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神话之乡寻访记(散文)

作者:美文苑   发表于:
浏览:100次    字数:3372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5189篇,  月稿:7872

  位于晋东南的长治,古称上党,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更是上古神话的故乡。“女娲补天”“神农尝草”“精卫填海”“羿射九日”“大禹治水”……这里的神话不仅内容丰富、分布密集、传承有序,而且典籍众多,“在地化”突出,全国罕见。

  五一节刚过,我和几个朋友就来到长治市,调研平顺县上古神话,得以近距离触摸神话,感受神话的现实存在及其体现的民族精神。车子刚刚进入平顺县境内,就见到了县招商局工作人员高薇薇。她对平顺的上古神话非常熟悉,也非常自豪,寒暄了几句,就开始给我们讲大禹治水的故事。这些故事,我在别的地方大多听过,现在到了她的嘴里,却别有一番情趣。车子行驶在万山丛中,可以看到处处新绿,让人心旷神怡。群山之巅,云雾缭绕,应该是神仙出没的地方。长治出神话,太正常了。

  高薇薇说,咱们先去侯壁村,看夏禹神祠,感受一下老百姓对大禹的感情。我说,既然叫侯壁村,村里姓侯的多吧?她说,这个村子实际上叫候璧村,是战国时期人们迎候和氏璧的地方。当年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氏璧就是从这里被送回赵国的。山西真是历史悠久,哪一个村庄都有动人的历史故事。

  夏禹神祠位于侯壁村北边的一处高坡上,是一处元代建筑,老百姓称作禹王庙。现存的建筑是一座四合院,有山门、正殿、配殿。山门上建有倒座戏台,上为戏楼,下为山门通道。站在庙前往西北看,山峰壁立,浊漳河就在脚下。看着平静的水面,真难以理解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建有禹王庙。高薇薇说,过去浊漳河经常泛滥,两岸百姓深受其害,大禹就曾在这里治水,老百姓为了纪念大禹,祈求平安,才建了此庙。

  离开侯壁村,西行5公里,就到了奥治村。浊漳河向东流到奥治村时形成一个大湾,号称漳河第一湾。因为传说大禹在这里治水,人们便称这里叫大禹峡,并有大禹山、大禹庙、大禹行宫等“遗迹”。《禹贡》里有大禹治水“覃怀厎绩,至于衡漳”的记载。古时漳水横流入黄河,故称“衡漳”。《禹贡》的作者认为大禹治理过漳河,就是没有写出具体位置。大禹的父亲鲧在这里治水时,想疏通漳河向南流,没能成功,留下了“错錾沟”(俗称错钻沟)。大禹接任后,疏通漳河向东流,成功地治理了洪水。当地人坚信,奥治因上古时期大禹治水得名。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大禹的父亲鲧懊悔在这里治水失败,一种说法是这里沟渠很深,奥是深奥的意思,大禹又是在这里治理好了水患,所以叫“奥治”。据说唐明皇李隆基、宋代开国宰相赵普等都曾称上党地区为“奥区”。奥治村至今庙宇很多,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禹王庙。禹王庙又称水神庙,在老百姓心目中,大禹就是水神,不但治水,还管水,保佑一方平安。

  从禹王庙出来,就到了错錾沟。这里其实是一条峡谷,碧水悠悠,蜿蜒曲折,两岸赤壁耸立,都是赤红色的花岗岩。陪同我们的“太行水乡景区”负责人于广介绍说,错錾沟长一千米,水深处有二三十米。现在是枯水季节,水面才这么平静。夏天波涛汹涌,水深能到三五十米。前几年发大水时,两岸的建筑物都被冲走了,为了旅游修建的各种设施都被冲毁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东西,都是后来重修的,前后花了“三个亿”。说这话时,于广很轻松,好像受的损失与他无关。他随后就给我们讲大禹治水的故事,讲得很投入。当有人插话说这些都是神话传说时,他很认真地纠正说,不是神话,都是真事!我知道,老百姓心目中的“真实”,比真实本身更重要,也更有意义。大禹治水的故事,对他肯定有很深的影响;大禹的执着和担当,已经成为他血液的一部分。

