通海的咽喉位置,按照中俄《北京条约》《中俄东段勘界约记》成琦竟然把乌字牌放弃了,之后立“土”字牌时,又怕爬山越岭道路艰险,差手下勘界官吉乐图勘,此人更是昏聩无能,在立牌时吉乐图勘烟瘾犯了,就把立“土”字牌交由俄国全权办理,结果俄国私自就把“土”字牌立在了距海44公里阳关坪处。1991年时任国家总理李鹏参观土字牌写下诗句《国境线上》:图们江水向东流,土字牌前路断头。登上哨所见沧海,旧事不堪再回首。

  在华夏文明璀璨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位杰出的爱国将领,在珲春留下了废除封禁、兴边固防、开边通海、修筑东西炮台、签署《中俄重勘珲春东界约》等功绩,在维护国家主权、保障边境安全,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他就是吴大徵。吴大徵,字恒轩,江苏吴县人,同治7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编修,甘肃学政,赈灾大员,河北河南道,以三品卿衔,钦差帮办吉林事宜和宁古塔等处垦务大臣。历任太常寺卿、通正使、督查院左副都御史、中俄勘界大臣、广东巡抚兼兵部侍郎等职。因治河有功,赏头品顶戴兼兵部尚书,督查院右副都御史,任湖南巡抚,曾为钦差大臣会办军务大臣,出使朝鲜,晚年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

  在防川沙丘公园北侧,一座白色石雕栩栩如生,一位穿着清朝官服,眼神坚定的中年男子始终注视图们江入海口,他的右手轻抚着一块石头,石头上用象形文字雕刻着“龙、虎”二字。他就是珲春人民纪念吴大徵收复失地、力争出海权功绩所立的雕像。

  在珲春龙源公园有一个清代建筑风格的亭榭,伫立着一块龙虎石刻,这就是吴大徵在珲春勘界中,行至凉水南山脚下,选中一块天然花岗岩石,奋笔篆书“龙、虎”二字,留作纪念。“龙、虎”二字是“龙蟠虎踞”、“龙骧虎视”的缩写,寓意誓死保卫边疆,保卫家园。这块石刻是珲春人民不畏强暴,奋勇抗击俄国的历史见证,是维护祖国尊严的象征,是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丰碑。

  吴大徵是清代封疆大吏中为人乐道的文臣、武将。观其一生,是爱国爱民、勤慎理政的清官。敢于直言进谏,捐资赈灾济民,治理黄河。在宁古塔开禁筹边,屯兵招垦,招抚金王,设牛痘局,安定一方。训练精兵,开通驿道,办机械局,修筑炮台,加强兵防,为珲春勘界,争回黑顶子,取得图们江出海权,展拓18里监立土字牌,立下汗马功劳。

  1880年,清政府授吴大徵三品卿衔,命他随吉林将军铭安办理宁古塔、三姓、珲春等东陲边务。在珲春勘界中吴大徵踏遍了边境的每一寸土地,通过不断地对比条约发现,俄国私自移动界碑。入夜他秉烛疾书,为光绪起草了一份充满民族义愤和责任的报告:这图们江的入海口看不到乌字牌的影子,土字牌距海达44华里,远远大于议定距离,由于风吹草动和俄国的肆意挪移,我方的木质界牌早已损毁不堪,可俄方的界碑被当地人成为马驼界碑,不断向中国移动,从珲春河到图们江沿线,连一根界桩都没有,黑顶子山一带早已成为俄国的兵营,长久以往东北不保。这篇慷慨激昂的报告让光绪很有触动,就“死马当成活马医”,委派吴大徵全权处理与俄勘界谈判事宜。面对成琦等朝廷贵族的袖手旁观和冷嘲热讽,他与俄国多次谈判交涉,要求归还领土,而俄国却胡搅蛮缠、态度强硬,气焰嚣张至极。吴大徵深知必须有足够的实力作为后盾,才能震慑对方。他冒着边外龙兴之地不得开垦的祖制之风险,奏请光绪开放了珲春,在边防驿站筹建驻防,实行移民实边的政策,设立招垦局,负责移民实边的安置招募。他废除封禁、兴边固防、开边通海、修筑东西炮台。他把原有八期兵世袭制改为招募制,组建靖边军,在三姓、珲春修筑炮台,创建图们江、松花江水师营。经过一系列改革,靖边军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作战能力,成为一支边疆劲旅。

  1883年吴大徵邀请俄方代表重勘中俄边界,而俄方官员对吴大徵的邀请置之不理,甚至咬死黑顶子地区是俄国领土,在吴大徵一再坚持下,1884年6月俄方终于同意重新勘界,清朝派出协领穆隆阿和双寿绘图员与吴大徵组成代表团,吴大徵精心策划,准备充足,就罕奇海岸归属问题、重立土字碑、黑顶子主权问题、恢复图们江出海权等四个方面与俄国重新进行谈判。根据《北京条约》规定,在土字碑后要立乌字碑,乌字碑应是图们江东北日本海岸沿岸的3公里处,中国应该拥有图们江口土字碑一下的乌字碑领土,这块土地被中国人称为罕奇海岸。

