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必须写得中规中矩吗?是不是要一脸严肃,一丝不苟装少年老成?是不是要用“毋庸讳言”,“揆诸当下”,“综上所述”才能开始论证吗?
稍有经验的阅卷老师,一看便知那些话语是话术,是“移花接木”的投机,考场救急一样使用背诵好到现成语段,属于套作贩卖,整篇用背诵好的文章则是宿构借鉴,甚至雷同抄袭。因此,生搬硬套写作要不得,把议论文写成解题步骤更是死板。
作文是作者思想的反映,语言只是工具,但高分作文是有文风的。作文用语,话语体现人的气质,学生就要有年轻人的活泼热情,展现逻辑思维也要有青年人的思路特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说话习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风格。读名家文章,反思今日作文教学,不禁让人感慨万千。鲁迅的《拿来主义》语言精炼,嬉笑怒骂皆精彩,因为其有独立的思想,是有风格的表达,因此被称为“投枪匕首”。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有一大段议论,论证秋在东方和西方的文人笔下各有特色。他认为,秋之感慨,有地域的因素,更多是个人情怀。这样的议论让一篇写景散文思想深刻,从普遍的现象中总结出道理,这样的文章促人思考,令人感慨,让人牢记。
作文教学,我进行有目的训练,鼓励学生发展语言风格,尽快写出自己的文风,是当下高中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选题:
2024年6月10日总台央视端午特别节目中介绍到:
当西北秦腔遇上江南绍剧,舞台上对唱丝滑,历史上一脉同源。无论是黄土高坡还是江南水乡,无处不是中国文化血脉传承!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我来分析:
提取关键词:秦腔,绍剧,一脉同源,文化血脉传承
写作方向:抓住中华文化血脉传承,从现象入手,分析其意义,落实到当下行动。
写作指导:
1“秦腔”“绍剧”,属于材料的已知,可以再平替举例,得出“一脉同源”。
2“文化血脉传承”,属于大范畴,切莫高喊口号。应及时把自己的见解用各种手法表达表现出来。议论兼抒情是首选,或引用增强说服力,或对比得出观点,或并列式举证,或层递式深入分析。文章要有真情实感的感染力,能感动自己,就可能说服读者。
优秀作文:
《跨越千山万水,再见还是少年》吴嘉航
岁月更迭,经典不衰,优秀剧本的传唱,不分地域。秦晋西北,秦腔秦韵;齐鲁大地,豫剧传唱;江南水乡,绍剧兴旺。叹一句:故人原来一直在,岁月不曾损分毫。
三生万物,使然为传承。中华上下五千年至今日之盛,或兴或衰,惟有一脉相承之文化。是文化让历史有了温度,是传承文化的人让文明生生不息。
文化传承,不止于秦腔与绍剧之对唱,黄土高原与江南水乡之南北相望。诗词曲赋,非遗传承,民族精神皆为一脉相传。文化血脉传承,给予人们安慰与共鸣,鼓励人们直面生活。登泰山而小天,是春秋时期人在自然中的顿悟;“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是楚人情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盛唐人的自勉。五千年,三千年,中华民族用文化表情达意的浪漫从未缺失。
文化血脉传承原因何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不知道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前路的民族。中华民族繁衍至今自强不息,是文化,这一妙因,让千年文明之根系牢固。试想?当秦腔失去粗厚的声线,京剧卸掉精妙的脸谱,各种戏曲没有方言之特色,戏词未有传诵之歌者,国人何以相识相认相归?文化不息,才有辛弃疾,文天祥,这些抗击外侮的国之大者纷涌而出。正是血脉相承的爱国文化唤醒国人,东方巨龙得以行万里。少年之重任当以“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之精神继承传承,才不负前人之望。
何以传承文化血脉?首以学习传统文化,体悟国学之美,诗词歌赋,处处显见薪火之光。继承文化载体背后的民族情怀,用民族精神指导自己的行动,于高光,于低谷,尽显民族文化之贯穿古今,治愈伤痛,慰藉心灵。
