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肖幸福:桐城圆城墙的前世今生

作者:球球   发表于:
浏览:26次    字数:318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3篇,  月稿:0

  桐城历史悠久,周置桐国,秦隶九江,隋名同安,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设桐城县,距今有1200多年的建城史,这里素有“七省通衢”之美誉,历来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古代,修建城墙,对军事防御和保护城池至关重要。

  01

  隋、唐时,桐城县城先后两次筑土城墙,先在龙眠河之东,后在龙眠河之西。

  据《太平寰字记》载:“同安故城,在县郭东门外,隋大业九年(613)筑”。大业十三年被李子通率农民起义军攻破,城废。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县城迁筑龙眠河西岸,建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均有城楼。此后,历唐、宋、元各代,城池规模逐渐扩大,县治核心皆在城西北。至明代,因历经风雨,土城濒于倾圮。

  桐城砖城的兴建始于明万历年间,由桐城知县陈于阶和邑绅南京户部侍郎盛汝谦、河南布政司吴一介共同筹划。其兴建背景为:桐城地居皖中,“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枞川,”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亦是商贸集散中心,需建完备的城池加以护卫。另外,建城御敌符合明朝的国策。1357年,谋士朱升向朱元璋建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个九字方略使朱元璋顺利夺取天下,建立明朝。从此,建设坚固的城池成为明朝重要国策。到1594年,全国人口密集的地区全部建立了城池,总数超过一千座。明朝后期尽管国库空虚,无法拨款给地方建城,但地方上筹资建城还是积极支持的。

  于是,明万历丙子年(1576),他们请于巡抚宋仪望、巡按唐练,具题建造砖城。这座城由盛汝谦、吴一介精心营造,制订了详细周密的建城方案,领衔多方筹集资金,调集了许多能工巧匠,就地起窑四十余处,费时一年多(一说三个月,一说十余年),终于完成了营建砖城的重任。竣工后的桐城砖城为圆形城池,周长6华里,通高3丈6尺,雉堞1673垛。有城门6座,皆有城楼,整个工程耗银2.12万两,城池之坚固,构筑之精妙,居江淮之冠,后人称之为“盛吴伟业”。兵部尚书翁大立亲撰《桐城城墙营建记》,并勒石以昭。

  我国古代城市建设是有严格规范的,这个规范来自春秋末期齐国工艺官书《考工记》。受《考工记》的影响和古人禀持的“天圆地方”哲学,我国古代城池多为方形或矩形。

  因为方形或矩形城池有利于城市规划,对区域划分、城市内部道路等更容易布置。古城城门间用笔直的道路连接,便于形成城中四方通连、灵活快速反应的整体防御体系。

  当然,也有极少数城市因地理环境制约等原因,需建成圆形或不规则的。如城市旁弯曲的河道、山川的位置决定了城市规划的走向;从防御策略考虑,筑圆形城墙无死角,使敌人难以找到有效的攻击点,从而提高城市的防御能力。

  就桐城城池而言,之所以建成圆形,其主要原因:

  一是城市已成规模。自初唐选择背山瞰河的地形构筑城池以来,以后历朝均在原地建设和拓展,到了明朝城市已定型,不可能也没必要迁址。

  二是地理环境使然。城区北抵半环状山窝,南滨河湾,东临河道,西接平畈,城区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形同龟背,城内溪曲街斜路弯。

  三是更具文化内涵。城依山临河,为圆形,又似金龟,寓“金龟永寿”之意。六座城门恰如龟之首尾四足,桐溪渠、洙泗河象征龟肠曲折其间,“七拐、八角、九弄、十三巷”的街巷格局如同龟甲裂纹,体现了仿生象物的传统营城特色和《周易》的“因地制宜”的思想。

  四是有成功先例。虽然历史上建圆形城市少见,但山西平遥古城、上海古城、四川灌县古城、上海嘉定古城、江苏泰兴古城等都是圆形古城。其中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上海古城规模比桐城古城还大;从古籍资料所配的古城图来看,桐城和上海古城最圆。张驭寰教授曾说过:“桐城是一座正圆形的城池。从全国来看,除了桐城,没有一座正圆形的城池,桐城县城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圆形城池。”其意为,桐城是全国唯一一座正圆形城池,不是说全国圆形城池只有桐城一座。