  大禹治水真的到过这里吗?从《禹贡》“覃怀厎绩,至于衡漳”的记载看,有可能。在古代典籍和流传至今的民间传说里,西起青海,东到山东,几乎所有大江大河,都有大禹治水的“痕迹”,孟子甚至说大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看,显然是不可能的。1924年地质学家丁文江曾指出,“江、河都是天然水道,没有丝毫人工疏导的痕迹”,“就是用现代的技术疏导长江都是不可能的”,砥柱是因“两块火成岩侵入煤系的岩石之中”,二者硬度不同,“受侵蚀的迟速不一样”而形成的,和大禹没有关系。倒是孔子在讲述大禹的功绩时,说大禹“尽力乎沟洫”,还是比较符合历史真实的。那时大禹率领先民们用骨制的、木制的或石制的耜,再加上一些青铜生产工具,开挖出一些大的排水沟渠已经很不容易。由于大禹治水卓有成效,加上人类有一种对自己崇拜的人或事喜欢加以拔高的本性,代代相传,越拔越高,大禹开掘沟洫便被夸大成开掘江河,大禹也就从人变成了神。

  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历史上,几乎每个古老的民族都有大洪水的传说。从古代两河流域到地中海沿岸,从中国的大西南到南北美洲,所有大洪水的传说都讲述着大体上一样的情景:暴雨倾盆,江河泛滥,日月无光,洪水齐天,无边无际的滔天巨浪淹没了平原,淹没了高山,淹没了几乎所有的生物与人类文明。《圣经》中也讲,洪水自天而降,一连下了40个昼夜,人类和动植物全部陷入没顶之灾,连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都淹没在水面7米以下,洪水几乎把人类全部灭绝。与世界上大多数民族一样,远古时期的大洪水在中国华夏先民的心目中也一直是一段挥抹不去的噩梦。先秦文献中,有很多大洪水的记载。如《尚书·尧典》记述尧时“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吕氏春秋》说“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

  中国的洪水传说,其特别之处在于中原的华夏先民在洪水面前没有逃避,反而勇敢地组织起来,治理洪水,代表人物就是大禹。翻看我国古代文献,其中关于禹的记载很多。《尚书》《礼记》《史记》等73种古籍及金文、楚帛书中,(夏)禹出现的词频为672次,《汉书》及《汉书》注中,(夏)禹出现146次,其内容涉及面很广,但数量最多的则与治水相关。前些年发现的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遂公盨上,有铭文98字,记载了大禹治水的由来、治水方法和功绩,说明大禹治水至迟在西周中期已是人们相信的真实,而绝不是东周以后的学者杜撰出来的。

  神话是人类真实历史的折射,它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古人对自然、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和愿望。由于长治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的人们不但创造了众多的神话,还把神话保留至今。长治神话“在地化”突出,且有古籍、“遗迹”为证。平顺县的“大禹治水”有《禹贡》为证,长子县的“精卫填海”则有《山海经》加持。《山海经》上说:“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发鸠山位于长子县城西25公里,至今山上有精卫冢,山下有灵湫庙。这些“遗迹”,虽然不能证明神话的真实存在,但她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真实。于广在给我们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时,也讲到了精卫填海,还两次强调:精卫填海,填的是汾河,不是东海!其背后的众多信息可以挖掘,可以传承、弘扬,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有相同或相似的内涵,都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大禹治水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决心与勇气,展现了以华夏族为代表的农耕民族勇于面对自然灾害、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这与西方大多数民族选择躲避和逃离的心态完全不同。

  大禹肯定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大禹其实是千千万万的治水英雄的代表。众所周知,上个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引漳入林,在太行山腰修建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红旗渠的源头在平顺县侯壁村。红旗渠干渠70.6公里,有19.6公里在平顺县境内。此前,我只知道红旗渠是从山西引的水,并不知道源头在平顺,更不知道平顺人做出了这么大的奉献与牺牲。在平顺时,提到红旗渠,县长刘林松给我们讲了很多动人的故事,我想,这些修建红旗渠的民工,不就是当代的大禹吗?他们在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前,用双手创造了新的“神话”。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我们不仅形成了小康生活的理念,而且秉持天下为公的情怀,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作为神话之乡的长治,应该讲好红旗渠渠首的故事,讲好新时代的治水故事。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