央视春晚,“李白”饮酒高歌,是国人“仰天大笑出门去”之旷达;陈榕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变尸还”之继承。文化血脉,只可愈衍愈繁,它来自高山之巅,定会流向未来之旷远。
屈原湘江河畔吟《楚辞》,是用秦腔吼出来,还是绍剧唱出来,都行,只要唱的人懂其韵律,听的人深谙韵味。文化跨越千山万水,青少年应当肩负传承使命,才能让文化长河汩汩长流,让薪火之光于神州大地上万丈夺目。
《追根溯源,我们有同一个老祖母》孙莹利
千年文脉绵延不绝,灿烂文明生生不息。当西北的秦腔与江南的绍剧在舞台上相遇,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竟然呈现出丝滑对唱,那一刻,历史的脉络在观众心中悄然相连,让人不禁深思:这不仅仅是艺术的碰撞,更是中华文化血脉传承的回音。
秦腔,以其高亢激昂、粗犷豪放的唱腔,成为黄土高原上最响亮的号角,它承载着西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绍剧,则如江南水乡中细腻温婉的丝竹,以其清新脱俗的表演,展现了江南人民独特的审美追求与情感世界。两者看似迥异,实则都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它们是同一个老祖母,它们共享着同一份文化血脉。
这场跨越地域的艺术邂逅,是中华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秦腔与绍剧,表现形式各异,但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讲述着中华民族的故事,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一场视觉盛宴,是穿越时空的交融与对话,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艺术视野,更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多样性。不禁长叹:今日一遇,他乡竟是故乡。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化的传承从未间断。从黄土高坡到江南水乡,从北国的风雪到南疆的烟雨,中华文化的血脉如同一条蜿蜒的河流,滋养着这片广袤的土地和勤劳的人民。秦腔与绍剧的相遇,是这条文化血脉中一朵绚丽的浪花,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活力与希望。在这场文化血脉传承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叶嘉莹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传授。她恪守土的风度,传递诗词的温暖,她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场盛宴,便是无数叶嘉莹们,一身担责,投身于历史,举起火把,汇聚出一条璀璨银河。
散是满天星,秦腔,绍剧都是熠熠发光的每一个时代骄傲;聚是一团火,秦腔,绍剧都是华夏文化源头老祖母的孩子。纵观宇宙,美好的事物何曾孤独,是勇士守护了文明,是智者发展了文明,美美与共,时代的作业是需要我们传承这一份美好。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化的血脉永远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身体里,无论是秦腔的激昂,还是绍剧的温婉,都是你我永恒的记忆与骄傲。携手并进吧,尊重文化的老祖母,共同守护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千年文明的光芒永远照耀,
《悠悠文化之帆,荡漾碧波千年》贺春蓉
当激昂豪放的秦腔遇上温婉细腻的绍剧,这一场跨界对唱竟默契的如故人相见。他是一股清流相遇,激荡千年中华文化的涟漪。
这一幕不仅让我们见证了两种地域艺术的完美融合,更让我们见识中华文化传承与延续的温情与浪漫。
粗犷豪放的秦腔,其演唱饱含黄土高坡的豪迈与苍凉;温婉细腻的绍剧,如同袅袅娜娜勾勒出一幅幅江南生活的风景。两种艺术在舞台上交织出动人的画面,如同两颗璀璨明珠,风格各异,却呈现出惊人的和谐美。今日,设计师们借力传统图案,设计出美观实用的器物;摄影师们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作品,成品惊艳,是传统文化在交融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美的不可方物的作品,生动体现了文化血脉的延续。