  02

  桐城位于江淮要冲,历史上战事频繁,桐城古城墙抵御过流民哄抢和农民起义军的多次攻城。

  崇祯七年(1634)八月,桐城平民黄文鼎、汪国华等人因不堪官绅欺压,率众聚于县城北拱门外,建帜扎营,焚烧大户,多次欲攻进城内。后黄、汪两人被官府和士绅诱捕而杀害,至此,历时五个月的桐城民变平息。在平乱中,吴一介孙女婿方孔炤和盛汝谦之子盛世承在出谋划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崇祯八至十五年(1635—1642),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在桐城曾与明廷官军鏖战。交战双方情况是,农民军人多势众,富有作战经验,但作战意志不坚定。桐城官兵的优势在于县城易守难攻和准备充分,缺点是兵力单薄和缺乏实战经验。这在八年间,张献忠组织六次围攻县城,其中以崇祯八年和十五年两次战斗最为激烈,但都劳师无功。

  明崇祯八年正月,张献忠领兵用不到一天时间,全歼了明朝中都凤阳的两万多官兵后,便过庐州,兵锋直逼桐城。桐城守军潘可大部退到城内严密防守。起义军将众多肉案连在一起,上盖湿棉絮,作为掩体推至城墙脚下猛砸城墙,此为“木牛凿城”攻城术。城上守军推放石磙,义军伤亡惨重,便改火攻,继用云梯强行登城,终因守城官兵拼死强守,攻城失败。

  崇祯十五年二月,张献忠起义军再次围攻县城十四昼夜,终因城防坚固而未克。十一月张献忠领兵采取垒高台、掘隧道等立体围攻战术,终因守军炮火密集、箭如飞蝗,攻城亦未克。这位昔日威风八面、攻城拔寨一路凯歌的张献忠,没想到对桐城县城久攻不下,只能望“墙”兴叹,不得不弃城而走。从此以后,就有了“铁打桐城”之说。

  03

  桐城古城墙不仅提高了桐城的防御能力,还为这座城市增添了雄伟壮观的风景线。然而,这座矗立在桐城大地上360余年的坚城,却在1938年日寇屡屡入侵之后被迫拆毁。

  在抗日战争期间,桐城县城遭受过侵华日军四次空袭,三次沦陷,其中1938年就沦陷两次。

  1938年6月13日,从庐州(合肥)南下攻占安庆的日军首次侵占桐城县城,当时县长潘慰农执行上级不必守城的命令,撤退到县城西北深山唐家湾。日军至25日撤出,县城沦陷11天;8月5日,日军第二次侵占桐城县城,10月6日撤出,县城沦陷60多天。日军两次攻占桐城后,都很快离开,桐城仍在国军控制中。

  1938年下半年,为了延迟日寇向陪都武汉的进攻,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通令各县作防御部署,拟订了三条策略:一是破坏公路以断交通,二是拆毁城垣以免资敌,三是疏散人口以备空袭。桐城正是因为这个命令于1938年冬决定拆除城墙。

  当时,古城墙是拆还是留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主张保留城墙的人认为:桐之险要在山不在城。今留一城,承平时可防盗贼之小乱;若遇大乱,敌我皆不足为要害,无关有无。何况桐城城墙之坚固壮观,巍然为皖省列城之冠,是“盛吴伟绩”的体现,是宝贵的古迹,应妥善保留。而主张拆除城墙的人认为,城郭是君主时代的产物,不适用于民主时代。应该将聚积在城里的资财扩散到乡村,以消灭城中“甚富”而乡村“甚贫”的社会现象。此外,世家子弟容易染上纨绔恶习,拆除城墙有助于减少这种不良现象。

  在今人看来,当时当局者完全可以到实地考察,制定出几套既保护城池、又便于居民疏散的两全其美方案来,绝非只有将古城墙拆除殆尽,才可以保证居民安全。

  1939年春,桐城县拆除城垣委员会最终还是征集民夫对城墙实施拆毁。当时负责拆城的是罗成均及其继任者魏际青两任县长。罗成均于民国29年3月底离任,魏际青于4月份到任。原计划拆城两至三个月完成,拆城委采用一个策略,允许拆除下来的砖材石料归民夫所有,这样全城的青壮妇孺争先借以渔利,不到一个月功夫,城墙拆除完毕。

  就这样,享誉了“铁打桐城”这座坚固宏伟的圆城池,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桐城古城墙的兴建、守卫与撤除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过程。它见证过桐城人民几百年来抵御外侮、保卫家园的英勇历程,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墙建筑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虽然古城墙消逝了,但圆融的智慧和铁打的精神早已融进桐城文化,构筑起了一座人文桐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许我们至今仍在叹息桐城古城墙的消失,但从这一事件,可引起对文化传承的深刻反思,更加谨慎地平衡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