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张守福:乡土之根——写在长临河民俗文化博物馆十周年

作者:张守福   发表于:
浏览:43次    字数:1539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3篇,  月稿:0

  “乡土之根”这幅书法作品,是著名书法家童树根先生专为长临河民俗文化博物馆建成开放十周年而作。童先生说,他的名字里有个“根”字,书写了几十年的“根”了,可总是觉得还不够满意。而这次提笔书写“乡土之根”四个字,突然发现这个“根”字写得顺,写得好,有感觉,丰满,厚重,沉稳,耐看,也很有韵味。他接着感慨地说,到了民俗馆,就找到根了。

  对此,我不仅能够深深理解,而且还是深信不疑的。

  位于千年古镇长临河老街上的这座民俗博物馆,于2014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整整十年来,该馆坚持每天免费开放不少于八个小时,无论春夏秋冬,双休日、节假日正常开馆,就连年三十、大年初一等传统佳节亦如此,累计接待游客达116.76万人,为长临老街的文旅发展和经济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历史的长河中,十年时间不长,仅有三千六百五十天。而长临河民俗馆的十年,可谓收获满满,意义深长。116.76万人的参观流量,平均每天接待三百二十人左右,这里还包括三年的疫情管控期。透过这个数字,我们可以想象,民俗馆的十年坚守,十年优质服务,释放的是一种传统美德,展示的是一种民俗力量。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滋润着一方水土,吸纳着四方游人。

  何为民俗?民俗是民间积累的风尚与习俗,一些约定俗成的事象,历来是由人民大众所创造,并被人民大众所遵守。事实上,能够被定义为民俗的东西,无论是看得见的民俗物件,还是看不见的民俗事象,都是经过岁月的长期沉淀,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实践,久久成俗,才能相对固定下来的。大凡民众认可的东西,一旦形成了民俗,就成为了规范民众的行为、语音乃至心理的一种无形力量。这种力量看不见,却真实的存在。所以,大政治家管仲曰:“料事务,察民俗”。

  民俗来自于乡土,民俗文化是乡土文化,民俗的所有权是属于全体劳动者的。因为,每一个民俗老物件,上面都沾有先人的汗水,带着先人的气息,记录着时光的刻度,留下有年代的痕迹。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馆确是一个怀旧之所、寻根之处,当然,这里也是一处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基地。据了解,该馆与三十六所大专院校和中小学校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每年来此进行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莘莘学子,数量达一万五千人之众。

  长临河老街历史悠久,史上名人辈出,典故传说较多,民俗业态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人脉源远流长。在这处人杰地灵的地方,民俗馆就是老街的一个窗口,游人们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那些原汁原味的老物件,不管是什么材质的器物,都带有泥土的芬芳,游人们在此拍拍照,发发朋友圈,网红在此搞直播,成为老街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民俗老物件有幸,可以在老街上留存,与游人近距离接触,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老街同样有幸,可以与老物件相伴相生,并通过这一件件民俗老物件,向游人讲述其自身的故事,传达着一个个老物件的前世今生。长期的农耕文明,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炊烟袅袅,鸡鸣狗吠,生生不息,接续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图腾。现如今,民俗馆成为了古镇旅游的网红打卡地,民俗文化的寻根之地,也是放飞心灵的绝佳场所,可以让人知古鉴今,体会历史沿革,清晰发展脉络,看到时代变迁,从而更加珍惜当今的幸福生活,也更加懂得探索未来的领域,进一步开创美好未来。

  不能不说,长临河老街,因有民俗馆里的这些老物老件,而彰显得古色古香、古味十足,古意横生,成为老街的实物佐证,给中外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当地文史增加了厚重,为环巢湖的旅游发展增添了景点。

  十年前,我为该民俗馆撰联:”常临长临常得福,观赏民俗观不俗”。漫漫十年路,浓浓民俗情。现在我更加有理由期待着,在下一个十年,下下一个十年,乃至更长的岁月里,这座来自于乡间、扎根于民间、服务于民众的民俗馆,会日益发挥其教育功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