  1886年5月25日,中俄代表在俄境举行“岩杵河会议”。吴大徵志在“一寸土地寸心”“应争者必争、应办者必办”。中国代表吴大徵、依克唐阿,与盛气凌人的俄国代表巴拉洛夫、舒利金据理力争。吴大徵力主收回被俄国侵占的罕奇海岸,但遭到俄国强烈反对,又因中法战争,朝廷将吴大徵调往天津守卫北京而搁浅,从而失去了收复罕奇海岸的机会。眼看罕奇海岸无法收回,吴大徵决定讨论土字碑埋设问题,俄方初期百般狡辩,但面对事实证据只能同意。吴大徵亲历现场监督重立土字碑,吴大徵又提出长岭子口岸本应有8处界碑,要填设一个铜柱作为边界标志,俄方同意。吴大徵在铜柱上亲笔篆书:疆域有表国有威,此柱可立不可移。就黑顶子主权问题,吴大徵据理力争,迫使俄国将黑顶子归还中国。吴大徵又提出图们江出海口应作为中俄两国共有出海口的议题,经反复辩驳,俄方终于同意。在谈判期间,俄国甚至用海军战舰来恫吓中国代表,吴大徵奏请清政府,李鸿章派北洋水师6艘铁甲战舰开往海参崴,丁汝昌邀请俄方参观定远舰。在谈判期间,吴大徵多次书写“龙、虎”二字,抒发其“龙骧虎视”的大无畏爱国精神。历经5个月的艰难谈判,吴大徵与巴拉洛夫在10月12日签订《中俄重勘珲春东界约》及《中俄查勘两国交界六段道路记》补立增设界碑,并将新旧11个界碑改为石制、界碑间填设26个记号,规定内容体现了吴大徵此番代表国家、不辱使命的三大功绩。

  其一,重立土字牌。地点在“沙草峰南越岭而下至正风尽处”江岸地方。沿图们江至海口30华里、陆路直量27华里处。虽尽力争取、仍未恢复原立牌地点距图们江口20华里的格局,但毕竟在极端困难下收复一些失地:“比较旧图,展拓18里,径直里数不过14里。”6月21日,吴大徵亲赴往埋设现场监立“土”字牌。

  其二,收回黑顶子(今珲春敬信全域),黑顶子又名乌尔浑山,为珲春南部中心之地,已被俄国侵占7年,对于黑顶子的重要性吴大徵说:“若不收回,则图们江一百余里不复为珲春所有。”中国境内黑顶子地方,旧有俄国卡伦民房,议于次年迁回俄境内。随之,吴大徵立调一营靖边军前往驻扎、屯垦,以防俄国再来。

  其三,争取出海权。吴大徵“费尽唇舌,竭数月之力”,先为争取出海口及盐场提出收回图们江口以东海湾的罕奇未果,退而以图们江为中俄公共出海口的努力也未实现,最终获得中国船只可以自由出入图们江口的保障。在界约附件《俄国关于中国船只出入图们江口事的照会》称由“土”子牌至图们江口30里与朝鲜连界之江面海口,中国有船只出入,应与俄国商议,不得阻拦。

  站在防川龙虎阁观景台,眼前是“一眼望三国”的壮美景观,图们江上有一座俄朝友谊大桥,大桥以护栏为界,左侧3个高护栏为俄罗斯,右侧6个低护栏为朝鲜。它是1950年苏联为了抗美援朝,向朝鲜运输物资建起的公铁两用大桥。如果单纯从地图上看,这座大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实地观察发现,这座大桥是长度为530米左右的8孔钢架桥,但桥底距离水面仅有9米高,能够通航的出口也只有3个,大型货船不能通过,只能通过小型渔船。它像是横在图们江上的一把锁,让珲春不能向海图强,航行止步图们江出海口。克柳切夫斯基说:“如果丧失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1858年以前,珲春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沿海城市,可以自由进出海洋,在当时吉林省辖区的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南起图们江口,北至俄境内的乌第河口,海岸线长达5000多公里。到1860年,因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土地划给了俄国,从此中国不但失去了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吉林也失去了出海口,只剩下一条有名无实的图们江入海口。吉林从中国最大的沿海省份沦为内陆省份,珲春也从一个沿海城市变成了内陆城市,珲春地理位置独特,这里紧挨日本海,距离日本本土仅有800公里的直线距离,假如中国有图们江出海口的自由权,从珲春出海通往韩国和日本也将更加方便,但由于客观原因,也只能望洋兴叹。

  有句话说:战场上枪拿不到的东西,别指望在谈判桌上用嘴巴拿到。120年多年前,貌似强大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惨败于日本舰队,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割地赔款,一再让步。谈判桌上,伊藤博文趾高气扬地对李鸿章说,两国力量相等,外交就是力量;两国力量悬殊,力量就是外交。100多年前,在勘界谈判中,民族英雄吴大徵背后是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对手是贪婪无度的俄国谈判代表,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吴大徵却凭着满腔热血,历尽千难万险与俄国谈判,得到日本海出海权和327公里的国土。当时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百姓,对边疆的认识都比较浅显,而吴大徵却早早洞察到海疆和出海口的重要性。可惜1938年日本苏联张鼓峰事件以后,中国把图们江作为出洋航道被迫中断。每一个中华民族优秀儿女都应该铭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国强才有国防的客观真理。

  历史可以过去,但不能忘记,我们要纪念历史,但更重要的是反思历史。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多年生活在和平环境下,让中国人的国防意识和边疆地区的关注不像过去那么强烈。今天的中国,百年期盼的中国梦从未像今天这样向我们靠近。面对30多年的今非昔比、60多年的人间正道、170多年的苦难辉煌、5000多年的悠久传承,它已是“旭日东升、曙光初放”,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集结的中国力量,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气势磅礴,14亿人用心编织的“中国结”正绽放着夺目的光芒。今天中国已经从积贫积弱、满目疮痍中“站了起来”,从一贫如洗、百废待兴中“富了起来”,从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强了起来”。时代呼唤我们,从“小”我中走出来,把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塑造中国心,拥有民族魂,筑牢强军志。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轻年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