知名博主江寻千创作从苗族银饰到冰上飞龙,她从传统文化的宫殿走来,在她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与价值,看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付出,更看到了中华文化在未来社会的潜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化传承需要不断继承创新,需要在时代变迁中保持独特的魅力。她用热爱构建了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她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付出,为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人传扬了文化,更是文化造就了今日之盛世。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秦腔和绍剧的再相聚,不仅是两种戏曲艺术的碰撞,更是两种地域文化的探源交融。它们各自承载着地域特色,它们保留着相同底蕴的曾经。正如王小伟将双排键与爵士风格相结合,展现出个性特点融合的魅力,舞蹈《千里江山图》将多种艺术元素融合为一体,展现了古典美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碰撞,它们都在证明,地域特色的融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各个时代的“士”,都应尽己之力传承美好,才有今日之文化星空璀璨。
悠悠文化之帆,穿越千年,荡起碧波千年。文化血脉生生不息,才让中华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大胆设想,千年之后,再有人听周杰伦的《菊花台》,《青花瓷》依然会感慨汉字之美,堪比温润之玉。传承发展,会让文化之清泉汩汩流淌。
《文化以韧性,绽放出并蒂莲》冯佑安
岁月厚积成书,日月琢磨为笔,苍茫时间书写永恒的诗篇章。昨日种种都深深拓入历史,时间穿流至今,传承者在民族的河床上记录来路,以铺就未来的航道。传统与现代是源流之系,枝叶之亲。从传统迈向现代,我们一边遗失,一边铭记。没有千千百昨日就没有今日盛世。当传统之光照进现实,现实之窗将其绿的绚烂斑斓。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细看,千年碑上正是汉字之美。龟壳甲骨、竹简小篆、宣纸隶楷,汉字几经变幻,却未曾褪去那饱蘸的墨色,它汇聚着千年的故事,在历史的溪边坚韧生长。日本入侵东三省时极力推行日语,也未曾动摇汉字传承的根基,今日英语之风行,也未曾抑制国人对汉字的钟情。更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文化珠玉,在时间的河流中被打磨,淬炼,终成温润可人。时间,会让一切美好以更美好的形式存在。
炎黄子孙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亦有智慧让经典永流传,以不同的风格流传,以不同的形式流传!女娲补天,大禹治水,面对自然灾害时,中华文化不是诺亚方舟式的逃离,而是改造自然的韧性坚守。勾践尝胆,司马绝唱,面对命运困厄,中华文化不是一蹶不振的滑铁卢式放弃,而是苦心人天不负的韧性坚守。南湖画舫,井冈星火,面对国家风雨飘摇,中华文化不是逆来顺受的被瓜分肢解,而是揭竿而起创造新文明。正是有了这种由内而外生发的文化韧性,华夏文明才会历经千年风雨而屹立。有如此风骨才可孕育厚重文化,有如此智慧才可让文化自由发展。
中华文化已久矣,乃韧矣,更为更新矣。可持续发展,不只是资源上,更在于文化的延续上。春秋战国时期劳作的铁犁牛耕,现在虽变成了机械化作业,但农民敬畏土地,吃苦耐劳的品质不也是从未改变吗?牢记历史源头,耕耘传承中国文化。在缅怀中坚守,在继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弘扬。昨日未曾远离,今日的你我骨子里还透着先辈,先先辈的血脉基因。
中华文化不是墙头草,随风倒伏;亦不是盘中餐,任风吹散。我们坚守这份千年粗粝的韧性,用不同形式延续文化血脉相连。回头看昨天,轻舟千帆同根同源;抬头望明天,并蒂绽放万般美好!
《归去来兮,异韵本同根》王欣兰
古早的秦地,人们用吼唱表达情绪,岁月更迭,会唱秦腔的人像蒲公英的种子,落在了南方水乡,诞生了绍剧。秦腔,绍剧,两者各有特色,同根却异韵。
秦腔带着西北人民的粗旷豪放,绍剧带着江南人家的柔情细语。若不追溯本源,又有多少人知晓两者竟来自于同一条文化河流。它们与时俱进,滋生出分支,又如河流一般,分支不断,最终却融汇于华夏文化之江海。文化因有来路,才亘古不灭,生生不息。
我自你处来,到你去处去。我们面貌各异,但有相同的血脉流淌于体内。我们或来自各方,但于神州大地上,我们身上的文化底蕴却不尽相同。当秦腔与绍剧对唱,毫无违和之感时,我们或许会惊讶之适配度竟如此之高。细究才知,他们出处相同。哪怕时光穿梭,历史演变,哪怕面貌早已不是当初,但它们流淌传承着的灵魂,从未改变。最深层底下流淌的,表面上裸露着的,原是一处。“原有故人之姿,实竟为故人。”哪怕西北与江南遥相千里,黄土地与水乡碰撞在文化之上,虽各具特色,独揽一方,但一脉同源决定了它们相遇的默契。
秦腔与绍剧正如中国文化,一脉相承,历久弥新,包容着彼此。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经久不衰,独立一方。各有地域之行者,不计其数,而日月变迁,行者不同,志者同来,于同一群山之下,变为同根,无你我之分,无高低贵贱之意。细想,南腔原是北韵。传唱文化精髓经典,才有如此之势,势如破竹。穿越时代烽烟,偶而相见,默契仍在。
西北有秦腔,江南有韶剧,黄土高坡与江南水乡原在中华。秦腔无法成为绍剧,绍剧亦如此,秦腔亦不可替代于绍剧,而所兴盛之处,是同一大地,广袤的山河滋养无数的剧种,岂不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无非是《诗经》或《离骚》。
薪火相传之处,有不尽的汩汩溪水,有“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之势,有“我如长风,君行万里”之态。重固本源,归为一处,去向一处的秦腔和绍剧,成长自由。来路归于溯源,去路向着本源。
秦腔,绍剧。本是同根生,唱和总关情。
《明月何曾是两乡》杨子悦
广袤大地,无垠宇宙,五千年华夏浩浩汤汤。这个东方古国庇护了各式文化诞生成长,其中,有湮灭,有发展,有失去,有传承。而我心不死,传承依旧。
人类喜欢用音调表达情绪,所以创造了声调、曲、谱。我们也用这些声调来倾诉、怒吼、哭泣、欢喜。从公元前到公元后,一代又一代人们用声音唱出悲欢离合,用音调诉说喜怒哀乐。
京剧宏美,昆曲清丽,豫剧古朴,秦腔粗犷,绍剧高亢……无数戏剧共同构建了和而不同的泱泱大国。
甲辰中秋,央视推出特别节目《佘太君再跨征鞍》,史无前例展示了秦腔和绍剧同频共振的融合发展。黄土高坡的粗犷豪放与江南水乡的碰撞迸发出血脉传承中的中华魂魄。
“八万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民齐吼秦腔。”秦腔所迸发出的壮烈情感是一扫天下、大刀阔斧的野性。当这种野性与江南水乡的柔美不期而遇,邂逅出的是中华文化的有容乃大。中华文化包容万物,无论秦腔亦或绍剧,都是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因到果;而由果溯因,无论万物是何,最终都是因为“一”。
这是音调的碰撞邂逅,是文化的共生共与,更是传承发展的携手共进。不仅戏曲,文字、语言、以致思想,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有湮灭,更有传承。湮灭归于天地,是一种生死轮回;传承永存宇宙,是共享未来的迈步向前。
中国人素来不爱太热烈。这个传承五千多年的民族自内而外弥漫着羞赧的青涩,无论是古人亦或今人,无论少年亦或老者。但他们在音调中却有无限的热情与火花,这是儒家思想下独有的包容与耐心。从百家争鸣的思想碰撞到丝绸之路的经济交流,从明清时期的戏曲小说到如今的百花齐放,中华文化包容着所有奇形怪状、无理取闹,也承载着所有中国历史、文化融合。
世界是进步的,多元文化促使传统艺术改革创新,“潮”是过去对现在的态度,也是过去对现在所要做出的改变。我们需要创新,我们也需要传承,将交流作为媒介,一边是传承,一边是创新,就像秦腔绍剧的同台对唱一样,我们传承历史血脉,创新形式对话。我们是历史的传承者,也是未来的开创者。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